關閉廣告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繼完成北斗迎大甲媽行程後,緊接白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的公益行程。白沙屯媽路線由神意主導,信徒中途無法預知。白沙屯媽愛上哪兒就上哪兒,過溪、小學、加油站、工廠、民宅隨興停駐的不確定性,成為最大特色…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每年來自各地的十幾萬信徒組成聲勢浩大的進香隊伍,從苗栗通霄鎮拱天宮出發,在八天七夜中徒步至北港朝天宮,來回將近三百公里。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大甲媽與白沙屯媽最大不同是行進路線不同,若想觀看白沙屯媽進香現場與位置追蹤?先手機下載App,掌握即時位置及收看繞境直播。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繼完成北斗迎媽祖後,來到北港續行發口罩做公益的活動,也騎遊北港鎮。相較一路風吹日曬的信眾們,我的一日隨香公益顯得輕鬆。被登錄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產」的白沙屯媽祖進香與列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的「大甲媽遶境」,兩者間有何不同呢 ?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抵達北港的香燈腳與搭車進香客在北辰派出所集結後向北港大街前進,沿路是人山人海與舞台車上熱舞勁歌盛況。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為什麼白沙屯媽啟程後要急行軍般走到北港?據說是讓媽祖有更多的時間拯救有難、受苦的信眾。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大甲媽祖有「雨水媽」之稱,因為每逢遶境必定下雨。白沙屯媽祖進香時也會下雨,也有人稱白沙屯媽為「雨水媽」。今天天氣太熱,沿路北港人以龍頭噴水為大家降溫…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大同路與華勝路口以媽祖歌曲為主題的舞蹈來恭迎聖駕,透過歌聲淨化人心分享媽祖的祝福,鼓舞香燈腳勇往直前,也將百年傳統信仰傳承下去。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知名集團沿途發送五千個紀念版保溫瓶與口罩與香燈腳結緣。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隨香」是進香活動中最輕鬆的角色,跟隨白沙屯媽腳步踏遍村街巷弄,表示對媽祖的歡迎與虔誠,是台灣獨特宗教文化。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香燈腳從5月20日起駕、22日抵達北港,一天要走個30至40公里,不要以為會越走越瘦,因為媽祖一路上賜予的口福總是讓人無法拒絕!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白沙屯媽祖進香依循著百年傳統,每年橫跨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傳承香火,以「不固定路線、堪稱無政府狀態」著名的活力媽祖,後頭跟著一群虔誠的香燈腳。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鑾轎前是朝天宮歡迎的儀杖隊。由在地媽祖帶領繞境安民,代表北港人熱情迎接---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接著是哨角隊與馬頭鑼,哨角待馬頭鑼敲響才吹奏,途經橋面、墓地或喪家時則亂鑼響之,為驅趕邪魔之意。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千里眼、順風耳行進時散落能聚財、收驚的「高錢」,動作要快,可遇不可求…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三十六執士走在鑾轎前方開路、護駕並維持秩序。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路牌有開路功能,肩扛兵器有護駕神威作用。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隊伍前方是代表白沙屯的頭旗,是進香活動的指揮旗。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隨著指揮車廣播要大家閤掌祈拜,萬眾矚目的「粉紅超跑」現身了。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白沙屯媽祖進香是全台目前最古早、保留傳統的進香活動,進香隊伍維持著簡單的編制,而大甲媽祖則有一套完整的出巡隊伍。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傳統四人編制「粉紅超跑」醒目的在人群中奔馳,對於香燈腳們來說,猶如苦行的精神支柱,為引頸期盼的民眾給予希望的曙光。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北港人每年恭迎「白沙屯媽與山邊媽祖」日子又到了,兩位媽祖百年的姐妹情從未因時間而消磨、減少。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媽祖出巡時,還是要有媽祖鎮守大本營,大甲媽派出三媽副爐媽、四媽正爐媽、湄洲媽。拱天宮派出大媽與山邊媽祖為信眾祈福。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目送粉紅超跑快速離去,先騎遊北港武德宮。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武德宮是求財神的廟宇,好天氣或假日,信徒前往朝天宮後會順道一遊。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武德宮牌樓旁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証過金爐(天庫),外觀刻有35天官與6隻白鶴,曾在過年期間連燒八天八夜登上新聞版面。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大年初一有大批信徒來求財運,人潮媲美知名的南投紫南宮。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武德宮主祀五路財神中的武財神,是台灣規模最大的財神廟。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正殿有玄壇元帥,民間稱玄壇真君。相傳姓趙,字公明,也稱趙玄壇、趙光明。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正殿擲筊求財寶箱,報上姓名、生日、地址、職業等,擲出聖杯,即可求得財寶箱。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繳付功德金後放入錢母及發財金,燒完金紙後在正殿過爐,即完成求財寶箱程序。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廟內有考期最受歡迎的文昌殿。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由於香火鼎盛,祈求庇佑考運的學子敬獻准考証後參拜,期佑金榜題名。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正殿後方是武德廣天大道院,金碧輝煌、氣勢非凡,令人瞠目結舌。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大道院主祀玉皇大帝等神祇,很有來到天庭參拜的感覺!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挑高達二十五公尺的高聳建築,由四根巨大廟柱撐起巍峨殿堂 !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還有鎮殿黑虎爺,扭蛋娃娃看起來財氣滿滿,廣受歡迎!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近年來轉型加入文創元素,五隻文創黑虎各有特色。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廟後有九龍池,據說夜晚燈光有七彩變化。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參拜後到樂咖啡享用美食,甜點。迎媽祖的日子街上都是媽祖請的美食,暫停營業。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宮廟文物館結合文創咖啡廳,用餐能瞭解武德宮的歷史文化、信仰。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黑虎咬豬包」是天然竹炭粉特製的刈包,大開的口咬住軟嫩的三層肉,黃金比例的酸菜糖粉與香菜的酸甜口感,讓武德宮才有的黑虎將軍,幫你咬住錢財。(照片取自樂咖啡臉書)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武德宮相鄰不遠是北港鎮公所。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鎮公所對面是北港運動公園。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永懷領袖」銅像是北港人永遠的回憶。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一整片公園綠地,陽光下看起來好舒服。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運動公園雖然不大,功能齊全,是北港鎮上小朋友玩遊戲的好地方。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公園有組合遊具,新的攀爬網、沙坑、彈跳床等。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公園旁有牌樓是昔日北港神社的鳥居,為現今雲林縣境社格最高的一座神社。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可惜,鳥居怎麼被改成這樣?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若沒看解說牌,連北港人都以為它是牌樓,沒想到是昔日鳥居遺跡。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北港神社始建昭和十八年,後於昭和二十年改列為縣社。二次大戰後本殿和拜殿在民國53年燒毀。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鳥居」下方的文化路是昔日表參道。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如今只留存老人會前有幢社務所暨齋館遺跡。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離開「神社」,沿文化路直騎與民主路交叉口,是北港唯一圓環。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圓環旁有十五層樓高的綜合大樓,是北港最高建築。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圓環建有顏思齊紀念碑,老北港人記得以前紀念碑有噴水池,現在沒有噴水了。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開臺先驅顏思齊從北港附近登陸,號召福建鄉民來台開墾笨港,為墾殖台灣的開路先鋒之一。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顏思齊被譽為「開台王」,17世紀東亞知名的武裝海商以臺灣作為基地,是早期登陸臺灣的漢人。天啟五年顏思齊於諸羅山(今嘉義)染傷寒病逝。顏思齊死後,所部歸於鄭芝龍統領。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紀念碑旁有青蛙雕像,對面是北港最有特色的紅燒青蛙。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紅燒青蛙」是北港特色小吃,整隻帶皮青蛙挑戰食客的心臟與味蕾。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餐檯上陳列小山高的現炸青蛙,是招牌紅燒青蛙的主角。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北港小吃非常多,有麵線糊、煎盤粿、鴨肉飯等。騎到圓環要喝青蛙湯,品嚐在地料理。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青蛙是本地養殖,相較進口牛蛙更加細嫩。清燉能滋補、紅燒有味道!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一碗有兩隻青蛙,整隻連皮的青蛙挑戰膽量。多點碗雞肉飯佐腹,閉上眼睛吃下肚也可以。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吃完青蛙湯,路口是喝到飽的涼水攤…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鑾轎所到之處,沿路小吃豐富多元,是信徒發心向媽祖擲筊,要準備涼水點心給隨香信眾吃。媽祖准許,就要滿心愉悅的做下去!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志工準備餐點供應絡繹不絕的媽祖信徒。曾有人形容:「有一種餓,是怕媽祖信徒餓」!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進香美食有香腸、粽子、肉圓、碗粿、愛玉等。一路這樣吃下去,怎麼瘦得了呢!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今天喝飲料是不用錢的,老闆還請你多拿幾杯。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領完餐,還能收到結緣品。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若要裝下結緣品,買個「勇」字袋,帶回滿滿戰利品。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雖然是吃到飽,請遵守惜福取用的原則。這一餐,應該是媽祖請的!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進小巷弄是精緻的北港義民廟。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義民廟建築內部構件細緻精美,多次修建改稱「義民廟」。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始建清乾隆五十三年的義民廟,舊稱旌義亭,現為縣定古蹟。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清朝時台灣發生林爽文及戴潮春事件,北港居民為免於盜匪騷擾,集結當地鄉勇組成義民團自保。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計有一百零八名勇士與一義犬參與義民團。多次戰役後,因陷入敵方陷阱而全數陣亡。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為追念捐軀之義民忠靈,清高宗皇帝(乾隆)御賜笨港(北港)義民廟御賜「旌義」金匾。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主殿供奉義民公,後殿配祀義犬將軍。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義民廟兩側有兩座義塚為當初埋葬犧牲鄉勇之處。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飽餐時聽到遠遠傳來「進哦…」的呼喊聲,原來是白沙屯媽祖進廟了…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萬眾矚目下朝天宮鑼鼓喧天,上萬香燈腳恭迎媽祖,在粉紅超跑三進三退入廟之時,民眾在帶動下高喊「進喔、進喔」,聲響徹雲霄,把進香活動帶到最高潮。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既然已經進廟了,先逛逛甕牆老街。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甕牆原是北港大商行「謙源號」宅第的圍牆,八十八年嘉義大地震嚴重毀損,經地方人士奔走搶修,隔年完成整建,成為北港古蹟景點之一。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甕牆旁是老字號專賣北港飴。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北港飴不會很甜,口感很Q,包有花生,嚼起來很香。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北港飴需用糯米熬煮,耗時費工才能做成。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往人聲鼎沸的地方騎去,來到朝天宮前的中山路。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世一賓館過去是北港頂級的旅社,進香盛會期間,天天客滿。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農曆過年後至三月底,全國各地來到北港進香的人潮絡繹不絕。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保生堂是老屋中有特色的歷史建築。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由中藥行改建的「保生堂咖啡」,保持日治建築原本風貌。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保生堂前身是「武德宮」的發源地,原先供奉武財神的位置,現成為「保生堂」咖啡廳。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中山路最多傳統餅店。喜餅內餡包有綠豆沙、蔥酥、肉鬆、滷肉、蛋黃等餡料…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朝聖餅又稱「發財餅」是北港特有的懷舊風餅食!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中山路轉彎來到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高聳的日治時期水塔是老北港人的共同回憶。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北港鎮自來水廠建於昭和4年,稱「北港水道」或「北港街水道」,戰後改稱「北港鎮水廠」。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塔高18公尺的十角形蓄水塔,共分三層,一、二層為十角形辦公室,頂層為圓形蓄水槽,水塔歷經戰火、天災的洗禮,至今仍屹立不搖。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一樓遊客中心提供旅遊諮詢與遊程規劃。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也提供知名景點,及路線建議讓遊客體驗旅遊行程。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現在看到藍底白字的標語反而很懷念。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蓄水塔旁是水廠機房,紅色加強磚造建築富古典風格。雙層屋頂係考量防熱及防水功能之用。整體建築細緻實用,現代與古典融合一體。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週邊已開發成供鄉親使用的水道頭休閒公園。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歷史悠久的蔡復興客棧,它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客棧(旅社),創業迄今超過一百多年歷史。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客棧昔日專供遠來進香團住宿,也讓生意小販投宿被稱為「販仔間」。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客棧為穿斗式的木構造,二樓陽台有精細木雕。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大廳亭仔腳有拱圈專供躲避西北雨,一樓櫃臺很有歷史感。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時間接近中午,剛以三進三退進宮安座後,香燈腳們稍作休整。11點30分舉行拜天公的儀式,祈求風調雨調、國泰民安。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拜天公必有的大豬公。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拜完天公,廟旁的歌舞秀讓大家提振精神…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來程137公里的疲累暫時放下,與民同樂是鎮上最熱鬧的一天。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沿著朝天宮繞一圈,整座朝天宮像個大圓環布滿著店家。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木造老建築是在地老診所,昔日鎮上少數的西醫診所。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除傳統糕餅外,還有土豆、蒜頭、麻花酥等,很適合當進香的伴手禮。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到處有不花錢的美食可以吃,「廟邊假魚肚」是要收費的。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假魚肚」由來為光復初期台灣家庭收入並不高,高價值的魚肚對窮困家庭來說是奢侈品。有人利用豬皮炸過後作成叫「蹦皮」的食材,就利用「蹦皮」來製作假魚肚這道料理。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假魚肚」上桌了。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只吃一碗假魚肚是不會飽的,加一碗雞肉飯才能吃飽!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朝天宮香火鼎盛,每年有五百多萬的進香遊客,維持北港商圈的持續發展。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最能代表北港小鎮是名聞遐邇的朝天宮。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朝天宮的一石一木皆有來歷與典故,不啻入選台灣宗教百景,因神蹟靈驗,為全臺分靈最多的媽祖廟。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中西特色的「憨番扛廟角」雕塑的栩栩如生,呈現出藝術的優美。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朝天宮原名「天后宮」,清嘉慶年間住持僧浣衷將宮名改為「朝天宮」,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三川殿之建築視為寺廟中彫琢最豐富的殿堂,最細膩的工夫皆施展於此。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上方有大象,說明佛陀乘白象入胎,用以紀念佛陀降誕,証明朝天宮與佛教有特別關系。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出現以螃蟹為題材的「斗抱」,象徵科甲得取功名之意義。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今天是白沙屯媽來到北港的大日子,內外都是朝拜信眾,祈求護佑一家平安。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把平安符帶回家,供在神桌或財位就能獲得媽祖神威加持。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如果口袋夠深,現場捐出您的愛心,祈福也做公益。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最吸引目光是清雍正皇帝御書「神昭海表」匾額。「御筆」是皇上的真跡之意。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歷經多次重修,留有閩浙水師提督王得祿敬獻的「海天靈貺」匾及古鐘。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王得祿是嘉慶皇帝極為賞識的台籍將領,光是職銜就落落長,代表太子太保的功勳非常不同凡響。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拜桌「 萬年香火爐」是咸豐七年鑄造,有傳遞媽祖香火的重任,是朝天宮「三寶」之一。萬年香火是永不熄滅的,因為裡面不只是香火,無數子民的對媽祖的虔誠與祝福。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記得要過香火繚繞的金爐,因為香火視為神明靈力,附著平安符或壓轎金才有效哦…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入廟後中山路依舊人潮滿滿,台灣人信奉媽祖的心是不容懷疑的。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晚間舉行「刈火」為進香活動最重要儀式,由朝天宮住持法師以朝天宮終年不滅的光明燈引燃金紙到「萬年香火」爐中,誦念經文祈求聖母庇佑賜福,再以火勺引聖火到白沙屯的「火缸」中送入「香擔」。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香擔」一路帶回拱天宮,象徵媽祖萬年香火流傳不絕,並增強媽祖的靈力,以庇佑更多的信眾。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白沙屯媽進香年年掀起風潮與話題,完成騎到北港迓媽祖,防疫也做公益。明年還會選擇經過的城鎮與路線,再來趟在地愛媽祖之旅…
騎 遊 北 港 白 沙 屯 媽 祖 公 益 之 旅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樓主撰寫的遊記圖文並茂,資訊相當完整且豐富,真的是出遊時很好的參考資料,有時騎單車出門也都會先看您的貼文來安排路線,非常感謝分享!!
深刻的紀念!!
滿滿的人真是壯觀
青蛙湯看起來蠻嚇人的
北港觀光客比新港多好幾倍
雲林還有其他更多好玩的地方
滿滿的人潮跟美食
用力騎 wrote:
繼完成北斗迎大甲媽行(恕刪)


厲害👍🏻
我曾經去大甲走一晚就不行了 😩

炸青蛙實在太恐怖了😱
沒辦法接受 😆
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與廢文及討戰文。黑名單只是在裝瞎懲罰自己而已 
好棒的分享~很像身歷其境
用力騎 wrote:
繼完成北斗迎大甲媽行(恕刪)

北港看起來是又大又熱鬧的地方
哇看起來很熱鬧耶,真想也去參加看看!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