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的向山自行車道,總長僅900公尺,還獲選全球10大最美自行車道,
向山地標遊客中心,是日月潭環湖公路上最耀眼的建築物,
往來日月潭各大景點的旅人,大多會在此停下腳步拍個幾張照。


牽車漫步木棧道是每位單車旅人必定會做的事,
日月潭整個環潭公路約有30公里,過往我繞過幾次有了,
但這次我們不環湖,九龍口就得先切出去往魚池鄉內,
向山遊客中心到水社碼頭的路線,3公里多的路程包含了最著名的水上自行車道,
騎趟水上自行車道過過癮就行。


鄰近九族文化村風景區,也是通往日月潭風景區必經入口處魚池鄉內商圈,
早上的時間就已經人來車往,這邊的早餐選項眾多,
我挑了這家,簡單的肉粽加上貢丸湯,好吃又暖胃。


魚池鄉內騎進長興村,漸漸地茶園多了起來,
南投魚池是台灣紅茶的發祥地,回溯1930茶金年代,紅茶風潮席捲世界,
魚池是台灣第一的紅茶產區,也是紅茶研究中心所在,


最輝煌的時期,三井會社成立日本最初的國產紅茶品牌日東紅茶,
將在倫敦茶葉拍賣所深受好評的福爾摩沙紅茶,
透過三井物產的海外營業所熱銷全世界,並獲選為優良國產品進獻天皇。


日東紅茶的成功,吸引同業競相赴魚池拓園設廠,
紅茶產量躍升主要出口品項;1937年出口量達最高峰580萬公斤,
1938年魚池紅茶生產面積達3000公頃,是魚池紅茶史上最輝煌的紀錄。


二戰後,紅茶外銷依舊是魚池產業重心,但就跟公視茶金劇情一樣,
輝煌之後慢慢的內外因素交迫,
又不敵與斯里蘭卡紅茶低人力成本的價量競爭,
慢慢的外銷中斷轉為內銷,變成高海拔茶區氣候高山茶成為主流。


魚池鄉的山路去盡,路線開始變得開闊,經過彎曲的田間小路,
來到滿滿的茭白筍田,這裡是埔里,滿山遍野的田野都是綠波浪,
這些都是純淨水質灌溉出鮮甜白嫩的茭白筍。


埔里小鎮過往以甘蔗為主要經濟作物產業,隨著時間的演變,
丘陵地區也開始種植百香果,其餘也轉作水稻田,
之後茭白筍慢慢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
現今的埔里水田區絕大部份都是由茭白筍撐起一片天。


越過隧道,Pass 過埔里市區,下一步就漸漸地要往山地前進,


越過最高點的卓社隧道,直走下坡直走就是雲的故鄉武界部落,
昔日這裡是泰雅族與布農族為爭奪獵域,


過去的年代經常發生交戰,最後兩族經協調,
決定獵域範圍,其界線正位在武界現址而得名。


武界部落是南投一處美麗的秘境,雖說號稱秘境,
但包括我在內很多人都不陌生,大家或多或少都來過,



搭越野車才能到達一線天峽谷,滿江紅與武巴公路,都是著名的景點。
部落旅遊就是要深入在地才好玩.



再走一段陡坡來到過隧道到壩頂集水區,映入眼前的就是武界水庫,
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武界壩因地理構造而呈現自然的淡綠色,
這裡是一座攔河堰,主要功能在攔截濁水溪主流及萬大溪的溪水,
透過引水道將水送至日月潭蓄存,是相當重要的水庫。


沿著濁水溪繼續騎往埔里東方,南投縣仁愛鄉的曲冰,
這裡跟武界一樣,有如遺世而獨立的兩顆明珠,
在萬豐隧道尚未通行前,需要多費時兩小時繞行霧社才能到達的曲冰,
對一般人而言更是遙遠,而這遙遠的路途讓這兩個部落遺世而獨立。


曲冰擁有冷峻優美的名字,據說是蜿蜒的濁水溪,
溪底雲母石板在日光照射下,
反射的粼粼波光讓日本人覺得像是反光的冰,而得其名。


布農族於日治時期,由原居地卓社大山數度遷徙後定居於此,
居民以農耕為大宗,近年來開始發展觀光,年輕族人亦紛紛回流,
露營區民宿遍布,致力推動部落文化深度觀光。


...... 秋山曉 ,曉山秋,這民宿的名子不錯,霸氣


長年混濁的濁水溪,名字是因其溪水夾帶大量泥沙因而得名。
流域所經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板岩,造就壯麗的峽谷風景。


曲冰之後就看的到奧萬大聯絡道了,這裡開始的楓葉夾道遍佈,
不輸給奧萬大裡的風景。


這聯絡道其實很長,在聯絡道每隔約六百公尺立一個標語牌,
這些全都由楓香小站獨家贊助,對他們最大的印象,
就是他家前面的樹很漂亮,超有冬季的氣息。


最後就來到這次的終點奧萬大,
每逢秋天,滿山金黃的楓紅,是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最熱鬧的季節,
今天是假日,等著入園的車輛很多的。


奧萬大一年四季皆美,春櫻、夏瀑、秋月、冬楓,無論何時前來,
都能欣賞到不同的景緻,而最知名的莫過於園區內號稱全國最大的天然楓香純林,
因此也擁有楓葉故鄉的美名。


奧萬大地名的由來,在原住民的語言奧的意思是深入、進入,
而萬大則是由霧社出發約9公里的地方,因此奧萬大就是深入萬大,
這次我們雖然沒經過萬大,但一路由日月潭一路穿過山間部落小路,
這也是平時難得的經歷,尤其現在不比從前,帶小孩之後,
久疏鍛鍊,能出門騎車已是身心靈的全面放空,
最後感謝大會找了個好路線好代言人,感謝家人幫後援,
2022年尾最後一騎,武界奧萬大追楓挑戰賽,騎完收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