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內地的繁華,是個風頭水尾的地方,
要在這裡生活,就必需比別人特別強韌,
就像這天人菊一樣,貧瘠之地一樣開花,


天人菊經常生長在海邊的沙丘上,
一大片一大片很漂亮,
天人菊耐寒性好,在陽光充足,
乾燥炎熱的氣候下能良好生長,
喜歡他的原因很簡單,因他能不畏強風鹽鹼,
堅強的生長,努力的在夾縫中求存,


春天,向來就是騎腳踏車季節,
2023輪霸西濱,照例有兩個主場,北南各有,
我選南,苗栗後龍外埔出發,
這裡有著風車,漁船,季節限定天人菊,


由南主場向北出發,基本上就是頂著海風前行,
單純只趕路的話,僅只單去單回,
其景色就一般而已,所以得自己發掘點東西,


除了海,還有一路上風車轉轉之外,
西濱沿線有很多海邊景點,很多都足以停留,
首先是火車,海邊的小車站就是好景點,
先是大山,再是崎頂,海線縱貫線都離不開西濱,


火車在西濱是個很有意思的元素,
靠海邊的車站都屬小站,熱門好景點,
當然少不了熱門IG打卡點,
崎頂車站和崎頂子母隧道就是,


類似你的名字的樓梯場景,這就是打卡點,
跟電影場景有著八成像了,
來這裡擺拍是大家都要做的事,
鐵道迷來捕捉火車身影,也都是常見光景,


車站去隧道不需要太久,這兩個點基本相聯,
這苗栗縣內,唯一相連的雙軌鐵路隧道,
就是個駐足的好所在,
出口帶點剪影的感覺,像是神隱少女的場景,
也是崎頂子母隧道的熱門點,
來到這裡,不能免俗的都得來上一張,


再往北到老鍋,苗栗與新竹的交界,
他是17公里海岸線南端,
當看到個船型大橋,然後風又特別大,
那新竹也到了,首站香山,


香山靠海,在清朝時期因航運而繁榮,
社區內有座媽祖廟,是處在地信仰中心,
雖然只是小小間的媽祖廟,
不僅是百年歷史廟宇,更是僅次於台南天后宮,
是台灣第二間天后宮,有著濃厚的歷史風,


靠近農曆的三月,正是媽袓的節日,
今天香山天后宮也滿是香客,
還有新北徒步南下,目標往白沙屯進香的善信,
不管走路或騎腳踏車,大家一起加油,


往北過竹北到新豐端,就得準備折返,
這裡就是我這次的組別最北端,
這裡還有個安靜的漁港,沒有商業的紛擾,
很適合用來放空看海,


而折返點裡,其實也沒見著其他車友了,
騎的慢沒朋友,跟大會工作人員一起拍張照吧,


往南回頭騎,新豐南下到竹北,
記得就前陣子,曾經來這裡參加過水月橋通車,
沒想到過段時間,又來到這裡騎腳踏車,


水月橋,往北連接竹北,南下接南寮,
新竹南寮端這邊,新竹風能吹米粉跟風箏,
現在的季節也近夏天了,小七休息先,


南寮不可不吃海產,來碗海鮮粥餵飽我倆父女,
回程就順著17公里海岸線回程吧,
西濱南下心情就是好,感覺連風都在推著前進,


漫長的西濱之後,將要回歸苗栗後龍南主場了,
後龍最有名的美食,全聚在廟街,慈明宮前面,
騎腳踏車經過,走過路過很難不錯過,


廟街這裡最有名的莫過於黑輪湯,
料加滿滿後一碗落肚,體能馬上回補,


這次的主場在後龍水尾村,風頭水尾呼應到,
靠近外埔漁港,村裡房子都以平房抗風爲先,
冷冽強勁的東北季風,我歷年騎西濱從沒少過,


只要在特定季節來西濱騎腳踏車,
就能記得那股風,足以吹垮意志在內的任何事物,
連稻子被吹彎了腰,一年只能一作,
但環境在再惡劣,也得播下下一季的秧苗,
對西濱沿海居民來說,所謂風頭水尾,
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以此養成勤奮耐勞的習慣,


最後回歸終點,輪霸西濱苗栗南主場,
後龍水尾天文宮,可以結束這趟旅程了,
西濱從來就沒少騎過,這也是腳踏車人生中,
第三次參加輪霸西濱,有別以往單進單騎,
很感謝大會,一路上對我們父女的關照,
這些都是讓我們繼續喜歡騎車的原因,
2023春,輪霸西濱一百K,收工^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