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討論串各篇重整,方便大家點閱,請參考(此表格建議用電腦觀看才不會跑版)
福建省之旅 | 古色古香泉州行 | 不按牌理出牌的古城之旅 | 福州之前的星空與流浪漢 | 省級觀光城福州市 |
驚悚一瞬間 | 風雨中飄搖的騎士 | 越野山路與飯店千金 | ||
浙江省之旅 | 跨入浙江省 | 怡然自得的台州市 | 蔣中正故居 | 西湖十景,人間天堂 |
意外邂逅的觀光小鎮與魔都上海 | 我在上海的徒步旅行 | |||
江蘇省之旅 | 吳儂軟語話蘇州 | 首渡長江與兩百公里長征 | ||
山東省之旅 | 不醉不歸的青島之旅 | 南方大陸的最後一夜 | ||
東三省之旅 | 北方起點站大連 | 東之國境丹東 | 瀋陽溫馨大客棧 | 吉林再會青旅小姑娘 |
冰雪之都哈爾濱 | ||||
內蒙古之旅 | 細雪孤獨之路 | 最好吃的肉包與金碧輝煌的城市 | 神州北極、國之北疆 | 北方之旅最終章 |
前言
深海浮游生物,海底潛水2萬哩的我,終於有機會在01發首篇文章分享一些小心得。這是關於2017我在大陸,車背將近50公斤的女友...喔不是,是旅行的裝備,環遊大陸一圈的那件小事。
人生第一次出台灣深度旅遊,也是第一次騎著單車,出台灣國門,沒想到一騎就是將近兩年時間,第一次出走的總騎乘數就來到20000公里(出國前騎車繞了台灣一大圈,從本島繞到各離島,騎了將近2000公里,就不包含在內,這部分就等主線故事結束之後,再當作番外篇寫給大家看看吧)
先上圖,這是從2017從廈門開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逆時針的騎行路線圖,直到2019終於再回到廈門完成這一路的騎行,也完成了自己的一些故事。

藍色點是在福建土樓的位置,也是我在2019回到廈門後撰稿發出的完整記錄圖(當時文章都寫在微信朋友圈,還記得那天特地跑去土樓觀光,作為旅途的最後一站)。黃色點則是每天晚上用百度地圖定位我睡覺的地方,作為當天的終點,也才完成了一路密集的點點圖,個人是覺得挺有趣。如果再放大細看的話,可能會發現我的路線歪七扭八,而且很多時候都在奇怪的地方。
這就是韌性(任性)。
別再點圖了,沒有放大功能。之後會再慢慢用人工手動放上各種圖給大家瞧瞧,敬請期待...
該篇未完,拜託請客官大佬們繼續看。以上是有點沒料的前言,補上一些當時出發的裝備圖給大家看看。這是環島時的配備,出發往大陸時裝備數更再往上疊加。




正文開始
出廈門,第一個頂天立地的夜晚
2017.7.17 踏著重死人不償命的重裝單車,要準備一路從板橋騎到基隆港,那天慈母手中腸,遊子吃下肚,畢竟母親大人的餞別禮 ─ 兩條大腸包小腸,總不能說不吃甩頭就走,還是要當著面把愛心細嚼慢嚥後吞下肚後再出行,但騎到五堵時肚子出事,差點被迫出發第一天就得洗褲子的事情,這就待以後慢慢說。但烙賽這種事也沒什麼好說,人生自古誰無屎。
還是很感謝朋友們來基隆港送行,幫我拍了張帥帥的背殺,有兄弟就是好。

搭上中遠之星往廈門出發,大約12~15小時左右的航程就會抵達廈門。選擇搭船出發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單車整台上車不用拆卸,頂多大包小包來回好幾趟搬進船艙,確實方便。所以再度踏上台灣的交通工具,我還是選擇搭船回台。
興奮中帶點不安...畢竟沒人知道未來的路好不好騎(物理)
先據透一下,其實大部分的路是相當好騎,但有些路推車推到你直接哭出來。
很快的,就踏上未知的新土地。簡單早餐過後,就被一聲聲船笛聲叫醒,望著空無一物的海面,直到看見一些離島,再看見高樓大廈的頂端時,我知道旅行真正開始了。


車比人美。每到了一個新地方,都要先秀一下我的老婆。

這趟旅行是個長遠的深度之旅,端詳一下荷包後,知道凡事都得精打細算。每到一個地方,仔細看看什麼便宜好吃,什麼能吃飽上路。先來份包子豆漿,廈門的第一道美食。

在正式上路前,有些必要的事還是得先搞定才行,肚子搞定了之後,就是找一個家。從台灣出發前,在airbnb上先找了廈門的青年旅舍,但由於還是第一次住青旅,除了十多年前當兵與一堆人擠上下鋪的經驗,在台灣出門旅行還真的少有這種機會,也是抱持著期待又忐忑的心情騎往青旅。
廈門,小城市,循著手上的地址,二小時內就找到了"看起來像"是我預定的青旅。一是這青旅在一棟住宅大樓裡面,而不是在台灣常看到的民宿模樣,有點不安。另外則是看著起伏的小階梯與小電梯,我覺得待會又會是一場腕力挑戰。二是為何在小城市裡還花了二小時找青旅呢?想想多久沒有依靠著紙本地址找住宿地點,尤其是在地區編號跟台灣大不同的地方,這時覺得出門在外,有網路才稱的上是現代,也能節省很多找路問路的時間成本。
騎單車可以走遍天下路,但是要不迷路還得靠網路。
努力搬上行李進青旅,跟屋主阿姨登記一下資料後,就開始了在廈門的重要工作:辦網路、開銀行戶。
2017年,大陸的網路基本全省發達,除了我們基礎認知到的新疆地區仍有政策上的障礙,4G網路大部分已經覆蓋所有城市。但與台灣不同的是,流量吃到飽的方案在大陸仍然少有,所以若要便宜好用,還是得要辦低流量不限速的方案。幸好已經先查好資料,所以一到廈門就可以直衝網路營業廳辦理網路SIM卡,但仍然要說,普遍算來那時期大陸的網路流量費還是偏貴,所以才知道為何很多大陸人喜歡蹭WIFI,直到隔年(2018)頒布新的流量辦法,似乎鬆綁了一些條件,讓網路費大大降低,甚至也開啟低資費吃到飽的方案,我也算是剛好受惠的一員,有更多摳摳可以拿來吃吃當地小吃囉!

辦理網卡也很簡單,拿著台胞證並填寫一些資料就可以。
再來另一道關卡,就是開銀行戶。如果是要在大陸旅行一小段時間,甚至短暫生活,銀行戶可說是相當重要。一是大陸電子支付已經相當發達,而基礎支付方式就是得靠微信與支付寶,而支付源頭就是從銀行戶裡直接扣款,因此如果沒有銀行戶就是窒礙難行。雖然還是可以依靠現金,但是要在大陸長期生活,一直手握上萬現金也是很可怕,因此把錢存進戶頭裡才稍微安心。
查詢相關資料後了解到,早期因台灣人常到大陸經商,因此開戶非常簡單便利,如同在台灣任一銀行開戶,但後來因洗錢及資金詐騙等問題,開始限縮台灣人到大陸開戶的便利性,也加強審查,因此銀行也會對非本國籍人士開戶多些詢問,如果在大陸有正式工作的公司名稱居址等等,那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我孓然一身,這問題可大。瞎掰了幾個公司後還是沒辦法成功開戶,只好多跑幾家銀行問問,2天跑了4、5家銀行後,終於有家銀行可以讓我開戶,前提是得先存入大筆金額,而本來我身上旅費就打算全部先存入,所以這銀行的要求可說非常對我胃口,因此最後也順利開了建設銀行的戶頭,真是有錢好辦事。
網路、銀行戶、手機APP各項到位後,放下心裡的大石頭,也準備開啟這趟環華之旅。趁著再待一天時間,走走逛逛廈門的一些景點。
說到廈門,鼓浪嶼、南普陀寺與廈門大學等地方都是必去的一些觀光景點。
鼓浪嶼開拓於元宋代,至今有百年歷史,而清代時更有多國在此設立領事館,讓這個小小島嶼充滿各式異國的建築,有別於在中國常見的中式園林建築風格。鼓浪嶼由於距離廈門本島還有小段距離,因此得搭渡輪前往。這天不是假日,但排隊買票搭船的遊客仍是擠滿整個售票大廳,第一次感受到大陸的人口紅利與壅擠感。



各式西方建築,讓這個小島嶼別具滋味。





其中當然不乏銷售區,實際上挺像台灣的老街,但店鋪規劃上更整齊(畢竟廈門也是重要的對外門面城市)



鼓浪嶼上我惟一挑戰的奇特小吃 ─ 土笋凍,難以形容的鹹味與Q感,讓有緣到廈門遊玩的朋友們去嚐嚐,反正吃完後我眉頭皺的很。


在高塔上遠眺,我一直很享受居高看著無邊際的山海天空,感覺發呆也是一種極樂享受。

除了鼓浪嶼,廈門大學與南普陀寺也可以一併走走,但廈門大學由於觀光人潮太多,尤其在暑假期間,甚至得網路登記排隊才有機會可以進去,人多的令我難以想像,也許未來就習慣了吧。


最後用一杯飲料慶祝自己當了一天的死觀光客,也恭賀自己終於站上旅途的起跑線(飲料算起來很便宜,一杯大約5元)

隔天,收拾好行李裝車,正式踏上旅程。7月天,太陽高掛,讓這旅途一開始就背受煎熬的直發燙,隨著腳一蹬一採,風也徐徐吹來,這是在酷暑騎行時唯一的自然恩惠。而在均速20公里的緩慢步調中,沿途的景色變換,偶爾停留下來拍照,是這趟旅途的最大樂趣。





隨著緩緩離開廈門本島,騎過正在修築的陸橋,來到了集美區,雖然仍屬廈門,但已經正式踏入大陸地,接下來就是無盡綿延的道路,直往各種想要的地方前進。
跟隨著地圖,一路向東北出發,沿著國道省道,穿梭在城市與郊區地方,往第一個中途站,泉州前進。廈門市與泉州市相距一百多公里,若是安排好行程應該是一天能到達,但今天除了稍微晚出門,中間也停了不少時間下來拍拍照,有時也下來躲躲太陽吃吃冰,東繞西繞的結果讓我即便騎了上百公里,結果連一半的路程都還沒趕完,看著天色越來越晚,今天睡帳篷的機率頗高。
離開大城市,郊區通常就是小村小鎮,與繁華的城鎮相差頗大,到了晚上,出了鎮可能連路燈都看不著。可能還在習慣大陸的面貌,又或者是還沒完全放開,沒有調整好心態和體力,直到晚上8點多,還在踩著車找合適的扎營處,隨著時間越晚,心裡也越發慌張,腳也越來越痠。最後還是老天眷顧,在離主幹道不遠的地方,找到一個小村子,村裡頭有小公園,也有方便乾淨的公共廁所,而且不像台灣的公園晚上還是一堆人跑步散步,甚至有大媽跳起我們熟知的廣場舞,此時晚上9點多,早已十分靜謐,確實是非常適合偷偷搭帳篷的地方阿!搭好帳篷,走到就在對面的公共廁所擦擦澡,旅程的第一天也順利畫下逗點。


補上隔天拍攝的扎營處,前有椅後有田,雖然不是特別隱密但還算是簡單舒適



乾淨的公共廁所,南方可能經費較多,這村子也還離市區較近,廁所維護的還不錯,未來我可是有很多機會看到認知中的大陸茅坑式廁所,有空再跟大家聊聊吧(廁所也能聊?)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旅遊方式,有些人靠著雙腳走遍天下,甚至有名沒名的都可以開個直播順便賺點路費,不得不說路上真碰到幾個老鐵,用毅力步行,可環台需時只要一個月,環完大陸我不知道猴年馬月。
而我選擇騎車一路走,畢竟走路太慢,搭車太快,騎車剛好。不一定能上山下海,但還可以浪跡天涯。
還有很多想說的話與各種感慨,無論是看見大山美景還是冰雪天地的感動,與死神拔河的時刻,一天200公里的騎行故事,未來慢慢說道。文章之後也會再持續更新。
下一站:古色古香泉州行
騎行:7小時/107公里
以下為各文章連結
古色古香泉州行
不按牌理出牌的古城之旅
福州之前的星空與流浪漢
省級觀光城福州市
驚悚一瞬間
風雨中飄搖的騎士
越野山路與飯店千金
跨入浙江省
怡然自得的台州市
蔣中正故居
西湖十景,人間天堂
意外邂逅的觀光小鎮與魔都上海
我在上海的徒步旅行
吳儂軟語話蘇州
六朝古都南京
首渡長江與兩百公里長征
不醉不歸的青島之旅
南方大陸的最後一夜
北方起點站大連
東之國境丹東
瀋陽溫馨大客棧
吉林再會青旅小姑娘
冰雪之都哈爾濱
細雪孤獨之路
最好吃的肉包與金碧輝煌的城市
神州北極、國之北疆

北方之旅最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