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臺南「七股鹽山」是臺灣鹽業故鄉,鹽田遺址在海水灌入形成大面積的鹽田風景,讓七股變成黑面琵鷺過冬棲息聖地。籍由參加「2023極點慢旅-慢遊經典小鎮之旅」介紹七股半日單車遊景點,隨著夏日海風,感受臺南濱海鹽業的文化風貌,認識不一樣的臺南 !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搭乘大眾運輸前往七股,從台南車站前搭假日才有行駛的台灣好行99(安平台江線)比較方便,但車程較遠!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假日只有七班前往七股鹽山,回程最後一班車是1730。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由雲嘉南濱海風景管理處主辦「慢遊經典小鎮之旅」,歡迎車友參與漫遊鹽之鄉,以半日遊的時間騎遊北門井仔腳、綠色隧道、七股鹽山、安平老街等海線景點。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活動由在地嚮導帶路,走訪漁港欣賞漁村景象,或串蚵DIY等漁人活動,體驗漁村生活。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台灣好行公車在龍山村下車,開始「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之旅。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龍山村位於七股潟湖至鹽山路線,黑面琵鷺每年必經之地,遊客從龍山村搭船遊潟湖,回程有新鮮海產可吃,形成旅遊路線。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活動中心佈置以蚵殼搭配捕魚浮球彩繪,能感覺到漁村與大海依存之美。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蚵殼工藝是創意的發揮,別有一番漁村風味。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七股有平緩的潮灘地與潮間帶,是蚵仔絕佳的養殖場所。男人出海打漁或作蚵工,街坊鄰居一起來,不用半天就把小山般的蚵仔處理完。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婦人以熟練的技巧,拿蚵刀將蚵殼撥開取出鮮蚵,邊聊天還快速運轉手腕,動作力道非常敏捷。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七股「海鮮一條街」炸蚵爹原料都是當日鮮採的蚵仔。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下山」是龍山村的舊地名,昔日村民從頂山村遷移至現址成村,民國54年正名龍山村。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下山漁港為七股區唯一的漁港。龍山宮前有淡水湖,昔日存水防乾旱功能。目前是娛樂漁筏停泊區,發展七股潟湖生態旅遊重要景點。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龍山村搭船遊潟湖,行程有導覽還烤蚵吃到飽,先打電話詢問搭船時間,才不會錯過班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出發到無人島網仔寮沙洲散步約一小時,返回下山漁港,準備烤蚵仔品嚐海產…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在台灣幾乎人人都是燒烤高手。「烤蚵仔」更需要獨到技術。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遊客只要動手烤蚵就好,生火燒碳都有快速的輔助工具。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店家準備無限量的生蚵仔,烤蚵吃到飽。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搭船前後都可以烤蚵,吃完再去裝,很多人就為飽滿尚青的烤蚵仔來七股一遊。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烤蚵仔動作要快,要注意蚵仔的方位與角度,一個不小心就會烤成蚵乾…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新鮮的蚵仔送往龍山宮廟埕前美食小吃攤,用餐時間店面滿聚遊客,只為吃上油鍋裡炸的香酥脆的美味蚵嗲,搭配肥美蚵仔的麵線湯。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蚵嗲與蚵仔麵線都是台灣沿海經典美味,還有鮮魚湯、炸吳郭魚、蝦捲、蚵仔湯、魚皮湯等平價美味。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餐點現點現做,鹹水吳郭魚與碩大沙母,都是遊客來到七股會慕名品嚐的特色美食。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一定要吃鮮採蚵仔炸成的熱蚵爹。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蚵爹隨意抓上蚵仔,大氣加蔥、或韭菜,塗上在來米粉、麵粉製成麵糊再下鍋油炸。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龍山社區有三寶「蚵仔、虱目魚、吳郭魚」。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平民美食蚵爹讓人充滿食慾與期待感。手掌般大小的鹽水吳郭魚,裹上麵衣,炸得酥脆。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打開蚵爹,裡面滿滿蚵仔,用料實在。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蚵仔麵線湯看得見滿滿蚵仔,趁熱吃!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鹽水吳郭魚肉鮮嫩,無腥味,撒點胡椒鹽,讓鮮味更加提升!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吃飽後到對面七股信仰中心龍山宮參拜。雄偉牌樓上有「龍山富麗漁村」,代表觀光休閒漁業才是實現富麗漁村的不二法門。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仔細看牌樓上有黑面琵鷺和虱目魚,很接地氣的廟宇建築!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龍山宮是地標建築,據說花費上億元建造,七股人稱為「王宮」。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三川殿正脊剪黏作品雕工精巧,寫實傳神。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廟頂最上方有鯉魚公坐屋頂。因為鯉魚公是王船的前鋒與哨兵,幫助漁民捕到魚,一定要在最高處。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全台只有七股龍山宮廟頂滿滿的魚,很特別,值得來探訪!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討海人除了祈求漁獲滿滿,也希望親友能夠平安健康。靠海廟宇是討海人的心靈寄托,不止七股如此,各漁港也是這樣。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龍山宮民國八十年重建,「蜘蛛結網」為藻井建築特色之一,相當華麗。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池府王爺是討海人的守護神,能保佑滿載而歸的財神爺。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黃正雄先生出身龍山漁村,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國策顧問、資政。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鎮殿池府千歲金身將水晶鑲入為眼,雙眼閃閃發光。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池府千爺池夢彪不忍百姓受瘟疫之苦,將瘟藥吞掉而亡,玉皇大帝感念祂愛民的精神,敕封為代天巡狩。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正殿旁百年神轎純手工打造,池府千歲昔日出巡專用。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重返人口二千多人的龍山村。龍山國小是偏鄉學校,走小而美的路線。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校園牆壁上有虱目魚、鮮蚵彩繪,童畫每幅都很生動。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龍山村是依照風水來設計的村莊。台江內海變成陸地後吸引很多移民到此開墾,清朝時台南府城無力管理,每個村莊以魚塭當護城河。從空照圖來看,魚塭環繞的龍山村就像一條魚。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整個村莊地形像一隻魚,龍山宮就在魚眼的位置。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環村水道風水上招財,實際有排水功能,與台灣村落景觀大不相同。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村莊東方用土堆成小土崙,上方種樹,內埋銅鼎等神器,做為風水寶地聚財之用。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村莊道路有防禦敵人的設計。外地人由西到東會被導入南邊,只有在地人才知道正確道路走向。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台灣少見的風水漁村,路口都有彩繪。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沿縣道騎往七股鹽山前,抵達光復生態實驗小學。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光復生態實驗小學前身「光復國小」為鹽工子弟學校,近年結合環境發展生態教學,發展獨木舟教學,所有學生都要學會才能畢業。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七股鹽場是臺灣製鹽總廠六大鹽場中面積最大,包含台區鹽田、南鹽鹽田、扇形鹽田、青鯤鯓鹽田等。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昔日鹽場辦公區、禮堂與宿舍。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騎抵2020啟用的七股遊客中心。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遊客中心旁台灣鹽博物館維修中。以白色鹽堆狀為博物館外型,遠望像白色金字塔矗立在鹽田裡,非常好認。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博物館旁是台灣好行公車下車處。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2002年台灣鹽田不再曬鹽,只剩觀光鹽田,往昔西南沿海「玉出藍田」的美麗風光,已不復見。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略騎小段路來到鹽山。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臺鹽公司將原有鹽山堆積成特有地景,代表鹽業最後根據地,雪白粗鹽遠觀非常壯觀。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鹽山是七股代表性景點,遊客到此,一定要走上鹽山登頂拍照。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七股鹽山堆積約五萬噸的粗鹽,海拔20公尺約五層樓高,走上去只要幾分鐘,是雲嘉南濱海公園最高點。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鹽山因長年堆置,表面不如當年雪白,被遊客踏成堅硬的岩(鹽)塊。海鹽富含海洋微量礦物元素,粗鹽是最天然的鹽巴。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據說整座鹽山價值上億元,晴天下的鹽山,很有冬天雪地的氛圍。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看完鹽山,旁邊展售中心有鹽焗蛋、台鹽鹹冰棒及鹽霜冰淇淋可以品嚐。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七股遊客中心有售「旺爺柴燒黑糖加鹽沙士、二層鹽鮮果冰棒」。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逛完鹽山,騎往遊客中心報到。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遊客中心灰、白色系簡約建築,遠觀像堆砌的鹽塊,呼應七股鹽村、鹽田風景。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活動發給集希券,能在特約店家消費使用。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活動單位提供單車騎遊景點,騎車配合解說才能深度旅遊,體驗漁村在地生活。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遊客中心冷氣很讚,內外都以「鹽」為主題的設計發想。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雲管處」,指雲林、嘉義、臺南三縣市。範圍含雲林四湖、口湖、嘉義東石、布袋、臺南北門、將軍、七股與安南區共8個鄉鎮區,皆位於沿海的鄉鎮區。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單車活動起點在遊客中心,參觀頂山村「火星鹽田」、「青鯤鯓扇形鹽田」等,終點在馬沙溝彩繪村。車友騎著單車吹海風,近距離觀賞景觀鹽田美景。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館內展覽與七股攝影展,讓遊客透過文字、照片及互動裝置認識七股的地形與生態,也提供旅客諮詢台南旅遊資訊的借問站。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西南沿海因海岸線不斷向西演變,形成潟湖等天然景觀,先民闢建鹽田或魚塭,成為西部沿海地帶一大特色。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館內複製黃昏時鹽田夕陽美景,還有冬季限定黑腹燕鷗群飛的壯景。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站在草籠下可以聽見不同的鳥叫聲。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走上觀景台俯瞰「六號小島」。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有風車造形的小島是七股鹽場第六生產區,故取名六號小島。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精緻風車小屋外觀有不同圖案,陽光下有美麗的光影變化,吸引遊客拍照朝聖。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參觀六號小島須走長60公尺的長堤。四週鹽堤連接大海,漲潮時會淹過長堤,若水位漫過長堤請勿登島參觀。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集合車友講解注意事項後,單車小旅行開始…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騎經七股中寮天后宮。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中寮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中寮先民於清治時期奉迎渡海來台,成為鹽山的守護神。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騎行鹽田產業道路,經過昔日鹽田,相隔幾座廢棄鹽田就有池塘。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最近鬧的風風雨雨的台南光電園區也在七股。全台最大光電場,世界排行第46大的光電場。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許多廢棄鹽灘因太久沒有下雨,呈現一片雪白。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荒廢的鹽田溼地,冬季時有候鳥停留休息,雲管處設立賞鳥亭,為賞鳥人士等待候鳥的地方。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意外發現黑頸長腳鷸,它的嘴細長而筆直,體白翅黑,對比分明,長了一雙長長細腿,很好分辨。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頂山代天府巍峨的牌樓,昔日龍山村民從此移居。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頂山代天府前略事休息。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東港迎王有「王船廠」、蚵寮稱「王船閣」,都是暫放代天巡狩「王船」的地方。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王船為迎王祭典重要的法器,讓千歲爺將疫情及「歹米仔」帶走,留下永遠的平安在人間。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七股有王船信仰的庄頭只有頂山村,僅有祀船、沒有王船祭典,所祀王船裝設特製鐵牛車上出巡,祈求漁民都能滿載而歸…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與代天府相鄰已廢校的頂山國小。民國九十年頂山國小因學生不足,裁併入後港國小。民國九十七年頂山分校廢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頂山國小校舍現由社團法人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使用。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黑面琵鷺又名黑面鷺、黑琵鷺,俗稱飯匙鳥,台灣賞鳥人士稱為「黑琵」,因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七股鹽場是土盤鹽田,最有特色的「火星洞洞鹽田」就在這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許多廢棄鹽田因久旱未雨出現自然的鹽田結晶,呈現難得一見的「洞洞鹽田」奇景。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由於一圈一圈的凹洞搭配紅色的池水,透過空拍攝影像就像是火星表面,被稱「火星洞洞鹽田」,甚至紅到國外媒體,成為七股期間限定的熱門景點。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火星洞」來源是鹽田引海水曬鹽時,台灣鯛雄魚為取悅雌魚會挖坑洞,類似築巢行為,藉以吸引母魚過來,挖的坑洞有的較圓,有的較扁,當魚塭放水收成後,小圓盤坑洞就現蹤。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看完「火星洞鹽田」再出發,騎往青鯤鯓扇形鹽田。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遠遠看見「黃金大螃蟹」,青鯤鯓地標是螃蟹。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扇形鹽田位於將軍漁港與青鯤鯓中間,扇骨是排水溝、給鹵溝、道路,再分割出一塊塊鹽田,非常壯觀。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扇形鹽田已經卸下曬鹽的職責,圈圍成的鹽田呈現如詩如畫美景,遊客如織。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扇形鹽田盡頭是半圓樹形的「生命之樹」。要走約600公尺才能到。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鹽田僅存蚵棚海田,遊客只知吃肥美的蚵仔,卻忽略孕育蚵仔的蚵田。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一排排整齊的竹杆,排排站在水中,擁有寬闊的潮間帶,加上潮差大的特性,孕育了西南沿海肥美的蚵仔。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再沿北航道騎往馬沙溝。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將軍區馬沙溝連接青鯤鯓堤岸自行車道,北航道之美豁然開朗。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馬沙溝地景藝術工程出自交趾陶大師設計,「馬加魚」是馬沙溝特產,二尾大馬加魚和七尾小馬加魚,魚身上鑲嵌2300多隻各式魚類,寓意大船入港滿載而歸。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馬加魚就是常吃𩵚魠魚,𩵚魠魚羹是美味小吃。中空的魚腹可讓遊客互動拍照和遮陽躲雨。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沿馬加魚造型的指標往馬沙溝3D彩繪村。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李聖宮是將軍區馬沙溝居民信仰中心,主祀李府千歲、天上聖母及中壇元帥。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抵達馬沙溝由在地嚮導帶路,參與串蚵DIY漁人活動,體驗漁村生活。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嚮導解說蚵仔的生長過程及挖蚵技巧。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一條蚵串要串上十幾個蚵殼。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將剝出蚵仔的蚵殼,先在蚵殼上穿孔綁成一串,就是「蚵串」。動手將蚵殼串綁在蚵架上,體驗蚵民的辛苦。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李聖宮前令人驚豔兩層樓高的「天馬行空」彩繪。馬沙溝地名是「馬加、鯊魚多在水濁的沙溝底始易捕獲」而來,加上開庄者陳馬洲名字中的「馬」字而來。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廟名「李聖」取自李府千歲和聖母之名。明朝永曆17年(1663),陳姓先民攜帶媽祖的神像渡海來台,三年後再請來李府千歲和中壇元帥,三尊開基主神保佑漁民的漁獲和平安。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將軍區並非有很多從軍的將軍,地名由來與施琅有關。清朝時施琅靖臺有功,以跑馬三日為其業地,西起馬沙溝,東至烏山頭,不料馬跑至今將軍庄一帶便斷腳蹄,因而在此建「將軍府」,戰後改設臺南縣將軍鄉,後改稱將軍區。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馬沙溝由長沙里、平沙里兩村落組成。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馬沙溝3D彩繪村以李聖宮為中心點,畫作分散在各個角落,讓遊客體驗「轉角是藝術,巷弄有驚喜」的氛圍,不同於一般彩繪村。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馬沙溝3D彩繪村是由動物、漁村風情、童趣及海洋為主題結合村落壁畫創作。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充滿童趣與漁村特色的彩繪藝術讓人嘆為觀止。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神秘的礦坑畫作很生動。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喵喵愛吃土魠」彩繪。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可愛的小貓正準備偷食曬在戶外的土魠魚,非常生動。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紅蘿蔔是將軍區特產,大師把它融入畫作,剛好成為馬兒的食物。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童趣的畫風呈現馬沙溝特有的漁村風情。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村落建築很密集,轉個彎,就能看到繽紛的彩繪牆。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濱海觀光騎遊-鹽味之鄉-七股

鹽味之鄉-七股有鹽業歷史與豐富人文,騎遊品嚐漁村美食與特色廟宇,來七股鹽田一遊收穫滿滿…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用力騎 wrote:
臺南「七股鹽山」是臺...(恕刪)

毎次看您的發文,
滿滿的美食,
滿滿的文化,滿滿的地方味。
然最近我也感受到一點。
一下子要吸收太多,有點難。
反而會匆匆滑過,
大家都知道這樣不好,損失很大。
但這是事實,
雖說很想未來再來補看,
但總有其它新的來,
於是於是,就忘了再回來。

但,肯定讚您,總是要的。
滿滿的五分,謝謝您。
下星期要到台南出差
希望有機會品嘗台南海鮮料理
很詳盡 我竟然把它看完了
一直都有疑問,那些蚵仔放在大熱天下,是可以不用冰的嗎?
用力騎 wrote:
臺南「七股鹽山」是臺...(恕刪)


我也去過幾次的七股,
很讚的單車小旅行^_^
好久前才去過一次~有機會再去晃晃
用力騎 wrote:
臺南「七股鹽山」是臺...(恕刪)

七股鹽山 水產養殖
太陽光電
好特別的地方
感覺很放鬆自然
很推薦
我只要去台南市區附近玩,幾乎每次都會到龍山村的海天下吃烤蚵。新鮮大顆幾乎沒沙子。推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