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賞日出的先決條件是查好每天日出與日沒的時間,中央氣象局網站都查詢的到…

凌晨天未亮,起早摸黑等候日出,島上最好迎接第一道曙光位置在「小台灣、龍埕海蝕平台、雙心石滬」。一望出去是無垠的大海,沒有阻礙欣賞晨曦的美麗畫面!

05:53太陽準時從海平面升起,紅白光線下「小台灣」更加閃耀。

如果雲層太厚,陽光無法穿透雲層,不要失望,耐心等待。太陽會若隱若現的升起,與您分享最美晨光!

「小台灣」輪廓酷似台灣本島的海蝕平台,彷彿陷入七美是台灣的離島?或許台灣才是七美的離島的錯覺。

天剛亮,早餐吃港邊阿婆肉粽。招牌上「芳子」是店名,肉粽只是賣的特別好的一項。

阿婆不只賣肉粽,從米粉湯、湯麵、貢丸湯、豬血湯、羹湯,統統都有。

六點不到老闆阿婆就開始忙碌,七美人都習慣叫「阿婆肉粽」!

早起的七美人前來用餐,最大特色是邊吃早餐,還能看漁船進港。

很紮實的南部糯米粽,淋上醬油膏,色澤效果非常好,讓人食指大動。

昔日討海人剛返港需要吃熱量高的食物以維繫體力,養成了一早吃粽子,或買粽子上船當午餐的習慣。

豬血、大腸、油蔥、不多的酸菜煮成湯頭鮮甜,大碗公內滿滿佐料,就有飽足感。

糯米與魯肉、蝦米、香菇等配料,沾上醬油膏,不死鹹的口感,一顆就足以腹飽半天。

一早港區漁船卸魚、拍賣、補給等。出海作業的漁船陸續返航,今天又是滿載而歸的日子。

港邊沒有人聲沸騰,或盤商批發叫賣聲,只有靜靜的一片海,為七美的一天展開序幕。

港邊鮮魚加工後抹上鹽巴、完成曬晾後成為魚乾。

不同於遠洋漁船在船上自備冷凍設備,近海漁業讓漁獲保鮮的秘訣,就在港邊的製冰工廠。為了保持魚質新鮮,漁船上必須依靠冰塊低溫冷藏魚貨。

製冰工廠製作保存漁獲大冰磚,漁民按鈕後,上方長長軌道,將碎冰塊送入船艙冷凍櫃。

新建遊客中心仍在趕工,遊客下船即看到外觀像遊艇的遊客中心。

中秋連假第一天,整排機車與唯一公車都出動載客,除了捕漁欣欣向榮,民宿與觀光業者期待東北季風來臨前最後一波生意。


抵達南滬港的遊客兵分四路,看風景往雙心石滬、找地名由來到七美人、想浮潛找月鯉灣、吃海鮮的往九孔生態園區。

島上唯一加油站,只提供二種油品,均價比台灣便宜幾塊,政府給離島的小確幸。

南港村因地勢平坦,島上唯一的火力發電廠在此。

發電廠有4部柴油發電機,供給全島所需電力。

南港村都是透天厝,現有房屋、街道依地勢而建。

最熱鬧的街道,發現沒有路名?七美只有地名與號碼而已。

日用品店小到螺絲釘,大至建屋排水管,凡是家裡用的,都有賣。

外觀新穎,讓人雙眼一亮的新建地中海風格民宿。

島上娛樂活動不多,唯一「KTV」取名,讓人會心一笑…

直騎上坡往海豐村。

海豐社區包含海豐、下宮、圍內、三塊厝、東崎頭等舊聚落。

想不出 國父與海豐社區有什麼特別關系?

許姓在七美是大姓,從鄉長、村長,連縣長、立委都當過。七美最常見的三大姓氏「陳、許、夏」。其中「陳、許」二姓加起來超過人口數三分之一。因為七美各姓都從各島輾轉遷徙過來的歷史因素。

今天很幸運,路上遇見島上配置唯一警車出巡,是二天在七美騎車唯一看到警察。

離開海豐村,騎往最大廟宇吳府宮。

七美最重要信仰中心是建於1925年的吳府宮。

廟門使用簾子蠻有特色,能防鳥類飛入。

廟聯「南嶼島」是七美舊名。

吳府宮祀奉吳必力將軍,先民從福建移居望安島,再遷移到七美,帶來故鄉王爺信仰。

廟柱上彩繪花鳥,沒有巨龍盤繞,非常有特色。

很大一間廟,旁邊有小花園。公園裡漁船模型相當逼真。

吳府宮旁七星寶塔是七美唯一能登頂的寶塔。為阻擋雨水直奔入海,以防平和、海豐兩村人才流失,由吳府宮主導建塔。

七星寶塔旁是七美最遼闊的潮間帶。

相較於七美岸邊大都是斷崖,寶塔旁潮間帶顯得淺平,七美最佳欣賞夕陽景點之一。

續騎往南嶼城。

南嶼城以澎湖特有的玄武岩與火成岩堆砌而成,很有可看性。

城門造型富巴洛克風,正拱門及兩邊城牆內有廊柱與拱形門。


火成岩搭配藍天白雲。

很難想像沒有機工具協助,怎麼完成超大拱門?

勒石記載南嶼城由來:七美因常年海盜滋擾,歷經多次集體遷移,最後由望安島南遷一批住民,為感念先民辛勞開發才蓋紀念性建築。

有階梯能登上城牆。

內城雜草叢生,外觀卻非常歐風的古堡。

四週有許多老宅,草比屋高的斷垣殘壁無人住居。

早期先民注重風水,活著的人住的陽宅窗戶為單數,陰宅就是複數。

七美鄉計有西湖村、東湖村、中和村、平和村、海豐村、南港村6村,南嶼城位於南港村。

人口最多的是南港村人口將近2000人。

旅外的七美人賺了錢,起建透天豪宅。如果沒有住人,偶爾會回來渡假。

與透天厝不同是「菜宅」,為保護田地內的農作物砌成有遮蔽及擋風效果的石牆。靠近住家以咾咕石(珊瑚礁岩體)堆砌而成稱為「圍仔」。

受限於氣候,島上適合種植的農作物種類並不多,只有花生、地瓜、玉米及冬季蔬菜。

浮潛勝地月鯉亭也位於南港村。

月鯉灣旁幾間小廟,有玉天祠、普神祠、金殿祠、盧德祠…


普神祠由吳府宮吳府王公敕命鎮地將軍,都是受命守護海域及島民的神明。

往海邊走,月鯉灣露營區。

月鯉灣是唯一能戲水的遊憩區,除欣賞海景,夜間聽海,更能體驗少有濱海露營的樂趣。

有小木屋可以搭帳篷,備有廁所與淋浴間,還有超美的沙灘可以浮潛。

自帶帳蓬能在小木屋內搭帳,電器也能使用,露營不必擔心風吹雨淋。

離開月鯉灣騎往小台灣與石獅、龍埕風景區…

「下巷」由玄武岩斷崖所圍成的小海灘,若要走下去看玄武岩海崖,非常考驗腿力。


下港過來是與雙心石滬同為知名度最高的景點「大獅」。

除了騎單車以外,很少看到機車以外的交通工具,今天是中秋節,停在車庫的遊覽車都開出來迎客也曬太陽。

島上騎機車不會塞,非常輕鬆,載安全帽,一定是台灣來的。

「大獅」許多小攤販賣石花冰、風茹茶等清涼飲料,也能躲太陽,讓遊客在炎炎夏日補充水分。

走上平台看見「大獅」現身。大獅蹲坐在崖邊的石獅,帶著悲鬱的神情,無言看著大海,永不回頭…

再往前走是龍埕。

龍埕海邊都是玄武岩長期被海水沖蝕呈現的特殊造型。

海巡通訊塔下方是「分岔仔」。

一看就知道為什麼叫「分岔仔」?

一座離海孤立,玄武岩構成的海蝕柱。

牛母坪傳說村民相約騎牛決鬥,紛爭沒解決牛卻死了,主人將牛葬於海邊,沒想到這安葬牛的地方慢慢變成一塊像「牛頭」的巨石!

遠遠的看,巨石像牛頭嗎??

牛頭前方是「小台灣」在海裡的模樣。

很快來到很親切的「小台灣」。

往台灣的方向看,正好是東嶼坪、西嶼坪。

「小台灣」只是牛姆坪海灣內數塊大小不一的海蝕平台,剛好有一塊狀似台灣島外型,被稱為小台灣。

長住台灣,總以為七美島很小,來到七美才發現「台灣」看起來,還真小。

小臺灣上方北側還有狀似「龜山島」的離島。

小台灣對面一片空地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在史前時期就存在「東湖文化遺址」。

約在公元前1983年發現東湖「石器製造場」,使七美成為台灣史前時代的研究據點之一。

經過幾個迴彎,海邊發現一尊白馬水泥塑像,著名「忠誠白馬」的傳說。

傳說「白馬」原是一位將軍的坐騎,征戰四方在附近海域發生船難,僅有白馬漂流上岸,遍尋不到將軍,便跳入海中,追隨主人而去。居民為感念白馬的忠誠,建立雕像以茲紀念。

終於來到有七美觀光名片之稱的「雙心石滬」。

路燈上有「心心相印」的雙心石滬。

雙心石滬是七美唯一的石滬,因造型特殊,知名度最高、最受遊客喜愛,必到景點。

石滬是近海漁民的捕魚陷阱,以玄武岩構築堆砌,利用潮汐漲退將魚群困於其中,是澎湖極具代表性的漁業文化。

「雙心石滬」原名「雙房石滬」,因滬房造型有如雙心交疊,成為澎湖500多座石滬中造型最優美的一座。

雙心石滬知名度最高,曾在歌后詹雅雯-深情海岸MV中現身。

往下看非常好奇「石滬」是怎麼築成的?

退潮能清楚看見石滬,但漲潮後被深藍與淺藍兩種顏色包圍的石滬更美…

建於西元1952年,塔頂有一尊吉祥金龍,故名「金龍寶塔」。

想近距離繞石滬走一圈,要從「金龍寶塔」步道走下去。

往上看拍照點還真高,難怪看這來那麼小…

終於一睹石滬的真面目?

滬房裡最多是海蔘等生物。

原來石滬還蠻大的,要排列疊石不容易,還能承受海浪拍打,不簡單的純手工技法。

七美還流傳一個美麗的傳說:「順時針環繞走過石滬,就能收獲一段完美的愛情」。

參觀完石滬往旁邊走,七美的先人都長眠在此。


附近還有「天空古宅」景點。

往東湖村走,石獅守護島上唯一城隍廟。

七美原無城隍廟,據說馬公城隍到望安巡查,七美人認為城隍爺十分靈驗,便建森法殿供奉。

擁有最美石滬的東湖村,卻是島上人口最少的村,人口不到300人。

經過「莊敬自強」牌樓,看見島上民生用水來源水庫。

七美水庫是島上唯一水庫,滿水位面積11395公頃,總蓄水量228000立方公尺。

七美地下水充足,是澎湖少數沒有缺水危機的地方,因為人口較少,淡季用水吃緊時沒有遊客,所以用水並不緊張。

水庫後來到位於中央地帶的中和社區。

中和村是公家單位集中地區,電信局、鄉公所、國小、國中、衛生所、圖書館、活動中心都在此。


衛生所為守護島民健康的唯一單位,診療不分科、家醫科、外科、牙科,天天二十四小時都有看診(急診)。

改建中的七美公園。

最高學府-七美國中。

七美國中校徽很特別是北斗七星。

民國61年為符合每鄉鎮至少設立1所國民中學,才成立七美國民中學。

整個七美只有七美、雙湖二所小學。

創校於1923年(大正12年)「大嶼公學校」,時至今日也是百年學校了。

七美國小現有六個年級,含資源班共有26位小朋友。

國小附幼學生人數還有33位。

時間接近中午,快完成七美島騎車過中秋的行程,巧遇二天來除了我以外在七美騎單車的人,相信他一定也很驚呀吧?

終於還車了,結束七美島騎車過中秋的騎程…

離開七美前要吃午餐。

小管或小卷煮成米粉、麵線湯頭都很清澈,以為天天吃海鮮的七美人口味較重?在地人反而講究鮮度,口味比較淡。

小卷長大稱中卷又叫透抽,湯頭喝起來鮮甜,吃起來的口感像剛川燙過一樣。

如果沒吃飽海鮮炒飯有大海的味道,臨海新鮮就是這種味道。

吃飽再來阿真冰店吃冰…

先吃怯暑氣的仙人掌冰棒,再加仙人掌冰淇淋。

澎湖特產風茹草煮成茶,顧胃、消暑、降肝火、利尿、解渴 !

風茹草具耐旱、耐風、耐鹽特性,野生風茹草長多生長在墳墓,極具經濟價值的作物。

早起騎到中午,島上又熱,時時想吃碗仙草冰…

仙草剉冰裡有一絲一絲的仙草,在台灣沒吃過。

仙草冰能選配料,把剉冰吃進入肚子,暑氣全消,還好不用騎車了!

接近上船時刻,很多遊客趕回船上集合…

船上沒有很多遊客,還好船班沒被取消…

終於要離開七美了。船長航向西嶼坪嶼、東嶼坪嶼、西吉嶼,東吉嶼。

換個角度看望夫石,已沒有「淒美」的感覺?

最後看一眼七美,或許不會再來了…

東嶼坪嶼面積0.4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最高點61公尺,島上玄武岩柱狀節理發達,是澎湖群島中較為年輕的島嶼。

跳島行程讓遊客在船上遠觀東、西嶼坪嶼及附屬小嶼或岩礁。

鐘仔由火山角礫岩所組成,相似早期懸鐘形,漲潮時隱沒水中,退潮時顯現。鐘仔漁產豐富常吸引燕鷗鳥類駐足,是候鳥過境的棲地之一。

二塭又稱利間嶼,由火山集塊岩組成,退潮時隱沒於海面下,遠望如尖錐狀。

遠遠豬母礁平常隱沒海中,退潮才浮出海面,保護船隻安全,礁上設有小型自動明滅燈塔。

看見一整排柱狀玄武岩,西吉嶼到了。

西吉嶼因無碼頭設施,澎湖縣政府已公告西吉嶼天然海蝕洞(藍洞)為「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範圍,未經申請許可進入,最重依法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停船遠望爆紅的「藍洞」。

藍洞禁止進入,遠遠眺望是欣賞的唯一方式。如果要硬闖,先準備100萬吧?

藍洞因崩塌形狀如大灶,正午陽光會直射頂端洞口,形成海蝕洞內海水剔透水藍的夢幻景觀稱「藍洞」。

柴垵塭面積僅0.11公頃,由火山碎屑岩構成的小岩礁。後方是要登島的東吉嶼。

經過「鋤頭嶼」即將駛入東吉碼頭。崖壁上是「東吉之眼」。

「東吉之眼」遠看像超大的眼睛的玄武石柱,因為風化與多方向外力擠壓而形成的特殊樣貌,從海上才能看到的景點,要把握出海與入港瞬間快拍!

確認集合時間後上岸解散,花150元租機車一小時就能將景點走完。

東吉嶼幾乎完全無遮蔽物,只有遊客中心能躲避豔陽或上廁所,趕緊上岸完成環島之旅…

必看景點從港邊啟明宮→東吉聚落→東吉燈塔→日軍營舍遺址→飛機殘骸。

港口出發,最遠景點是2公里外日軍遺跡…

東吉因人口嚴重外流,啟明宮(王爺廟)是昔日島民信仰中心。

王爺廟內有「高山聖吉」匾,上有嘉慶與同治年號,推測創建時間與東吉開發時間都早於嘉慶十三年。

東吉嶼隸屬望安鄉東吉村,面積1.8平方公里,距離台灣本島約40公里,曾經繁華一時,目前居民不到300人口。(藍色屋唯一雜貨店)

東吉嶼自古即為澎湖、台南間的海運轉運站,明清先民渡海來台前在此等候洋流,島上曾經奢華的洋樓即是繁華的遺跡…


殘壁老屋一角發現棺木,早年離島交通不方便,幾乎家戶均有「立棺」以備不時之需,甚至以棺木為嫁妝,也有向鄰里炫富財力說法。

雙吉派出所仍有警力駐守(所長、員警)。管理東吉、西吉二座島嶼。

島上還有建於日治時期的東吉國民學校。民國58年偏遠離島人口急速外移。民國80年改為「東吉分校」,民國81年廢校。

島上有八卦山步道,遊客步行上山到達制高點(氣象站),向下眺望是觀看港口風景最棒的位置。

燈塔前是一大片的「草原」非常壯觀,感覺像牧場,其實是早期梯田式菜園,東吉嶼昔日「菜宅」舊址。
直抵東吉燈塔了。

終於看見南方四島最知名燈塔地標。

東吉嶼燈塔建於西元1911年,是日本人在澎湖興建的第二座燈塔(第一座目斗嶼燈塔、第三座是最後一座七美嶼燈塔)。

燈塔塔身漆為黑白相間顏色,有助船長當成航海指標。

燈塔圓頂及透鏡仍有二戰時美軍轟炸遺跡(彈孔),可見燈塔也是軍事重要目標。


日治時期日軍曾在島上建造軍營,東吉人稱「兵厝」、瞭望台。

營舍、圍牆皆就地取材玄武岩砌成,只剩防空洞、殘留基座等「日軍遺跡」。


日軍泡澡的四方型水泥池。

兵厝旁海邊石柱是風化玄武岩,東吉人稱為「奧房」,有句俗語:「東吉隩房,西吉灶籠」(藍洞)。

還有時間一遊東吉秘境「飛機殘骸」。從涼亭旁小路可抵達,很多遊客專程為探殘骸而來。

殘骸隱藏在山溝裡,差點被草叢擋住,還好沒放棄,終於解鎖最後景點---

民國76年某民航小飛機因機件固障迫降東吉,機組乘客都平安,飛機留在原地,時日一久變成景點。

只見機腹朝上的殘骸經過多年風吹雨打,已嚴重傾毀。

當年航空公司將重要機件拆卸運回,殘骸只剩機殼。

一個小時很快就結束,還車後上船。

離開東吉嶼,返航要經過台灣海峽(黑水溝)。首次澎湖跳島之旅,登陸七美、東吉全部完成。

經過二日騎車、浮潛的疲累,一小時後抵達將軍漁港。

看著觀光漁港販售海鮮,想起66公里外的七美島,還有無菜單料理…

建議您來七美一遊,渡過平靜的夜晚,靜看滿夜星空或明月,不必掛念三小時後的船班、或趕景點,慢慢走,您一定會愛上七美。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