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溪跟濁水溪流倘過鄉里,
所以有著水的故鄉,水里,
而且這裡,更是前往新中橫公路起點,


藏身在群山之間,台21線新中橫公路,
一般人想要攀登玉山,
或是由南投前往阿里山,都是必經之路,


會從從水里開始的賽事不多,
因為路線單一,
不外乎都由新中橫,要往塔塔加上去的,


今天的會場,賽前報到的人潮不少,
這次的塔塔加,應該是熱鬧不在話下,


說說新中橫吧,塔塔加離不開他,
跟北橫中橫南橫,我們習慣的橫貫公路不同,
這條起至南投水里、終點到塔塔加的公路,
不開東西,而是南北縱走的路線,
這一切都為了保護玉山國家公園,


走新中橫公路,很難不在梅子酒莊停留,
不管是休息放水,還是走走逛逛放風,
這裡都能滿足大家的需求,


雖然海角七號都過了快20年,
但馬拉桑還是一樣讓人記憶猶新,


梅子酒莊的招牌,當然是梅子,
如果梅花花季來訪時,
梅樹小徑,是不可錯過的賞梅採果步道,


這裡還有能遠眺玉山群峰的小角落,
經過梅子酒莊時,我總喜歡來這待一下,
看看壯闊的山景,對身心靈挺療愈的^_^


梅子之後是葡萄,信義特產是葡萄,
豐丘葡萄觀光果園區,就位在新中橫公路旁,
夾道兩旁都是果園,


豐丘部落位於信義鄉中間,
原住民族名為 Salitung,意思是木瓜,
現在這裡不種木瓜,反而葡萄的首要產地,


豐丘地區緊靠著陳有蘭溪,水質優良,
種出來的葡萄,就是信義鄉農產招牌,


過往幾次的風災水災,新中橫從沒躲過,
之後拉了這段的高架道路,
除了風景秀麗,也能撤底擺脫土石崩塌隱患,


新中橫當年曾經計劃打通南投到花蓮,
以現在時間來看,就算蓋的成通車,
後續維護也很難,跟老天爭地難,
南橫去年復通,
中橫就從921停止通行到現在,


而這條新中橫公路,打到花蓮計畫的中止,
也是由原本人定勝天,開發至上的原則,
轉變成環境保育、和自然共存的策略,
跟老天爭地,其實早晚都要還的,


新中橫在玉山的山腳下,
這一帶自古至今就是原民的祖居,
原住民鄒族和布農族,
都認為玉山是自己祖先的發源地,


傳說天神在玉山創造鄒族,
所以鄒族是最早到玉山的族群,
而布農族,則是居住最久且最壯大的族群。


從清朝到日據,當政者都知道玉山的重要,
從而闢出了八通關古道,
但這些領地主人,原本就是原住民,
從此就是一連近百年,原民與當政者對抗史,


在這近百年抗爭事件後,族群不斷遷移,
但玉山山腳下的地位始終重要,
在這鄒與布農,百年後的久美部落,
成為了少見兩個族群,融合為一起的部落,
就這樣安安靜靜的一起共存共榮,


大家一起玩著玩具扮家家,彼此分享,
族群融合,大概就是像這個樣子吧^_^


東埔,這裡有溫泉,也是八通關古道,
登往玉山的路徑之一,
更是前往塔塔加的新中橫路上,
最後一個有便利超商的鬧區,
吃喝補給都得在這裡先備好,


東埔前往草坪頭,在每年固定花季時,
也是我們家,挺愛來造訪的景點,


非花季活動期間,草坪頭算安靜的地方,
但在花季活動時,多的是人擠人車塞車,
大家都會趕著賞櫻花李花^_^


再往上,就進入到新中橫公路主升段,
這段路線,除了遠望玉山群峰之外,
其實沿途還蠻無聊的,
除了數著公路里程牌慢慢爬升,
還真的沒別的事好做的QQ


塔塔加,累計我也騎腳踏車上去四趟,
過去時間裡,路過這裡更多為的是爬山,
玉山主峰也上去過兩次了,
但現在體力不比從前,往事只能懷念,


山區的天氣變化的很快,
一日之內,可以雨霧豔陽高照通通來,
但這種雲霧飄渺山景,感覺更有意境了,


趕著這毛毛雨開始前,我們上去終點吧,
爸爸跟妳說過,終點一定有禮物可拿的,
先給妳來個頒獎表揚先,
備點玩具寄放給裁判頒獎,
孩子才有下一次騎腳踏車的動力^_^


最後,不能免俗的終點到處拍拍,
前一次參加塔塔加,也是孩子出生前,
過了八年多,現在再次參與,
雖然找不回當年體能,
也多得孩子支持,回憶是撈回不少,
感謝沿途好心加油的人們,
2024,永不放棄,塔塔加,打完收工^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