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有很多車道都是沿著河川建置的,因此河川與車道幾乎是密不可分.
一般在面對道路時,心裡會想著…這路是通往哪裡呢? (路的盡頭)
面對河流時,心裡也會好奇…這河水是從哪裡來的? (河的源頭)
今年端午帶阿勇試跑丘陵地時
意外的發現中114這道路竟有公車行駛至此.

回家查了地圖,中114一直延伸至山中. 於是, (路的盡頭)這好奇心便生出了.
依慣例從老街出發,在碼頭打個卡.

既是碼頭,所以也就是最低點,沿著可能的”古道”經夏田一路到達五福.(這裡已屬霧峰的地盤了)
路牌上的丁台114指的是方向,並非道路編號.

穿過高架路往127縣道前進.
中114與縣127呈T字交叉,起點在四德國小左前方(四德南路) 所以我是由四德北路跨過縣127往四德南路.

這段路屬綠野平疇,路幅不寬但算平直的鄉間道路,途中豪宅不少,騎起來是舒服的.

沿途的聚落就丁台與六股庄,尤其是六股的土地公伉儷,令人印象深刻.

公車是282(分主.副線)從亞洲大學至桐林.
沖積平原且是老年期地質(老會訝脾氣穩定,不容易山搖地動)光復國中就遷往亞洲大學旁邊.

出了六股庄跨過台三線(中正路)就進入山腳巷.

原以為阿華師是巷子裡的手搖飲料店,想不到規模還不小.(正港巷子內的)
山腳巷,顧名思義就在山腳下,要開始爬坡了. 到了峰谷路右轉續走中114.

峰谷路的公車是17號(也分主副線) 這些只是摘要.

第六鄰也算是較大的聚落,峰谷國小也在此.

公車行駛的最高點在11鄰,然後折返往復興八街(大台中山莊)原路回到草湖.
所以,中114的公車站牌就只到峰谷里11鄰.

這段是緩上坡路段,距離5.5公里上升106公尺.
11鄰到霧峰高爾夫球場Logo這段是陡坡,22x28可不落地直上.

中114並未通往高球場,而是沿著左側T字路直下.
基本上就是沿著溪流往上游走,期間也是上坡多於平路.

脫下頭盔感受一下這新鮮與沁涼的空氣.
頭頂上雖有太陽,但林木會為你提供遮蔭.

路幅不寬,但都是水泥路面,人車稀少,陪伴的是你的呼吸,鏈條,水流與鳥叫聲.

路面上鮮綠的青苔讓人不覺眼睛也清爽許多.

道路駁坎說明這裡曾是公路的規格,有電,飲水自不成問題.

過橋後是一道鐵門,應屬私人產業.

在地圖上的位置,離終點應該也不遠了.

終點.

由水泥路變成老鼠路(應是沒除草維護吧!)
對照一下地圖.

若順著山澗溯溪到縣界仍有886公尺,來回大概還要2個小時,目標是路不是溪,就此打住折返.
其實,這地方已進入九九群峰的地界,道路站牌沒到,但電線桿有到,對山區農戶算是方便的.
回程.

這地方地圖上是標註”石門”,有個小瀑布.
旁邊是高聳直切的峭壁,稱石門也算實至名歸.

北坑土地公與沿著溪流蜿蜒的道路.

若不想原路折返,在新生路869號民宅前有一農路可橫貫至南坑.(箭頭指標處)

別被Google騙了,這是一段越嶺道路.你會從南坑最後農家屋後的坡道下來.
沿途的山景.

然後沿農家前方河流接南坑產業道路到達桐林.

續走中114,這裡是雙溪嘴,

從這裡也可越嶺往桐林去.但是會從箭頭處出來.

地標是鐵皮屋頂與貨櫃.
這裡是座農產(龍眼.荔枝)集散包裝場,匯集各路英雄,往坑口.桐林或oo坑.xx坑各地去.
中114水泥路與柏油路的交界處.

華南宮,就是上次推阿勇推得死去活來的越嶺捷徑.

最終仍是由南坑出桐林.
雖然我習慣繞圈,很少原路折返.但面對這種翻山越嶺的捷徑仍是能閃則閃,地圖上的數字還真的是看看就好.
道路是滿貫的,回程仍是依著公車路線在到達坑口公園時轉往乾溪自行車道續接山線返家.

在軌跡鳥嘴的地方拍下夕陽,結束下午的行程.

自行車道騎來騎去也就那個樣子,4+2帶歐教練來跑跑野地似乎也是不錯的選項.

24_1010老奴才 中114滿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