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在我心中盤旋好久了... 自從騎硬尾巴之後, 逐漸淡忘. 但是, 上次在車上休息時, 開著車門, 看到車門無數轉點, 又想到這問題.

車門轉點, 沒有陪林. 汽車避震器的三角台(台語), 如同單車搖臂, 轉點墊個橡膠類的東西, 也沒有陪林.

汽車防傾桿, 也墊橡膠, 沒有陪林. 以上都是我親眼所見.

雙避震賣場車轉點亦無陪林, 是鐵和鐵直接摩擦, 長期越野也不見啥磨損.

也許是小弟車爛, 但是, 憑空想像, 我列出轉點不用陪林的優點.

(1)少了陪林, 重量減輕, 轉軸也可加粗, 強度更上一層樓.(單這點就夠了)

(2)一般陪林(非止推軸承)對軸向力抵抗不太好, 單車受側向力可能傷及軸承, 但是參照賣場車轉點構造, 無此缺點.

至於缺點嘛...

(1)少了陪林比較不順, 但是總比壞掉的陪林還順. 再說轉點摩擦力比起避震器阻力小多了, 實在微不足道.

(2)鋁車架硬度較低, 直接摩擦會壞. 這更簡單了, 墊個鐵片就好啦! 比陪林輕又可靠.

我覺得不用陪林, 優點遠大於缺點, 那為什麼幾乎所有高價登山車, 主轉點都有陪林?
文章關鍵字
單車界其實不是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Specialized一段時間也出過用自潤軸承的雙避震車,

那是一種特殊的工程塑膠,滑動時有很低的阻力,但事實證明最後還是培林勝出,

主要是自潤軸承要啟動的靜摩擦力較培林高很多,還是會影響到小振動的靈敏度。
eastpeak wrote:
會影響到小振動的靈敏度
我覺得阿寬提到的這句是重點

如果光看強度、耐用度,也許不用到陪林車也不會壞
但如果要求靈敏度,有沒有陪林就應該會差很多
http://tw.myblog.yahoo.com/tokaidou-shinkansen
如果是這樣
最適合無陪林的車種是SS?
其實我覺得最簡單說明的方式!! 夢想與現實還是有一段差距 但並不是做不到只是現階段的技術還沒有突破那個瓶頸, 自潤軸承需求的公差都是以條來規範(1mm=10條)較精密的cnc加工機頂多也是控制在幾條內(3~5條) 相對自潤軸承運用在腳踏車的轉軸點上會比較難達標! 並且為了達到此標準的車架單價應該也是高的嚇人(不符合單車大量生產之定義!)再來現今一股碳纖維的風潮如果搭配自潤軸承勢必在車架成形後的加工就必須要精準倘若失誤那這台車架或是該加工部件也等同報廢。 這邊說到的只有垂直孔加工的問題 在自行車上還有同心度\自潤培林安裝角度 etc.......等等困難點要克服

Go ride~

幾米花 wrote:
自潤軸承需求的公差都是以條來規範(1mm=10條)較精密的cnc加工機頂多也是控制在幾條內(3~5條)

歹勢
吐嘈一下
錯有點大
1mm=100條
自潤軸承孔與鋼珠軸承孔的公差差不多
都只有1條多
如果只能控制在幾條內(3~5條)
那台加工機可以載去資源回收場了
不才小弟用手工鋸來鋸就可以控制在10條以內了
沒錯!就是我--"極低調超熱血青少年"

yamoon wrote:
如果只能控制在幾條內(3~5條)
那台加工機可以載去資源回收場了


收!

八奇 wrote:
收!

請排隊
注重禮節
沒錯!就是我--"極低調超熱血青少年"
抱歉~把單位搞錯@@ 1mm=100條才對!! 不過一般軸承培林內外都有做過無\內心研磨歐,要不然一次精加工應該也是做不到那樣嚴苛的內外徑公差吧? 我這樣說應該合理吧?? 我所謂的加工是在車架部位的加工(碳纖維產品) 有些孔可以設定用模壓成形來控制到公差但是有些組配孔仍需求加工一刀(就是這致命的一刀難處理阿!!)要洗的快狠準在產品面上真的是阿媽子難@@

Go ride~
sylow wrote:
這問題在我心中盤旋好...(恕刪)

我們車隊裡面還有一台車齡十年左右的mountain cycle他的轉點就是用工業塑料(鐵氟龍),有機會你來騎騎看,馬上就會有答案,這如樓上幾位專業的大大所言,靈敏度還有造價成本等問題,都是車廠在推出產品時必須一並考慮進去的。


當然你的些想法也不是錯誤的,只是出發點不一樣罷了!
而你提到汽車的部份,因為小弟也玩改裝車十幾年了,所以順便提一些給你做參考:
汽車三角台的橡皮有分實心的硬橡皮跟油壓的橡皮座,例如:雙B車你去把它剖開來看,橡膠裡面是填充滿油,它不是實心的,所以很多歐洲車為什麼大家開起來感覺札實但是不會死硬,而一般平價車路感就會比較直接,這就造價成本的問題,還有填充油的橡膠壽命較短,實心橡膠壽命較長,你是車主你會希望自己的車是配哪一種???還有避震器上座,一般也都是硬橡皮,可是競技型的避震器上座,很多都是萬向接頭(俗稱魚眼),差別在哪???我還是只能跟你說跟我去跑一趟山路,答案就會出來,可是同樣問題,魚眼上座一旦磨損,遇到不平路面時就會產生扣扣扣的聲音,你是車主你會希望自己的車是配哪種零件,其他你提到的防傾桿等零件都有魚眼的可供選擇,我想市售車,不管是自行車、摩托車、汽車他的市場取向、定位都是經過車廠仔細評估考量過的,包含消費層、價格、用途、。。。。等等綜合評估。
小小淺見給你做參考~~~

另外再追加一張照片,我最近換下來的零件,照片中左邊那支是SUNDAY後避震器上面位置的自潤軸承,這台車09年12月購入至今大約騎乘四個月,嚴格說起來應該說騎了20次左右,有飛有跳,可能是我騎法太牛了,拆卸下來保養時發現已經磨損嚴重,我看了一下材質,原廠應該是使用碳鋼表面再鍍上鎳或者鉻(鍍層已經被磨損掉了),好理家在我本身剛好是從事金屬加工業,所以就請工廠師傅立刻幫我做一支新的(右邊那支)順便變更材質(換成SUS304試試看),所以不管採用哪一種方式都還是會磨損,只是使用壽命長短問題而已!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