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由於Off Road團成員的單車幾乎都是雙避震,個個不論在騎乘技巧或是單車修護都是專家,因而這個主題可能比較會讓各位前輩有興趣,也較有希望在此獲得解答。


因為小弟之前捷安特的氣壓後避震器變得沒有阻尼,判斷可能是油室裡的油洩漏到氣室去了,於是決定將這支避震器自行拆解,順便可以滿足好奇心並研究它的結構。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已分解的氣室外殼與避震器本體,最右是拆解工具 - 皮帶扳手(用它才不會弄傷外殼)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避震器本體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管璧極薄的鋁質氣室外殼,不可用一般金屬扳手拆解喔,因可能極易弄凹外殼而失圓。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再來是分解本體,取出油室活塞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油室活塞特寫(目前位置是在行程一半位置)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行程到底位置,管柱的細孔應該是給油流動的孔??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活塞底部應該是油道所在,回彈阻尼調整就是控制這裡的開口大小吧??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這是氣室活塞, 標示的位置發現有裂縫,請問前輩們這是正常嗎? 設計斜切縫利於安裝? 還是真的破損了?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白色部品應該是油室裡的另一個氣室活塞,取不出來,但下壓它就會壓縮在它之下的空氣而產生彈力。再次請問前輩們,我如要回填避震油,所添加的容量是只倒滿那白色活塞以上部份嗎? 會不會太少啊? 尋遍所有書籍跟網站,就是找不到這方面的資訊。

最後要感謝飛團長先借我一支Trace原廠後避震器替用,才能安心拆解並研究這支避震器。

-----------------------------------------------------------------------------------------------------------
以下是12/12再補充。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耶~油室裡的白色塑膠活塞沉到底了...,可以開始回填避震油了,但是...我再也無能為力讓它"挺"起來了!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要怎麼讓白色塑膠活塞沉到底?當然是放掉它底部空氣(氮氣?)就是旋鬆這顆螺絲啦~

分享&請益: 氣壓後避震器拆解與維修(再補充資料)
挖出五角型橡膠蓋,再旋鬆這顆既非內六角也非星型的螺絲後,咻的一聲就"完了"....
的確,如果此處是以氣嘴代替螺絲,那就可以讓使用者自己DIY回灌空氣了。

從此以後,這支避震器的油室就沒有另一個氣室活塞來緩衝作動,但好像還是堪用,只是效能差吧。

以上補充資料希望能對各位有幫助,謝謝!
先給你加分

可能是 O ring掛了
沒修補件
拆了也沒辨法修
這就是在買台灣後避震前叉慘的地方
就算是代理商,也不一定有能力修
而且還收的超貴的
畢大
picassorfc wrote:
可能是 O ring掛了...(恕刪)

感謝畢大的回覆...

如果是O Ring破損,那我是不是可以去台北後火車站附近的O環專賣店配配看? 會不會配不到一模一樣的尺寸? 如果氣室活塞那個白色環屬於破損狀態,那就真的沒則了....
JohnnyShen66 wrote:
感謝畢大的回覆......(恕刪)


厲害,我也幫你加分!

(奇怪,我本來可以加分的,不知為何現在不行了)
了解各種看法,並不斷積累知識。產生不被單純狂熱左右的判斷力。
JohnnyShen66 wrote:
由於Off Road...(恕刪)


我想白色的部分的裂縫應該本來就這樣,便於安裝而已,不過也是經驗談不是絕對的,看有無高手再確認一下

我也幫你加分囉!
想和你再去吹吹風.......阿慎

kodak5532 wrote:
奇怪,我本來可以加分的,不知為何現在不行了


系統有蟲啦!!!
之前我也發生過這種情況
快去站務回報區反映
o_o_o_o /| ,[_____], |¯¯¯L --O|||||||O- ()_)¯()_) ¯¯¯¯¯ )_)
吼~~Johnny拆的這麼徹底,照片又拍得這麼清楚,真有研究精神,我也來加分啦
看來Johnny可以跟畢大好好交流一下,因為畢大也常常玩這種的


阿海
http://tw.myblog.yahoo.com/tokaidou-shinkansen
我不玩這種啦
這種我通常拆完後就裝不回去了

我只研究簡單的
畢大
感謝Off Road團前輩們的回覆與加分....

其實我還拆得不夠徹底,油室活塞底部的油道部分我還不敢拆..,那個的地方才是複雜且精密之處。

拆過一次後,第二次拆解就會輕鬆快速。第一次由於不熟、摸索外加戰戰兢兢拆解(雖然拆前已把氣體全部放空,但還是擔心它會爆開),約花了30分鐘。但是第二次大概就只需10分鐘就可拆解至這樣的程度了。

其實還有一些拆解過程的步驟沒有拍下,因為當時滿手油膩膩,這些照片都是事後擦乾淨所有零件後才用手機拍的(所以不是很清楚)。如果各位前輩需要更進一步的拆解過程細節,歡迎隨時交流。

再請問一個問題,終點線的鐵氟龍牛油(白色grease)可以塗抹在橡膠部品上嗎? 會不會腐蝕橡膠呢? 因為我想在各O Ring 上塗上一層grease來增加它們的氣密性。

還是感謝各位。。。

去問單車狂熱阿寬站長吧!
幾乎沒有避震器他不知道的,就算沒拆過也會給你很好的意見。
chen002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