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總覺得「不安全」、「不被愛」?

🌿為什麼有些人總覺得「不安全」、「不被愛」?


也許根源,早在我們出生的那一刻就已埋下──

💢【出生創傷、遺棄、身體虐待:讓第一脈輪失衡的三大關鍵

第一脈輪(海底輪)代表著「安全感」與「生存基礎」。
當我們在生命早期遭遇威脅生存的事件——像是出生時的創傷、被遺棄、忽視、疾病、營養不良、極度貧困或身體虐待——都可能讓這個最根本的能量中心出現裂痕。

年紀越小,創傷的影響越深。
因為那時的我們,還沒有能力「靠自己活下來」,只好被迫切斷身體的感覺,轉而往上層脈輪「逃」,去尋找一種心理上的安全。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腳沒站穩、心也不安定的狀態。
我們,還沒有能力「靠自己活下來」,只好被迫切斷身體的感覺,轉而往上層脈輪「逃」,去尋找一種心理上的安全。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腳沒站穩、心也不安定的狀態。

### 💔 1️⃣ 出生創傷
出生,其實是我們第一次面臨「生存考驗」。
但現代醫療讓許多新生兒被強行拉出子宮、拍打、暴露在刺眼燈光下,甚至與母親分離。
這些對神經系統都是極大的震撼。
因此,有些嬰兒哭鬧、敏感、難以安撫,不僅影響與母親的連結,也加深了父母的焦慮。
缺乏「安全誕生」經驗的孩子,往往也缺乏對自己身體的信任與根基。
你可能沒注意到——那份不安,其實從出生就跟著你走。

### 💔 2️⃣ 遺棄
被遺棄,不管是身體上還是情感上的,都是對「生存」的威脅。
即使有人餵你吃飯,但如果缺少「觸碰」與「情感交流」,內心仍會覺得被丟下。
這樣的人長大後,常常:
* 害怕表達真實感受,怕被拋棄
* 過度依附安全感來源(關係、金錢、食物)
* 把伴侶的冷淡或批評都解讀成「我不被需要」
有時,我們表面上沒有被遺棄,但卻「自我遺棄」——
忽略身體、壓抑感受、總是迎合別人。
這些,都是第一脈輪在對你喊話:「我想回家。」

### 💔 3️⃣ 身體虐待
身體虐待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人「離開身體」。
為了逃避疼痛,我們學會與身體感覺分離。
但長期下來,就會變成麻木、失去界限、甚至在生活中不斷重演危機,只為了「感覺自己還活著」。
這類創傷往往影響所有脈輪:
從情感、權力、自尊、關係、溝通到思考……全部被扭曲。
因為身體不再是安全的「家」,而成了一個必須防備或控制的對象。

✨ 第一脈輪失衡,往往讓人無法穩穩地站在地上。
總覺得焦慮、缺乏安全感、容易過度依附或逃避,
卻不知道——這一切,都是靈魂在提醒我們:
「回到身體裡吧,回到根的地方。」

可以更深入了解:
💠 哪些負面經驗(例如餵養困難、手術、疾病、遺傳性創傷)也會影響第一脈輪?
💠 又該如何修復、重建安全感?

內文分享摘自《第一本脈輪身心修復診療經典》
https://reurl.cc/1OAd89
童年經驗真的是影響很大啊~~~感謝分享,去找書來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