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的確診第二型糖尿病 改變我的生活作息^^

最近有個感嘆

想大口吃美食就要趁年輕時吃飽吃滿

中年後含糖、澱粉、油炸、高鹽、反式脂肪...等等食物都要嚴加控制,剩下真正美味又健康的食物沒多少了...
Josephpyj wrote:


最近有個感嘆

想大口吃美食就要趁年輕時吃飽吃滿

年輕時也不能大吃,就是年輕時亂吃中年才會付出代價

Josephpyj wrote:
中年後含糖、澱粉、油炸、高鹽、反式脂肪...等等食物都要嚴加控制,剩下真正美味又健康的食物沒多少了

我癌症時飲食管控比糖尿病還嚴格
但學到一件事,真正好食材本身就很美味,並不需要調味
調味只是把奸商把爛食材推銷出去手法
Josephpyj wrote:
最近有個感嘆

想大...(恕刪)


如果懷念這些,那可以試著減肥健身加採斷食飲食控制.
至少可以偶一為之.
說到斷食,在看完斷食全書.
(著名作者: 傑森‧馮博士, 吉米‧摩爾 和暢銷書)
才知道咖啡/茶是可以加全脂牛奶.
一日熱量攝取控制在500大卡以下.
也能有斷食的效果.
也不知道國內的宣導者是求好心切還是想提高難度.
以上兩項常被《主觀》否定.
(當然能不要是效果最好)
看來要斷食還是K國外翻譯書比較好.(很厚一本)
(斷食對二型糖尿病也有效果,但必須和醫生討論配合並進行相關檢測)
先聲明,我們現在談的都限定在佔九成以上比例的二類型糖尿病。

人體控制血糖的兩個器官,就是肝臟及胰臟。

胰臟,我們不是很清楚,但肝臟一般研究比較多。

上面有人貼的那個老外柏格醫師的理論,合理的解釋了很多的現象。

最簡單的理論,肝臟會分泌數百種荷爾蒙,其中有蠻多攸關血糖的控制,所以如果可以讓你的肝回到正常的機能,那麼你就可以恢復血糖控制的能力。

這種理論,也影響了現在醫界治療糖尿病的用藥方向。

而就我們民眾而言,我們沒有開藥的權力,但他所提的有益肝臟功能的項目,是民眾可以自己執行的,例如 運動 (有技巧的運動 )、降低脂肪肝 、還有多吃含鉀的蔬菜,足夠的睡眠,不要飲酒等,如此有益於肝臟增加分泌一種有助於降低胰島素阻抗的荷爾蒙,其實有些我們雖不知原理,但本來就在執行的健康因應之道。

總之,他認為肝臟是人體控制血糖的最重要器官,而肝臟機能是可以改善的,這是肯定的。

這解釋了,為何有人可以在做了一些改變後(主要就是運動及改變飲食),就不再為血糖問題所困擾,而有些乖乖看醫生吃藥的病人,卻一輩子脫離不了糖尿病,因而下了一個“糖尿病是不可逆的疾病”,這種錯誤的認知。

原因就是:他們的治療方向錯誤。

以前的醫療總以為,血糖過高,是胰臟出問題,胰島素不足,如何刺激胰島素分泌,甚至是直接注射胰島素,這算是完全搞錯治療方向!

因為這種治療方式,雖可快速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但也增加胰島素阻抗,對日後對抗糖尿病,增加了困難度。非治本之道。
我再寫一下

特別標示出來


其實這文章寫的是晚期發現的
胰臟真的會受損
因為血糖居高不下 胰臟會瘋狂分泌胰島素要刺激肝臟去消化血糖
所以我早期在聽陳俊旭廣播時 陳俊旭說糖尿病的人如果要做生酮
需要驗homa-β值
應該就是檢測胰臟是否正常
糖尿病還分很多期 當然晚期胰臟都不會分泌了 就不能做了
茶醉癮 wrote:
我再寫一下特別標示出(恕刪)


多的是比這個還嚴重多多的確診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正確方向調整,回到正常狀況,不需再依賴藥物。

本人就是見證,我三年多前確診時,空腹血糖226,飯後血糖338,糖化血色素10.4%。

坦白說,在當時之前,我對糖尿病一無所知。

回顧我那時之前的一些症狀及習慣。

1.一吃飯,就要吃很多飯,特別喜歡吃麵包、甜食,甜飲。聚餐時無論吃再多肉類,只要沒吃米飯就沒吃飽飯的感覺。吃飽飯,還是會想拿餅乾、麵包來啃。

2.經常覺得渴,所以每天都喝很多茶,泡茶是一定的。喝多尿自然也很多,且較臭。

3.平常到吃飯時間,也不覺得餓,就算一兩餐不吃,也不覺得餓,會去吃飯,是吃飯時間到,跟著去吃飯,而非餓。

4.有時視力模糊,以為是老花眼。

所以確診後,開始爬文,其實我不緊張,我認為,我沒得什麼病,我只是吃太多澱粉類、醣類食物罷了,只要減少,便會改善。

為何我真的不覺得我有病,也不覺得該緊張?

因為有些人是吃飯時間到,不吃東西,血糖會太低,四肢無力,甚至頭暈。

我可以長吃間不吃,完全無不適感覺。所以,到底誰才有問題?

我採溫和的方式,服藥+飲食控管(總量管制觀念),花了約十個月才停藥,之後改採飲食控制(和一般人差不多,僅是飯量減少)我還少了一樣,那就是懶得運動呢!

我還沒下猛藥呢!(運動及斷食)

我認為生酮飲食,算是猛藥,如果有所顧忌,其實不用完全遵造,光是運動+醣類澱粉類食物減量,就會有改善成果。

我相信,許多糖尿病患者,被錯誤的治療,被錯誤的教導。
MICHAELCUB81 wrote:
多的是比這個還嚴重多(恕刪)


現在的西醫堪比麥當勞的得來速
一聽症狀二話不說直覺反應就開藥
我以前在復健科治療膏肓痛 二話不說 叫你拉脖子
誰知道我現在用震波治療 加上我平時會自己做一些瑜珈復健
才發現是腋下肌肉受傷
而且我只記得以前感覺腋下怪怪的,但跟醫生說 醫生就說是我頸椎有問題引起的

上網搜尋 這旋轉肌群受傷問題很大,也不易發現,一條肌肉受損 有其他肌肉可以代償,也因為這樣受傷之後不易發現
容易受傷的主因就是重複式的機械性動作

當時看到影片這裡 我拳頭就硬起來了,當初叫醫生檢查,但他一口咬定是我頸椎有問題,亂拉亂用,一堆無效治療…2014年治療 搞不好2020現在早就好了,不過也還好 我也因為如此去接觸陳俊旭 賴宇凡 這類的自然醫學…我才知道西醫有多…

難怪有學自然醫學的醫生說現在的醫生只是被訓練成會開藥就好
williamwu1107
智商157的醫師是無辜的;被藥廠醫院保險公司綁架。讓病患吃一輩子藥,才符合利益最大化。
茶醉癮 wrote:
難怪有學自然醫學的醫生說現在的醫生只是被訓練成會開藥就好

這應該是財團計畫性去技術化,醫師工作變得很簡單。上次有個醫院IT的說,甚至啥症狀開啥藥,在電腦系統裡都寫好了。這樣財團醫院可以好好賺錢,不用受制於技藝熟練的老師傅

所以醫師才一天到晚抱怨醫學院畢業生太多要限制,就是看病原本是很艱難,要老醫師才做得好的工作,早就變形了
williamwu1107
所以現代西醫這行業,應該是最快被AI取代。連X光片等的圖像判讀,疾病分析,AI都比人強。
茶醉癮 wrote:


現在的西醫堪比麥...(恕刪)


茶大也不用這麼説啦..
畢竟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現代醫學的發展和研究也來自所謂的西醫(硬要分的話).
像二型糖尿病的治療/飲食控制方式/是否可逆.
預防醫學/筋膜/物理治療/運動生理研究也無一不包.(不論其起源為何)
總有一群現代醫學的人會依實際醫療結果而進行批判/研究和進步.
williamwu1107
理論都已經很清晰明白;但是醫療方法就是反著來。讓人著急啊。
我只知道腎臟病(慢性腎衰竭)是腎臟產生漸進且不可逆的永久損害

沒想到糖尿病也有不可逆的說法,真的長見識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