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冠狀動脈堵塞能利用運動改善嗎?


wkh2006 wrote:
我知道的也是不可逆...(恕刪)


看到不可逆有一種淡淡的哀傷

其實我也不曉得我的症狀算不算冠狀動脈的問題
1.偶爾心悸,胸悶(不是太嚴重,不到胸痛的程度)
2.偶發性半夜會覺得心跳太大力,然後睡不著,伴隨有時候覺得左手麻

新陳代謝科醫師覺得是交感神經比較敏感導致的,開紓壓的藥。

只是我自己擔心以前有大約10年的時間血脂較高,不知道會不會造成心血管阻塞

感謝以上幾位大回覆分享知識,近期大概就要決定要不要進一步做侵入性檢查了。
妳這問題我也想過 我是覺得做高階檢查沒必要 飲食控制 不要抽菸就好了

真的要檢查血管阻塞多少 心導管最準



開樓問的問題 無人可以回答 因為沒有人做客觀的研究 因此無解

至於是不是"輕微"的堵塞 不做打顯影劑的心臟CT 真的看不出來

其他的方式只能旁敲側擊 認定可能 或許 幾乎 只能參考或是進一度檢查的依據

但是那五條血管那幾條?堵多少? 沒有用CT真的很難確定實際堵塞的情況

至於要不要放支架也要看到CT才知道 醫生不可能不照CT就幫病人放支架吧

其他方式當然可能改善冠狀動脈阻塞 吃冠脂妥就可以了 這是有醫學根據的

應是藥商委託醫院作研究 每天吃40毫克(我只吃5毫克)可以逆轉動脈粥化的狀況

白話一點 就是被膽固醇堆積的血管因為吃藥可以通一些 心肌哽塞的機率減少很多

這是觀察五百多位病患在五十幾家醫療院所的兩年期間的一個研究報告

哈哈 這當然是用來賣藥的一個宣傳 不過這個藥對我來說真的很有用

至少不用飲食控制LDL就降到七十 但藥有副作用肌肉痠痛 肝腎功能不佳也不能吃

至於運動改善 沒有藥商會贊助這個研究 真的找不到樓主要的資料





williamwu1107
明白人。吃降血脂藥還容易引發糖尿病,如果是,就得不償失了。因為胰島素高,血糖高都是高危險因子,比LDL高更可怕。
還是去照一下吧,不用在那裡猜來猜去,血管阻塞不是只有膽固醇的原因而已,胸悶心悸也是很多原因。
所以當你某處血管已經因為一些問題造成所謂的 "窄",
這個問題其實就已經無解了, 後續不管怎麼搞都應該只能減緩窄的速度,
但不可避免那個窄的位置將來會比其他地方窄得更快,
anima158 wrote:
看到不可逆有一種淡淡的哀傷


動脈硬化確實不可逆,但樓主也不要太失望。

例如皮膚受傷可癒合復原,但嚴重受損則留疤。留疤屬不可逆。
動脈硬化也是如此,但輕度動脈硬化則無須過慮,根本無症狀。

至於心臟MRI,應該要打顯影劑,自費至少1萬。

anima158 wrote:
其實我也不曉得我的症狀算不算冠狀動脈的問題
1.偶爾心悸,胸悶(不是太嚴重,不到胸痛的程度)
2.偶發性半夜會覺得心跳太大力,然後睡不著,伴隨有時候覺得左手麻
新陳代謝科醫師覺得是交感神經比較敏感導致的,開紓壓的藥。
只是我自己擔心以前有大約10年的時間血脂較高,不知道會不會造成心血管阻塞
...(恕刪)


冠狀動脈的問題會心悸嗎? 應該不會吧?
胸悶原因很多,冠狀動脈問題的確是原因之一
關於你的第一+二點, 建議你去醫學中心心臟內科就診吧!
因為還有其他心臟的問題會導致心悸,左手麻,

冠狀動脈的問題,心導管檢查是標準的檢查方式,
冠狀動脈電腦短層掃描要自費一萬六七千,可以評估鈣化指數(我只有1.X多)
以及分析出阻塞物的型態,阻塞% 程度.

最後,建議醫學中心心臟內科就診,台大榮總長庚等級的最好,不然找風評好設備齊全的醫院

偶爾心悸,胸悶,偶發性半夜會覺得心跳太大力,然後睡不著,伴隨有時候覺得左手麻......重點症狀
本版往前找,有相關討論,

anima158 wrote:
看到不可逆有一種淡...(恕刪)


還好啦,比"蛋蛋"的憂傷好
男生還有攝護腺的問題,也是不可逆,每個人都會

血管的問題,開始注意,就知道該努力使它停止惡化,包括藥該就吃
反正十之八九是基因問題,不吃藥沒救
當然是可以的,只是一般人不容易作到與作對,

要了解其形成原因並找出對的方向才能正解,不是嗎?

我貼一個給你看一下,

分享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首頁>疾病專區>健康知識館>高血脂>疾病介紹>脂質、膽固醇、三酸甘油酯
撰寫人員:許書華 | 審查醫師:洪惠芳醫師 2014/09/02


人體血液的脂質中,與高血脂較有直接關係的,包含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中性脂肪)…等。分別介紹如下:



膽固醇
膽固醇是人體細胞的重要成分之一,用來製造副腎皮質荷爾蒙、性荷爾蒙,及作為膽酸與維他命D的合成材料。其可由身體細胞自行合成,亦可由飲食中獲取,主要的食物來源為內臟類,如:豬腦、蛋黃、烏魚子、豬肝。若飲食中攝取過多的膽固醇,再加上人體內自行合成的膽固醇,會造成體內的膽固醇過多而無法完全代謝,進而促進血小板的活化,使血小板之間的凝集力增加,同時也會附著於血管壁,而容易引發動脈硬化、增加血管內血栓形成的機會,進而造成心臟血管疾病。(曾春典,2006)

脂蛋白的分類與特性-好的膽固醇與壞的膽固醇

由於脂質不溶於水,而無法單獨存在於血液中,必須與去輔基蛋白結合而成小顆粒,並且進行循環體液和在各種組織細胞輸送的任務,這些蛋白質-脂肪顆粒就稱為脂蛋白。脂蛋白按照血液離心的密度差異,可以分為以下五種(越大的脂蛋白含有的脂質比例越多,密度反而越小):

一. 乳糜微粒(chylomicron)

二. 極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簡寫為VLDL)

三.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簡寫為LDL)

四. 中間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簡寫為IDL)

五.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簡寫為HDL)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與高密度脂蛋白(HDL)在身體中扮演的角色大不相同,低密度脂蛋白(LDL)主要是將膽固醇輸送至周邊組織(包括血管壁),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則是將膽固醇從周邊組織輸往肝臟細胞,促進膽固醇的排泄。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濃度越高,容易活化血小板、血管壁附著力,導致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故稱為「壞的膽固醇」;反之,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濃度愈高,可以避免血管脂肪的沉積,進而減少動脈硬化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也就是所謂的「好的膽固醇」。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越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越高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愈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越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越低則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曾春典,2006)



三酸甘油酯(中性脂肪)
三酸甘油酯亦稱中性脂肪,由腸道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及肝臟合成而來,在血液中擔任能源的搬運及貯藏,以及內臟器官、組織的維持等重要任務。飲食中過度攝取甜食及碳水化合物,會造成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濃度急速上升,進而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導致動脈硬化引發心血管疾病。此外,血液中三酸甘油酯(TG)濃度極高者 (≧500mg/dL),更會增加急性胰臟炎的發生率。(曾春典,2006)



膽固醇V.S.血脂肪
一般所謂的血脂肪指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之合稱,如果檢驗出來為膽固醇過高(≧200 mg/dl)應特別注意,但如果是三酸甘油酯(TG)過高(≧150 mg/dl),則不需過度擔心。通常總膽固醇(TC)正常範圍在200mg/dL以上為較高風險群,三酸甘油酯(TG)則是要高到500mg/d以上,並且出現肚子痛及嘔吐等現象為罹患胰臟癌的高風險群。(曾春典,2006)



膽固醇過低
總膽固醇並非愈低愈好,總膽固醇(TC)正常值為130-200mg/dL,若總膽固醇小於130mg/dl時即為總膽固醇過低,一般稱為低膽固醇血症。早期的研究即發現,長期低膽固醇血症的患者較容易出現消極、憂鬱的心理,甚至有暴力、自殺的傾向發生,死於意外的機率也上升。而低膽固醇血症的患者在一些流行病學的研究中顯示除了與癌症的發生呈現正相關,也與嚴重創傷或重症的病患死亡率有正相關的情形,故低膽固醇與高血脂一樣影響身體的健康。

分隔線

重點兩個,一是降低三酸甘油酯(TG),只要明顯下降脂肪肝就會獲得顯著改善,
二是提高HDL(好的膽固醇)降低壞的膽固醇,尤其重點在提升好的膽固醇,
這點非常重要,血管清道夫才是能慢慢幫你回復的關鍵,
我是個跑者,不管是跑量或速度都高於常人很多,
但是我去年的總膽固醇是達到臨界值202,LDL也偏高到140,但是我的HDL到54,三酸甘油脂才58,
而前年呢是總膽固醇是158,LDL也偏高到110,但是我的HDL到47,三酸甘油脂55,
結果是我容易姿勢性暈眩,醫生的解釋是那是你的心率低血液濃度不足,久坐起身血壓容易會上不來,
而叫我還是要補充些好油,而去年的數據醫生則說沒問題,他解釋那只是標準,
但是要因人而異,而且你的總膽固醇/HDL=3.74在4:1以下是非常好的且三酸甘油脂才58(這代表著都被用掉了),叫我要多注意並保持就好,也就是說醫生講的是方向要對,有些人只是拚命降膽固醇,
結果不如預期,我也去跑過運動心電圖,跑完全部七階段還跟護理師聊天,心率最後也才168,
是還可以繼續,但是好像沒意思,因為對我而言那只是測驗而已,跑步機間歇訓練都比這強度高很多,
而且心率都會上到180以上,講了這些,我還是個44歲的大叔年紀,不過我體組成只有29歲,
這些都是可逆的,只是你願不願意下決心去作而已,飲食控制也很重要,不是清淡就是對的,
用好油也很重要,人體是需要攝取好的油脂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