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_Hsu wrote:
家母就是吃了半輩子...(恕刪)


一項藥品從研發、動物實驗、人體試驗、到核可上市,有的時候要花幾十年,

並非幾個月就可以完成研發就上市。

您母親的狀況有可能是藥物造成的,也有可能不是,應該要檢查後才能論斷。

沒吃抗憂鬱類型藥物的人,也是有癡呆的現象發生,所以有沒有吃抗憂鬱藥物,

跟是否會產生癡呆現象不是必然的關係。

首先心情不好跟憂鬱症是完全不一樣的,建議版主可以先去看一般身心科的診斷,如果醫師判斷是憂鬱症並開藥給你再吃,別自己決定要不要吃

另外有些網友對憂鬱症的了解真的很不足,我是學這一塊的所以能解釋一下
憂鬱症的成因並不是什麼心情不好自己想不開
基本上是〝生理〞的問題,是大腦間神經傳導物質接受異常,所以造成情緒異常低落
憂鬱症藥物治療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在突觸間的濃度,藉此緩解憂鬱症症狀。
並不是像有些人講的是讓人感到開心的毒品,這種說法真的是大錯特錯!

有感而發一下,有發現某一位網友很常在文章中鼓吹說精神藥物很危害人體,並且鼓吹都是醫院為了圖利才開給病人吃的
能明白這一位網友真的是好心想提醒大家,但他的論點都是〝他自己〞認真觀察出來的,但卻沒去從頭認識疾病發生的原因以及藥物實際是怎麼發揮功效的。也不是說要全方位相信醫生跟藥廠,只是目前醫生的話就真的比這一位網友可靠也專業多了
找專業的醫生給你評估,才能知道你需不需要吃藥,還是只是一時的情緒低落。與其在這問,不如去看醫生吧!另外,外面的藥不要亂吃,需不需要吃藥由醫生決定並開的藥。
建議你去看醫生
不要自己尋藥來吃
醫生會針對你的狀況給你最好的配藥
相信自己 也相信醫生
加油
shawnnwahs wrote:
首先心情不好跟憂鬱...(恕刪)


關於您說憂鬱症是生理引起的,有些問題想請教?

我是因為壓力的關係,造成的憂鬱症及失眠,這部分有跟精神科醫生討論過,

所以吃的藥物,同時包含治療這兩種症狀。

依我的認知是心理的壓力造成生理上的異常,所以追根究柢應該是要把壓力

來源解除。

可是依您的說法,似乎是解決掉生理異常狀況,可以治療憂鬱症。

持續使用藥物讓身體保持正常運作,而壓力來源沒解除,這樣算是治癒嗎?
什麼原因讓你心情不好??
要你自己有心,願意走出來
方法很多,你必然知道
都試過嗎??

聽過"賽斯"嗎??
網路,youtube上很多資訊…………


決定吃藥前,請先看完這影片,






1.運動是向外發展興趣的一種好方法,他可消耗部分體力,助一個人維持身心平衡,發展滿意的人際關係,也是把自己之注意力轉向外界的一種良法。

2.假如個人有正確的思考形式和內容,就不會有惡劣到無法消受的情緒,也就不會演變為心理疾病患者,簡言之正確的思考形式和內容可以保證一個人能夠維繫情緒的正常,而不正確的思考形式和內容一定使一個人情緒生活失調。

3.要培養不怕人事物的習慣或拿出勇氣去處理問題的習慣,這一則習慣可免除個人許多人生苦楚,可使個人免除生活空間的不斷縮水,可助一個人準備面對挑戰,迎接更多的人生樂趣。

4.恐懼是最沒有用的情緒,理由之一是我們所害怕的事情不會因為我們害怕他,他就不發生,事實是因為我們害怕所以浪費掉許多力氣去抵抗它。理由之二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事情,事實上都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般可怕,而是可以忍受的,我們的想像力強,所以很容易把不好的事情想成極端的不好受很可怕,而且會持續很久。

5.一個人的心態健康程度與其自我強度成正比,自我強度可細分為(一)面對問題之勇氣(二)分析問題之能力(三)建立假設之能力(四)驗證假設之能力(五)驗證假設直到問題或解決之態度。

6.有些問題雖然確實是別人捧來給你的,但對方並沒有強迫你一定要把問題接下來,你可以按照自己當時所承受得生活壓力而做最適當的決定。例如:婉拒他,拖延他,強拒他等等。培養出適當拒絕的良好習慣,有助於避免生活壓力的累積。

7.思考習慣-尤其是對事物的解釋習慣,影響我們的生活至鉅,許多臨床心理學家都相信個人心理的健康,心情的開朗,情緒的穩定和個人對於人事物與人物所做的解釋關係非常密切。

8.要培養良好習慣以加強適應能力,筆者認為最先要培養的習慣是肯學習的良好習慣,因為適應能力需要靠學習來加強,所以肯學習的良好習慣是加強適應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以上片段取自[心理治療與衛生]上下兩冊。

我也是靠學習來強化自己的心智,心智堅強的人遇事不恐慌,不會窮緊張,只會冷靜對應,沒時間憂鬱。

吃藥不能解決問題,問題依舊存在。


lkk5682000 wrote:
1.運動是向外發展...(恕刪)


那如果你的人生就是很容易遇人不淑,很容易遇到小人扯後腿,然後自己的個性又不擅拒絕處理怎麼辦?

資質又比較差這樣


Iwishhappy wrote:
那如果你的人生就是...(恕刪)


資質比較差不是問題,所謂勤能補拙,只要你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就可以,最重要的是有那個心(意願)。

至於立身處世該如何應對進退,沒有人生下來就甚麼都懂,靠的是後天的學習。

我也曾經內心糾結過,我不知道誰可以幫我,但是我想到一個方法,去圖書館找答案,工作之餘就去圖書館借書,不分類甚麼書都看冷門書也看,然後做筆記(紀錄為科學之始)。

不知道過了幾年,有一天我感覺累了,才中斷看書寫筆記。

希望我的經歷,對你有所啟發。
lkk5682000 wrote:
資質比較差不是問題,...(恕刪)


沒有力量

可能跟個性也有關係

不知道憂鬱症的人是不是會變得很懶,

我只要一有空閒就睡覺,連刷牙洗澡吃飯都懶

我以前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懶的人,但是還不至於一直睡覺也不想刷牙洗澡吃東西

但是現在會這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