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長輩最近一年來很習慣一天吃各吃一顆五種不同的"藥"...

一顆善存
一顆維骨力
一顆鈣片
一顆B群
一顆魚油

我實在很擔心這樣吃會不會有甚麼不良的影響...

另外,家中長輩做過健康檢查,非常健康,沒有任何健康的問題...

所以,到底這樣吃對嗎?

希望01高人的指點,大大感謝您啊。

屋甲屋保祐
trobiawan wrote:
家中長輩最近一年來很...(恕刪)
trobiawan wrote:
家中長輩最近一年來很...(恕刪)


營養補充品是現代必需的,大多數人外食,營養不均衡外

環境的汙染也是因素之一,需要比人體每天所需的平均營
養素更高的單位,來供身體使用.

那關鍵就在選擇來源及制造過程,是純天然的品牌.多食無
益,就等於把食物浪費掉.每人的每日所需,因人而異,也
就需要自己去感受和調整.建議向有牌的營養師諮詢

營養補充品是必需要的,但卻不能 本末倒置,三餐不正常
不定時,不定量.不均衡.最簡單的,參照彩虹飲食法.各種
顏色的蔬果葉菜都吃.
trobiawan wrote:


建議可以看看康健這篇?講營養補充品的迷思...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4163
------------
聰明吃保健食品(節錄)

四守則,安心使用保健食品
1.有需要再吃
維生素不必天天補充,有需要再吃。
身體對營養素的吸收並非照單全收,有時吃得少,反而會強迫細胞吸收得更好。
每隔兩、三天吃一次,不但減少過量危險,也可以補足身體對營養素的需求。
特殊情況如壓力大、學測考試或經常加班熬夜時,可適量補充維生素。
身兼教學與行政工作,每當黃惠宇教授發現自己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就會吞顆維生素B群補充體力。
此外,如慢性病人也可適量補充維生素B群。
因為慢性病如同處於高壓力狀態中,很容易消耗維生素B群,林杰樑醫師提醒。
其他像咀嚼、食物攝取有問題的銀髮族,也可適量補充綜合維生素,輔大營養系副教授曾明淑建議。
但孕婦和幼童,最好不要隨便補充維生素。因為任何外來物質都會影響到胚胎發育,譬如綜合維生素中含維生素A,過量會造成畸胎,因此在懷孕過程中,最好不要服用維生素和補充品。
至於該不該吃葉酸預防寶寶神經管缺陷?建議可先和醫師及藥師討論後再使用。
在美國,政府嚴格把關四歲以下孩童不能任意使用維生素,須由醫生評估使用。
因為寶寶長高長壯需要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營養素,「光吃維生素是不夠的,」趙舜卿醫師說。
且學齡前是養成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黃金期,應該要讓孩子愛上天然食物的美味,而不是給他維生素藥丸應付了事。

2.注意藥物交互作用
維生素和保健食品經常與西藥發生交互作用,建議心、肝、腎有問題的人,使用前最好先跟醫療人員討論。
常見藥物交互作用如魚油、大蒜、銀杏和阿斯匹靈併用會產生出血危險。

此外,減肥藥羅氏纖會影響身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因此建議吃藥後3~4小時,再補充一顆維生素。
纖維類的保健食品如車前草等,會減少止痛藥普拿疼藥效,因此最好先服用西藥,等兩小時藥物吸收完畢後再服用保健食品比較安全。
如果已經在服用某種保健食品和西藥,建議兩者都不要隨便停掉,以免影響藥物療效。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講師王莉萱就發現,不少慢性病人情況控制不好,原來是保健食品一天吃一天不吃,影響藥物濃度。
建議慢性病人使用保健食品最好先跟醫師、藥師討論,並隨時觀察自己是否有異常症狀。譬如,發癢表示可能是藥物過敏。
如果心血管病人發現早上刷牙會流血,或身上有瘀青,表示有出血現象,最好回醫院診治。
保肝類保健食品,如菇類等,會啟動身體解藥基因,讓藥物失效,因此最好與西藥間隔3~4小時再用,黃惠宇教授提醒。

3.不要超過每日建議量
細胞不是鐵打的,保健食品濃度過高也會出問題。
即使安全性高的水溶性維生素B和C,也可能因為排尿少造成累積過量,如維生素B6太多會產生周邊神經病變,維生素C太多,則會出現腎結石及頭痛,「吃維生素時記得要多補充水分,」林杰樑提醒。
且無論是天然或合成,吃過量都會對身體造成毒性和增加代謝負擔。
有人把一天吃三次的維骨力改成一天吃五、六次,結果造成胃痛、低血糖。
維生素及礦物質攝取,最好在每日建議範圍之內。且選擇綜合維生素會比單單一補充劑安全。
目前衛生署的規定是維生素含量可以是建議量的1.5倍,若加上日常飲食,其實已經很足夠。
如何辨識所吃維生素是否過量?可以看營養標示中的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RDA),美國為USRDA,標示為100%表示完全符合。
如果是100%×66,表示為建議量的66倍之多,劑量太高會有危險,不建議選用,高雄醫學大學營養部主任黃孟娟說。
此外,要小心mega為開頭的維生素加強錠或是高單位維生素。
專家警告,這類維生素劑量太高,很容易影響藥物或治療,甚或造成肝臟代謝負擔,且一旦停用,身體反而會產生缺乏症症狀,最好不要輕易嘗試,藥師王麗萱提醒。

4. 選擇小包裝最好
吃營養品也要分散風險,至少每兩個月更換不同品牌,不但增加身體利用率,也可避免產生抗藥性,黃士懿教授提到。此外,因為用量不多,選擇小包裝較較新鮮。
鵬摶九萬,腰纏十萬,揚州鶴背騎來慣。事間關,景闌珊,黃金不富英雄漢。一片世情天地間。元。喬吉
LoveMiffy wrote:
屋甲屋保祐...(恕刪)


一語點中家中長輩的心態...

一直叫他別吃,一直都不聽...
chudwu wrote:
營養補充品是現代必需的,大多數人外食,營養不均衡外

環境的汙染也是因素之一,需要比人體每天所需的平均營
養素更高的單位,來供身體使用.

那關鍵就在選擇來源及制造過程,是純天然的品牌.多食無
益,就等於把食物浪費掉.每人的每日所需,因人而異,也
就需要自己去感受和調整.建議向有牌的營養師諮詢

營養補充品是必需要的,但卻不能 本末倒置,三餐不正常
不定時,不定量.不均衡.最簡單的,參照彩虹飲食法.各種
顏色的蔬果葉菜都吃.


你的資訊實在很重要....

我發現家中長輩真的不用這樣吃

她都是在家中自己煮來吃,也飲食非常均衡... 三餐都十分正常...

感謝你的資訊,很有幫助。
greg6143 wrote:
建議可以看看康健這篇?講營養補充品的迷思...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4163

非常感謝您分享的這些細部資訊,真的很有幫助

我想我知道怎麼幫家中長輩來改變攝取營養品的習慣了...


greg6143 wrote:
1.有需要再吃
維生素不必天天補充,有需要再吃。
身體對營養素的吸收並非照單全收,有時吃得少,反而會強迫細胞吸收得更好。
每隔兩、三天吃一次,不但減少過量危險,也可以補足身體對營養素的需求。

收到。

greg6143 wrote:
2.注意藥物交互作用
維生素和保健食品經常與西藥發生交互作用,建議心、肝、腎有問題的人,使用前最好先跟醫療人員討論。
常見藥物交互作用如魚油、大蒜、銀杏和阿斯匹靈併用會產生出血危險。


非常感謝您細心的指出這個很重要的問題...

greg6143 wrote:
3.不要超過每日建議量
細胞不是鐵打的,保健食品濃度過高也會出問題。
即使安全性高的水溶性維生素B和C,也可能因為排尿少造成累積過量,如維生素B6太多會產生周邊神經病變,維生素C太多,則會出現腎結石及頭痛,「吃維生素時記得要多補充水分,」林杰樑提醒。


以前本來以為多吃都排掉就沒事...現在才知道不是這樣... 感謝。

greg6143 wrote:
4. 選擇小包裝最好
吃營養品也要分散風險,至少每兩個月更換不同品牌,不但增加身體利用率,也可避免產生抗藥性,黃士懿教授提到。此外,因為用量不多,選擇小包裝較較新鮮。

看到這一點,我實在非常啼笑皆非...老人的想法真的和我們不一樣...

她都會指定要買最大罐的,半年都不擔心會吃完沒的吃...

再次感謝您的中肯建議。
trobiawan wrote:
家中長輩最近一年來很...(恕刪)

我一天吃的也很多.......
吃好幾年囉,
都是保健食品.
紫色雙魚 wrote:
我一天吃的也很多.......
吃好幾年囉,
都是保健食品.

感謝您的經驗分享....

保健食品,看樣子是適當的攝取,就算長期服用也不用擔心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