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水還要切檸檬挖果肉
檸檬醋水保存似乎就比較簡單了
那請問檸檬醋水喝起來跟檸檬水一樣健康嗎??
這樣問有點籠統..
醋的來源跟檸檬的來源是健康的,自然就健康啦~
你問我怎知道來源,當然就是認識農夫啦XD
尋找自然農法種植的檸檬,如果不知道對方說的是真是假
那就直接去他的農場看就好了

需要健康的食物就要多費心力去找尋,因為現在的消費者被寵壞了
想要又大又漂亮又便宜的蔬果,農夫自然就只能下藥施肥
現在農民年紀大,不可能叫他慢慢拔草吧!
市面上多是"虛胖"的蔬果,已經吃不到食物的原味了
說不定真的吃到,還覺得那不是檸檬勒XD

所以消費的力量很重要,要知道自己買的到底是什麼!
(不好意思,我雞婆多話XD)
http://blog.yam.com/ganman100

ganman100 wrote:
這樣問有點籠統.....(恕刪)


哈哈.....講的真好

親自去種個植物就知了,想要花又美、果又大,光澆水是不可能

再加上蟲害....更是困難

最後只能施肥、施藥......

有機.....都嘛是講好聽的.....

講再多也沒用....親自去種個菜、花、果就知了
不要經過加工的食物最健康...那當然是檸檬水了..但這顆檸檬.是如何種出來的.也很重要..
這就要這顆檸檬的認證[成長.身分證]了..
台灣黑心食物層出不窮.道德淪喪..唯有重罰才能發揮警世作用...目前只能自求多福了.向有信用良心者選購吧.才是自保之道....
驗證標章只能參考就好,農夫某塊地特別為驗證而闢,其他田地卻不是
這樣驗有什麼意義嗎?況且在農產價格如此低廉的情況下,還要農夫多繳每年幾萬塊的驗證費..
也不合理吧?
有機在台灣只是一個名詞,一個空泛的形式..
灑用有機肥料就是無毒嗎?那肥料施用過度呢?
施肥的基準是誰來訂定?每個地方的土壤性質不同,氣候也有差異,還有當地周邊的環境,
地下伏流等等影響,這麼多因素,如何訂出一個合理的用量?
就算是同種作物,種在同塊田地的不同角落,生長情形就不一樣
如何可以針對每顆蔬菜施用不同的劑量?(所以市面上的f1種子種出來,每顆菜大小都一樣,除了方便全面採收,另外也方便你全施肥吧..)
包裝袋子上的數據是從哪裡來的?可信!?
肥料跟農藥還沒出現的年代,就無法耕作了嗎?

要吃真的自然的食物,請認識自己住家附近的小農,跟他買
也比去超市買還安全多了,也能直接回饋給農夫,而不是讓中盤商剝削
小農耕作的面積小,則不可能施用太多的藥,畢竟自己也會吃
所以消費者要雞婆些,買菜的時候順口問一下,這有沒有噴藥?
每次買每次問,這樣農夫就會知道,原來現在大家都要買沒噴藥的蔬菜
那他幹嘛還花錢去買藥(或領免費的農藥)來灑?
有這個市場,農夫就會改變習慣!
當你選擇超便宜的蔬菜時..你就是支持他去噴藥施肥..
他不使用這個最快速便捷的方法,怎提供的了如此大量的作物?(即使噴那麼多次,收入還無法打平..還吸到藥劑傷身體..)
還有不要買菜的時候再跟老闆A一把蔥或蒜了..
根本不知道耕種的辛苦..
為什麼健康的一把蔬菜賣個40塊你覺得貴,一杯不健康的珍珠奶茶賣40塊你就覺得合理...!?
無法理解..

Moible01不出農業或耕作分類的討論區嗎?你可以沒有手機,沒有交通工具,但是你能不吃東西嗎?
米蘭的世博這次推農業跟慢食喔~!
台灣真不重視農民..嘖,沒有什麼職業比農夫更重要了好不!
http://blog.yam.com/ganman100

在星空下 wrote:
檸檬水還要切檸檬挖...(恕刪)


跟一下文,
為了健康我都還加威士忌進去

檸檬醋感覺是又加工過的耶
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自己切檸檬然後泡水
天然的比較放心一些啦
只是哪種比較健康我也不太確定XD
你說的加工是指添加人工合成的xx之類的嗎?
一般農產都會加工(量多到可以加工時)
市面上的醋,多是使用醋精
這樣才能大量販售,哪有時間放著慢慢發酵

我知道有人在做自然農法的糯米醋
味道跟市面上的..不能比!
http://blog.yam.com/ganman100
最好吃原形食物,也就是看得到食物的樣貌。
檸檬醋水,看不出裡面是什麼。(如果你非常信任標籤,當然可知道內容物)

人嫌麻煩,所以廠商就替你省麻煩,
結果卻惹來全身健康的麻煩。

噴農藥、施肥,不會更耗成本,但一定更方便種植。
除草除蟲有機肥,會花掉非常多的人力成本。

有機菜,吃起來不會比較好吃,也不會更有營養,
但一定更天然、更沒農藥。(也更貴)

如果人人吃天然種植法的有機蔬菜,全球會不夠吃。
這是很現實的糧食問題。(除非大家都吃蔬食)
有機大量實施後,也不見得價格就能降下來。
賣場的便宜有機菜,是直接從產地來的,省了中盤商那一筆。

選有機蔬果,最好還是看標章,不是只看「有機」那兩個字。
不買貴貴的有機,至少買吉園圃,有農藥殘留檢測。
噴藥 施肥 為什麼不會更花成本?
不是還要花錢買肥料跟農藥

如果都不施用肥料跟農藥,土地會比較健康
長期使用肥料跟農藥,土壤會死得更快
覺得應該改變的是人的消費習慣及生活習慣
全球糧食供應是過剩的,只是分配不均,還有浪費食物的壞習慣

驗證的問題,只是一個標章,只是代表那一樣被驗證的菜是ok的
不代表之後生產出來的產品都ok
所以標章是參考用

要看的是農夫的習慣,用藥施肥的習慣是固定的,不太可能有大變動
沒有錢做驗證的農夫,農產就不好嗎?
正在逐步減少農藥的友善耕作農夫,所賣的葡萄就不好嗎?

只要用心對待土地,就是好的農產!
包裝袋上的說明比不上跟農夫聊上一席話~
http://blog.yam.com/ganman1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