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測過敏原,可是這數據怎麼判讀?


alanhuang24 wrote:
這張是,抽血測過敏原...(恕刪)


這是第一次的抽血報告嗎?
通常第一次的抽血檢查,會先檢查跟哪幾大類有過敏反應:
1. 蛋奶榖類
3. 海鮮、肉類
4. 皮毛類
5. 粉塵類

驗出哪一類之後,還要再針對那個項目做細項的檢查,最多要驗三次,就可以把明確的過敏原找出來。
以這張報告來說,過敏情況非常輕微。
像我家小朋友,在第一次檢測時,粉塵類的數據,整個破表。海鮮肉類也偏高,
第二次檢測時,肉類就沒過敏,而海鮮類則是偏高,大約0.9, 標準 0.35
但是粉塵類的的檢測,花粉是正常的,塵蹣完全破表,
所以我們就找出過敏原:
最高:塵蹣
次高:海鮮
但是醫生說,如果指數沒有高過 1,都算輕微,不用進一步檢測。

所以,以你這張報告來說,過敏情況都很輕微。
但是,我看不到皮毛類、粉塵類及海鮮肉類的指數。
alanhuang24 wrote:
這張是,抽血測過敏原...(恕刪)


跟您稍微解釋一下這份報告吧。不過是由數據上的解釋給您聽
實際情況還是要找過敏免疫專科醫師、風濕免疫專科醫師統合患者本身的情況來說明。

以下的說明僅提供給您參考。
所謂的過敏反應就是,身體對某些特定的過敏原產生的過敏反應
例如:有人對海鮮(蝦、蟹)、塵蟎、狗毛過敏;一旦重複接觸這些過敏原,身體會產生不舒服的反應,像是異位性皮膚炎、流眼淚、流鼻水等。
整個原理機制可以上網參考過敏免疫相關的網站,會有詳細的介紹。
這些困擾的患者通常都會去找醫師討論,是否要進行過敏原的篩檢。
醫師會在依照患者的狀況先進行篩檢(Total IgE),接下來才是特異性過敏原的檢測Specific IgE(健保模式)
或是直接就進行特異性過敏原檢測(自費)

報告的判讀會依照檢驗的系統而有不同,有最普遍大都是MAST、CAP以及晶片這三種有通過查驗登記的檢驗系統。會因為不同系統所以對於數據的解釋上會有些許的落差。
因為每個系統定性、定量的單位以及方法別的關係,所以多少都會有落差,所以提供您參考。

報告中只要大於0.35就會顯示為1+,表示受測者的血清對於該過敏原是有反應,依照患者血清中的特異性過敏原的濃度,會有不同的價數。
因為每個人對過敏原忍受度不同,以本人來說塵蟎是2+~3+但是身體上沒有非常明顯的症狀,這一切都要看每個人的情況。

依照您檢驗的品項來看,猜測會不會是小朋友去做的過敏原檢測(因為有蛋白、牛奶)
通常小朋友在12歲之後,對於蛋白牛奶過敏的反應會越來越不明顯,是否有顯著的過敏情況,還是要由專業過敏免疫專科的小兒科醫師來判定才是最正確的。

總之,請您找過敏免疫專科小兒科醫師、風濕免疫科醫師來協助您吧!

相關網站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http://www.air.org.tw/air/
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 http://www1.cgmh.org.tw/chldhos/intr/c4a80/
恩!對!這是小朋友第一次檢查!
因為早上起來都會打噴涕!流鼾水!加上有些黑眼圈!
我也是後來,才知道可以再驗海鮮類、塵蠻這些的,但來不及了!
又要再抽一次血,就不忍心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