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從頭,4月6號早上,老媽打電話來,氣急敗壞的說老爸血便已經3天了,要我帶他去看醫生。
到了診所,家庭醫生做了一些簡單的測試,發現直腸裏還有血液反應,建議立即送急診。
我們準備了一下,就送到了臨近的Shady Grove 醫院急診室。
急診室分四區,有一區是專門有生命危險的傷患用,因為我們是自己走進來的,就到非緊急區等待。好在當天急診病患不多,很快就有人來處理。
經過初步診察後,因為還在失血,決定留診,輸血,並轉普通病房。
4月7號 (Sun)
輸了3袋500 cc的血,老爸精神回覆正常。醫生來了一下,說明天要照胃鏡,腸鏡,才能確定出血位置。
4月8號 (Mon)
大約下午2點照的胃鏡和腸鏡。胃裏發現腫瘤,已切片送化驗。照胃鏡醫生說,腫瘤滿大的,胃癌的機會很大。
腫瘤醫生決定要做CT Scan (斷層掃瞄)。
4月9號 (Tue)
下午,做CT Scan。
4月10號 (Wed)
整天沒事,不能出院,只有等。
傍晚,CT Scan 結果出來,除了胃部有反應以外,肺和腎上腺也有輕微的反應,但不確定是否擴散。
4月11號 (Thur)
切片化驗出來了,確實是胃癌。腫瘤還滿大的,因為患部隨時可能再出血,老爸必須留院。
下午開刀醫師來了,又是一個壞消息,因為腫瘤的位置很接近十二指腸,十二指腸有可能要切掉,而十二指腸又連著肝臟和胰臟,醫師說有可能需要作一個叫 Whipple 的手術,而這個地區醫院沒辦法作 Whipple,必須要轉院。醫師建議轉去 約翰。霍普斯金醫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 JHH),因為 JHH 是附近做 Whipple 最多的醫院。
事後我 Google 了一下,發現 Whipple 手術真不是甚麼好東西。 主要是治胰臟癌的,很大一個手術,只有不到 40% 的 5 年存活率。這時心情真是蕩到了谷底,心想是不是一定要一個 80 幾歲的老先生去經歷這個東西,不過沒辦法,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4月12號 (Fri)
一日沒事,等轉院。
4月13號 (Sat)
晚上5點左右,終於等到病床了,JHH 派救護車來接。等到了JHH 之後,老爸直接被送入加護病房。
4月14號 (Sun)
上午轉入普通病房,醫生也陸續的露臉查房。一共有3 位醫生。主治開刀醫生名字叫 Michael Marohn。老二醫生是個美籍印度人,酷酷的,話不多,到現在我還不知道他的名字怎麼念。老三是住院醫生,一個女生,個子不高。
病房外風景

病房外走道

4月15號 (Mon) - 4月18號 (Thur)
這幾天沒什麼大事,就是在做檢查,包括,X-Ray,CT Scan,PAT Scan,Ultrasound,胃鏡,心臟掃描(看心臟強度是否適合開刀)。
醫生們一天來兩次,告訴我們的東西不多,就說要等檢查報告。好消息是應該不需要做到 Whipple,但須要開刀時才能確定。主治醫師一個禮拜開兩天刀,老爸的開刀日期訂在 4/23 早上 11 點,是該天的第二刀,而老爸也在4/19 號暫時出院回家等開刀。
4月23號 (Tue)
開刀日。我們早上9點就到了,填了一堆文件,然後在10點左右進入等待室準備,大約在11點時老爸被推入手術室。我們就被請入家屬等候室等了,大約每隔一個小時,開刀房護士會告知進度,大約下午5點時,等候室職員告訴我們手術已經結束了,一切順利。算一算,大概開了4小時50分的刀。過了沒多久,主治醫生就出現了並和我們解釋開刀過程。雖然他滿口的醫學術語,但大致上聽懂了。
家屬等候室

基本上,醫生是用腹腔鏡做的手術,所以老爸肚子上沒有大傷口,只有5個小洞,鄰近患部29個淋巴結也一起切除並送化驗。至於胃,只剩下原來1/3 的大小。由於沒有辦法把十二指腸直接拉過來連到胃上,醫生把小腸給接上去了,一邊通十二指腸,另一邊通小腸,大腸。
過沒多久,就有職員告訴我們可以進加護病房探視了。老爸這時已經大致上清醒了,一直叫著口渴,想要喝水。除此之外,一切看起來都很好。
加護病房,手術後兩小時左右

4月24號 (Wed) - 4月27號 (Sat)
在加護病房沒呆多久,第二天早上就送回普通病房。
老爸恢復的很快,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幾步了。又過了兩天,醫生說可以喝水了。大家心情轉好,開始算幾時可以出院,沒想到,事情有了反覆。
這兩天,老爸都沒有排氣。而在4/27下午,老爸劈裡啪啦吐了一些膽汁出來,最少有500cc,大家一看,都傻了。
4月28號(Sun)
主治醫生知道後,決定要再照一次胃鏡。胃鏡醫師好像是被主治醫生抓來加班的,因為整間診療區除了我們以外都沒人,連護士才剛換上護士服。
胃鏡發現傷口還是有一點腫,胃接小腸那一段不是很通,肝臟製造的膽汁沒辦法通下去,所以吐出來了。醫生用胃鏡管疏通了一下,應該會有改善。
還真有用,老爸當晚就排了一次氣。
假日,空曠的胃鏡檢查等待區。


病患準備室

4月29號 (Mon) - 5月16號 (Thu)
高興了沒多久,問題又出現了。接下來的一個多禮拜,日子幾乎是重複的。早上做檢查,晚上吐膽汁。由於檢查結果顯示胃接小腸那一段是通的,我們甚至懷疑小腸是不是有問題,以至膽汁下不去。後來才發現胃接小腸那一段有點折到,下去的量很小。
老爸不能吃東西,只能靠營養液維持,而輸送營養液的IV常常出問題,醫生就給他加了一個上臂靜脈導管(Central Line)。後來又加了一根鼻管,用來吸膽汁。
營養液總比不上食物,老爸身體越來越瘦。醫生一看不能等了,決定在5/17再做一次手術,把十二指腸和小腸接到一起。老爸的膽也有結石,所以這次一起處理掉。
X-Ray,箭頭指的是縫合的十二指腸,胃只剩一半不到。

X-Ray 室,舊舊的。

從沒葉子住到有葉子


5月17號 (Fri)
又回來手術室了,希望這次不要再有意外了,老爸已經承受不了第三次手術了。手術大約進行了3個小時,同樣是用腹腔鏡做的手術,老爸肚子上再加了5個洞,身體裡少了一個膽。
5月18號 (Mon) - 5月23號 (Thu)
這次手術結果不錯,術後直接回病房,不用去加護病房。第二天就可以散步,感覺腸子也開始蠕動了。恢復了幾天,總算在5/23 出院了。謝天謝地。
花絮:
- 現在老爸已經在家恢復中,恢復情況很好,吃的越來越多,體力也慢慢回來了。
- JHH 醫院好大,有眼鏡行,Food Court,兒童遊樂區,好幾個停車場,還有一個點餐的餐廳(貴)。
JHH 的一棟建築


- 和我們一樣,外國人也迷信,大樓裡沒有13樓。
- JHH 的護士很cute。
- 病人要去做檢查,一定要做輪椅或伸降床。JHH 醫院有一個部門,啥事也不做,專門推輪椅。做完檢查,也要等他們來推你回去,忙的時後,一等等20 幾分鐘。
- 除了手術時,主治醫生從來沒碰過老爸身體,沒有摸過肚子,沒有聽過診,什麼都沒有。完全是靠檢驗報告做診斷。
- 老爸胃癌是第三期初期,有兩個淋巴結接近患部有感染,但腫瘤切的很乾淨,腫瘤附近都沒有檢察到癌細胞。現在考慮要不要作化療,老爸很不想做,先聽聽醫生怎麼說。
- 要和所有認真的醫生和護士說謝謝,醫院真不是人待的地方,我每天在那裡什麼也沒做,就累得要命,醫生和護士真是偉大。
費用:
如果沒保險的話,兩個字,天價。
老爸有基本的健保 (Medicare),自付額較高,現在賬單還沒全,不知道最後要花多少,不過總數估計約是$80,000 - $100,000,自付額估計要 $3,000 - $10,000。
基本上醫師的診費和醫院的花費是分開的,醫院一張賬單,開刀醫生一張賬單,麻醉醫生一張賬單,胃科醫生一張賬單,腫瘤科醫生一張賬單。。。真麻煩。
以下賬單只是很少的一部份,給大家參考。以第一項來舉例,醫院要$418,Medicare 付了$119.66,刪掉了$267.81,所以病人要付$30.53。

這不是最後賬單,只是通知,告知醫院要報多少金額給保險公司。

-----------
對於來美旅遊,沒有美國健保的人,希望這篇文章會有幫助。


-----------------6/14更新-------------------
這次老爸生病,接觸到一些平常少接觸的訊息,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來美國玩或短期旅遊,生病沒有保險的話。小病不說了,請到藥房自行買藥。
以小弟所在的馬里蘭州舉例(每州或有差異),如果一定要在美國住院或就醫的話,先去急診室,急診室不可以因為保險問題拒收病人。
首先不用急,英文不好沒關係,醫院有提供免費翻譯。
每家醫院都有社工 (Social Worker),先請護士連絡他們,並請求幫助,社工會幫你和醫院洽商。 錢是一定要繳的,但金額會差很多。醫生和護士是不管賬單的,他們只管治病。
我在繳先付款 (co-pay) 的時後和醫院聊了一下。由於賬單是事後付的,你真的耍賴,醫院也沒辦法,只能將你的護照號碼告知境管部門,拒絕你的下次簽證。不過個人是不建議這種極端的方式。
認識的一位長輩,來美時摔了一跤,摔到了後腦,送醫急救,待了3-4 個禮拜,最後經由社工的幫助,繳了$3,000,是原來金額的零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