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兩個朋友在聊天聊到一件事情,有兩種人是誰可以活的比較久,生病比較少1.此人每隔兩天都會固定慢跑5000km,一星期至少跑兩天,鍛鍊肌肉,一星期至少也是兩天,此人體脂肪算低,腹肌明顯,但是他有抽煙的習慣,一天快一包,但是不喝酒,但這個人的工作是需要坐辦公桌的2.此人完全不運動,有肥肥的肚子,但是體格不算是過胖,但看的出來是有點胖,工作是在室內工作,裝潢等...,但是不抽煙也不喝酒以上這兩種人,以生活習慣,工作來看,誰會生病的機率會比較大?
第二個才會有問題因為他的三高會隨年紀而上升而三高是萬病之源抽菸是屬於PM2.5所以抽菸是傷肝不是傷肺因為PM2.5直接進入血液裡而血液裡的重金屬是由肝等在處理的有長期規律運動的人血液裡的含氧量高它能夠讓氧氣進入深沉組織進而活化細胞促進各器官活化也能避免三高產生還有台灣人神經質把香菸看成洪水猛獸過度妖魔化事實上酒才是妖魔
這兩個人都不好,菸會提高pm2.5的量,其中的成分更是危害身體的關鍵,主要影響肺,也會影響肝腎。關於抽菸的健康研究很多,如不相信國內的,也可參考國外的。第二個人,根據描述,肥肚又不過胖,內臟脂肪明顯過多,肯定有脂肪肝。其次,裝潢工作的材料,甲醛含量高。若真要比的話,第二個人比較危險。但比較這兩個人有什麼意義嗎?龜笑鱉?
平均而言,BMI指數介於40至44.9之間的人壽命減少6.5年,45至49.9的人減壽8.9年,50至54.9的人減壽9.8年,而55至59.9的人減壽13.7年。相比之下,體重正常的吸煙者減壽約8.9年。(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就你的說明1.少活8.9年。2.只是輕微胖,BMI頂多是30,應該只是少活3-5年。所以2勝。還有一天一包,20包年CODP就會上身了(肺活量會少2X%),那個跑5000KM,會成為不可能,越來越不可能跑。然後所有胖子,該有的都會上身,英國的研究,會比平均壽命少10到15年。但胖子不是太胖,平均壽命只少3到5年。而且胖子可以減重,但煙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統計數據僅供參考我針對第一個人來探討首先, 一些因為慢跑或馬拉松或打球而突然因為心臟而過世的,尤其是上過新聞的的確,通常這類人都不胖, 但是否想過他們的平常飲食習慣呢?從事大量消耗熱量運動的人, 是否有控制攝入油脂呢?其次, 我滿好奇的, 從你吃進含有油脂的食物開始, 要經過多久才會進入血液?若兩天一次跑步, 但我覺得可能一天到一天半進進入血液裡此時膽固醇或油脂就已開始附著在血管內壁了又吸菸,血管內壁開始收縮或發炎, 膽固醇就更容易附著了至於膽固醇附著在血管內壁或怎樣的, 有些轉機在醫學上未有定論所以一跟二相比, 看似二比較容易生病, 但誰先掛點倒是未必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