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麻煩大大分享或知道的可以討論
感謝
豆類高蛋白的真的可以取代肉類的營養成分嗎?
上網查一網路上的好像都比肉類高
那是否以前國小課上課的上營養的金字塔某一覽肉類是否會該被打破



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包括: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礦物質、水 


大致上分成五大類: 


1.五穀根莖類:為主食,攝取的營養為醣類,每天大約要3~4份,一份為白飯一碗約等於麵條兩碗或是吐司四片或中型饅頭一個或是稀飯兩碗 


2.魚、肉、奶,蛋、豆類:提供人體蛋白質所需,建議每日攝取肉的份量為2份,每份為一兩重,蛋一個,鮮奶(小盒)一盒或是沖泡奶粉一杯(4湯匙奶粉),豆腐一塊或是豆漿一杯 


3.蔬菜類:提供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每日為3份,1份大約是半碗,多吃顏色深綠、黃紅色蔬菜 


4.水果類:提供維生素與礦物質,每天2份,1份的量大約是中型的橘子一個或是蕃石榴一個或是西瓜一片或是葡萄10顆 


5.脂肪:每天以3湯匙為攝取量 
文章關鍵字
有些豆類是屬於低價蛋白質, 建議查清楚再吃,,,
dsar85965 wrote:
再麻煩大大分享或知...(恕刪)

所有的營養素素食都有 ~
我長年吃素 ~ 其實都很正常生活

豆類 有很多製品 :包括 豆皮 豆腐 豆漿 或是豆類種子 ,碗豆.黃豆.等等
很多再製豆製品 其本身的蛋白質含量很低,建議看清楚再購買食用
一堆豆腐其實營養價值非常低,市場一塊比較粗的板豆腐其實營養價值算最高的

其實比較該注意的是營養均衡攝取.我20歲吃到35歲 也沒事啊~ 去工作上班 扛貨我比人家還耐操勒


漢堡肉改成炸豆包

牛排改素火腿

豆腐三重奏

羊肉爐改豆干爐

dsar85965 wrote:
再麻煩大大分享或知...(恕刪)

肉類性蛋白的胺基酸會不同,比植物性更加能不足肌肉撕裂後所需之修復必要營養。(撕裂代表增長)
就胺基酸而言,植物而言,胺基酸是有可能不完整的,而動物性蛋白責是完整蛋白質。
假設黃豆缺胺基酸1號,而你又以黃豆當你的蛋白質主源的話,很可能出現胺基酸1號缺乏的症狀。

也就是說,要用豆類取代肉類,一定要多樣才行
不一樣的東西阿
dsar85965 wrote:
再麻煩大大分享或知...(恕刪)
蛋白質是一個統稱,
肌肉是蛋白質,頭髮是蛋白質,蛇毒也是蛋白質,
但這三者明顯是不同的東西,差別在其中的胺基酸組成。

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很多種,
肉類可提供完整胺基酸,
豆類則提供部分胺基酸,但穀類能提供另一部份胺基酸。
(例如穀類缺乏離胺酸,豆類缺乏甲硫胺酸)

所以飯糰+豆漿、五穀飯,就有完整胺基酸了。
質的部分知道了,那麼量呢?該吃多少比例?
這我就不會精算了。
但豆類容易脹氣,腸胃弱的人宜適量攝取(豆製品較不脹氣)。

蛋白質中的奶蛋魚肉豆,
若只吃豆,會有維生素B與鐵質缺乏的現象。
當然可從其他食物攝取,但植物鐵的吸收率就是比動物鐵差。

幸好現在有維他命,素食者可以選擇補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