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懂醫藥的朋友,
平常感冒初期我都會吃成藥,例如日本的a微粒,lulu之類的(更年輕時是吃普拿疼),如果還是不舒服就會去看醫生,因為成藥通常只有一顆或是一包,但是醫生開的藥通常都會有4顆以上(每種症狀都會有藥),我可以理解為吃成藥比較不傷身嗎?
因為藥比較少,還是並不是我理解的這樣,🙏
文章關鍵字
p4492 wrote:
醫生開的藥通常都會有4顆以上(每種症狀都會有藥)

如你所說 比較嚴重才去看醫師
無論醫院或診所都會 放入健保允許的藥。
放少又說沒效......
p4492 wrote:
但是醫生開的藥通常都會有4顆以上(每種症狀都會有藥),我可以理解為吃成藥比較不傷身嗎?
因為藥比較少,還是並不是我理解的這樣,

成藥可以選比較有名的藥廠!!!

健保大部分是選低價藥廠,拼價格的!!!

所以............................

有些醫師為了讓病患快快好,
顯示自己的技術厲害,
量有時會下重了些!!!!
我以為一樣都是藥所以一樣吃多了都不好
在地區醫院不忙的下午,常會看到打領帶拿公事包的藥廠業務等在診間的外面,等著要和醫師推薦藥。
以內科而言,到了流感的季節,每天都會掛到超過百號......
有感冒的人,有發燒的藥,有流鼻涕的藥,有止咳的藥, 喉嚨有發炎會開消炎藥..等等
也有綜合的藥 一顆有多種功能。
大型醫院有藥物審核委員會來決定要買哪家的藥與價格(都是高層與主任決定)
小醫院如診所就是一人決定。
藥的利潤高,競爭也激烈, 藥廠業務都要使出渾身解數......
藥開的多的醫師都有暗盤利益(含出國旅行)
知道醫師買新房要趕快送上3C電器或家具。
只要健保許可,可開兩顆不會開一顆的!
soziwow wrote:
在地區醫院不忙的下午...(恕刪)

現在藥價被健保砍成這樣
會送杯咖啡送幾隻筆就不錯了
原廠藥大都被逼著退出台灣了
還出國旅遊送家電? 會不會想太多
藥廠真的會花錢行銷的只有自費的東西而已

解答一下
成藥通常是複方藥,就是一顆藥裡面有很多不同藥物來組成
你可以看一下成份那欄就知道
等於吃一顆就有好幾顆不同藥物的成分效果
若兩者是同成分同劑量
吃一顆成藥跟吃很多顆處方藥的副作用是相同的
然後醫師處方通常是以症狀內容跟輕重來調整各種藥物的成分
成藥是已經組合好了,無法調整,效果不夠只能多吃一顆,也可能多吃到你不需要的成分(例如沒咳嗽吃到止咳成分)
然後雖然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只需症狀控制
但若懷疑併發細菌感染(例如扁桃腺炎,中耳炎,肺炎),醫師會加上殺菌的抗生素
成藥裡面不能有抗生素,這是醫師處方管控用藥,不能隨便亂用
另外診所幾乎都會加開胃藥來預防胃部不適(雖然這樣是不好的)
整體藥物顆數就會增加
然後台灣看診太便宜,國外大多感冒不會看診,都是買成藥
看一次要萬元起跳,很少有人會為了感冒花個一萬兩萬的
通常有嚴重併發症才會看診
在台灣能這樣比較看診跟吃成藥
也是一種幸福?
goe126 wrote:
現在藥價被健保砍成這...(恕刪)

尊重你的看法!
我知道的不一樣!
如果只是送筆送茶杯,
誰要????
天龍作夢中!
還是小學生送禮?


不要過量怎麼有傷身體的問題。除非有特殊......疾病。
成藥只是方便。劑量高。
醫師處方簽。就看人品了。原廠藥 學名藥。還在打架。在台灣。

藥師調劑的 當然比較差一點。

怎麼看是不是原廠 還是台廠。衛署藥輸, , 衛署藥製
但是大部分人就是愛台灣。

都好 吃不死人的。

任何藥品最好使用前 先看仿單。台灣說法 說明書。 進口的一定有。就算台灣沒核准的成藥。
有症狀初期我都會吃成藥
一天後沒改善再去診所看醫生



保持運動是最佳良藥
(健保卡遺失N年了)
因為我這邊健保診所掛號費比買成藥便宜
所以不舒服都去找醫師

成藥用藥量超量的人太多了.
一罐感冒口服液是8~9次量吧
有多少人是一次喝下一整瓶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