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矯正散光,度數一次配足,適應過程真的好難受

10年前我配眼鏡時,記得當時的兩眼散光度數都在25度左右,
上個月驗光,發現已經惡化到 左眼散光 50度, 右眼散光 125度。

我的散光到底怎麼形成的呢? 老實說我也不清楚,但確定的是我確實常揉眼睛。


我目前遇到的問題是看螢幕時,字體會有些許模糊,然後會不自覺的稍為瞇眼觀看,
多數情況是右眼瞇的比較大力, 左眼則是乾眼症比較嚴重,2隻眼睛的狀況不太一樣。


後來才發現當散光惡化到一定度數之後,若持續不矯正,對生活的安全性是真的有影響的,
影片中提到夜晚看車燈的情況,我是真的有所體悟。


這次想矯正散光原因:
1. 看電腦螢幕,長時間固定在60~80cm距離,若不加散光,單純以增加度數的方式來增加視力,
這種做法會讓睫狀肌過度調節,加速眼睛疲勞。
短時間可能感覺不到眼睛惡化的程度,但經年累月下來,惡化程度會相當可觀。
至於狀況可不可逆,或是恢復一部分,這要持續追蹤觀察。

2. 散光有軸度之分,軸度接近垂直時對清析度的影響最明顯。
1有時會看成11。
第一次矯正散光,度數一次配足,適應過程真的好難受


使用散光鏡片的3大缺點:
1.因散光鏡片為柱面鏡,需要時間適應,且適應速度因人而異,過程可能伴隨頭暈。
2.散光軸度是會改變的,揉眼睛會改變,瞇眼會改變,受創傷或衝擊會改變,甚至在淚液不足的情況下眨眼也會暫時改變。
3.各徑線上物像縮小或放大率不一致,從而可導致物像變形扭曲,散光軸不準確或鏡片傾斜,都可影響矯正效果。

※一旦察覺軸度已改變,且似乎變不回以前的角度,要盡快去換鏡片,開銷不小,但若拖著不換,以後醫療費用可能更可觀。
散光100度以下,軸度改變10~15度可能還能忍受;但若散光200度,軸度改變5度 多數人便已受不了。


各軸度的適應難度:
軸度為水平最容易適應,軸度為垂直時次之,軸度為45度、135度最難適應。
======= 適應散光鏡片的煎熬體驗 =======
這次驗光,驗光師得知我從未配戴過散光鏡片,猶豫要不要給我一次配足散光度數。
左眼散光50度,右眼散光125度, 散光軸都在90度左右,
我想125度也不多,給他度數一次到位應該不會怎樣,結果苦難就開始了。

戴上新眼鏡後,單用左眼看,沒問題,景象很完美,單用右眼看,同樣沒問題,景象一樣清晰,
但當2隻眼睛同時睜開看,物體的形狀就不對了,而且開始出現暈眩感。

矩形的螢幕變不規則四邊形 (如下圖所示), 桌面、地板也變得傾斜(右高左低),
從不同角度、不同的距離去看同一個物體或水平面,變形的程度也不同。

由於視覺會影響身體平衡,看到的地面是傾斜的,帶著這副眼鏡去健身房做有氧運動時經常重心不穩,容易跌倒。


======= 頭暈方面 =======
一開始只能戴2H,暈眩便達到無法忍受的程度,想吐又吐不出來。
對體力的消耗也很大,一暈就想睡,一睡下去都是昏睡、熟睡。

努力適應18天之後,累積配戴時數近150H,
暈眩情況時好時壞,狀況好時可以連續配戴10~12H,
但是景象傾斜始終沒有改善,桌面地面的傾斜角度也是有時大、有時小。

當明顯感到暈眩時拿下眼鏡,此時不管是用肉眼直接視物,或以無散光的鏡片去視物,依然會感到暈眩。
要是暈眩到接近極限時才拿下眼鏡,暈眩感還會持續加重一段時間,熬不過就很可能昏倒或昏睡。
以我自己為例,換回無散光鏡片後的暈眩時間通常長達7~16h,伴隨嚴重的天旋地轉、頭暈、嘔吐感、全身冒冷汗、走路的平衡性大幅下降。
頭部要呈現某個角度才能稍稍緩解,例如一定要垂直於地面,只要橫躺或趴下都會讓暈眩感暴衝。


======= 景象變形 和 大腦成像的感想 =======
有散光度數的鏡片戴了幾個小時後,此時拿下眼鏡,看到的景象是會從『右高左低』反過來變成 『左高右低』,
持續時間從幾十秒到幾分鐘不等,
大概是大腦剛調整完散光鏡片的視覺參數,現在又要換回正常光線下的成像參數,大腦沒辦法瞬間反應過來。


如果把眼鏡上下顛倒,反過來戴,(左眼從右眼的鏡片看出去,右眼從左眼的鏡片看出去)
景象變形的方式也變得相反。

 

這也證明了人類感受到的畫面不一定和真實景象是一致的,大腦有『修圖』的功能。 

這次經驗讓我深深體悟到『光學成像≠大腦成像』,一樣的光線,一樣的景色,在腦中的成像竟然是不一樣的,
有時還能看到景象外速變形至定位......。
======= 體力耗損方面 =======
對抗暈眩是需要耗損體力的,各位如果有暈車、暈船、暈機的經驗就知道了,
在適應散光鏡片的過程中,體力耗損非常快,幸好暈眩感累積的速度沒有乘坐交通工具那麼快,
你還有機會換回舊眼鏡休息一下。
※體力的消耗速度大約是平常的2~4倍,景象歪斜的愈嚴重,消耗速度似乎也愈快。

在適應期間,會呈現『進退兩難』的局面,
戴上『左右眼散光度數都配足的眼鏡』,大腦在適應過程會頭暈,
換回『無散光度數眼鏡、裸視』,大腦要適應回來,過程中一樣會頭暈,而且暈眩程度一致,非常難受。



======= 適應困難,決定降低散光度數 =======
可能是兩眼的散光度數差太多,導致我的大腦完全無法適應,於是我和原驗光師討論了之後,
重新驗光,最終決定將右眼散光度數下降50度,
變成『左眼散光50度,右眼散光75度』,將差距由75度降至25度,
雖然景象的清晰度略有下降,但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這次的適應就輕鬆多了 ,
第一天的暈眩感只有前一個度數的1/2,景象依然略有歪斜,
第2~3天的暈眩感就一直維持在1/3左右,景象歪斜程度沒有變化。

保護性再怎麼優秀的鏡片,若因為大腦難以適應新度數而無法長時間配戴,
那麼完全是暴殄天物,糟蹋了。


======= 成像歪斜的原因 =======
我在眼科醫生"張朝凱"寫的文獻中找到了答案。
https://nobelgroup.com.tw/lasikeye/excimer/142.htm

我截錄幾個關鍵:
1.因各徑線上物像縮小或放大率不一致,從而可導致物像變形扭曲。
2.物像扭曲,矯正不良現象,隨著鏡片度數的增加而加重,尤其當兩眼的屈光度差異較懸殊時,用框架眼鏡矯正的效果就更差。
3.因不同子午線上的不同物像縮小率所造成的視物變形,可通過減少柱鏡屈光度或將矯正鏡片的散光軸朝90度或180度方向旋轉犧牲物像清晰度而獲減輕。
(減輕度數是對的。)

有些情況是一般庫存散光鏡片愛莫能助的,必需要訂製特殊曲面的鏡片才有辦法"稍微緩解"成像不良。
例如: 眼角膜的子午線的夾角並非垂直的。




======= 若有店家提供免費換度數2次,這是有其實際需求的 =======
有些店家收費偏貴,但提供免費換度數2次,
這對第一次矯正散光,或是散光度數加重且軸度也改變 的人來說是確實需要的。

免費換度數1次,依然搞不定的機率還是很大。

有的店家不提供免費換度數,但配眼鏡有多送一組廉價鏡片,
建議可以和店家談,錢照付,先用送的廉價鏡片試試驗光處方簽的度數,
試戴1週沒問題就照這驗光處方簽下去做。

有問題就改處方簽,問問看能否再添購一組便宜的去測試,試到沒問題就用你原先購買的高價鏡片下去做。

依照驗光師的經驗:「適應上,除了各別差異外,配鏡年齡影嚮也很大,年紀越小適應力越強」
因為第一次矯正散光,難以適應第一副的散光度數,所以又去配了降散光度數的第2副。

第1副=黑色粗塑膠框 , 第2副=黑色細金屬框。



有沒有發現鏡片顏色不太一樣? 
第2副比較"翠綠",從光譜圖就能看出端倪。
這兩副的濾藍光%數是一樣的,但第2副近紅外線遮擋比例稍微高一點,(店長給的特別福利)
更適合常在白天跑戶外的人。

這款鏡片最大賣點是高傷害係數的波長區間(430~460nm),穿透率曲線為"水平狀",
和一般濾藍光鏡片的"逐漸上爬"曲線不同。
以傷害係數去做各波長傷害力的加權計算,就能發現"水平狀曲線"的保護性較優秀。


為了要多遮擋一點近紅外線,難免會多濾到一點可見紅光,人類對紅綠兩色的敏感度明顯高於藍色,
可見藍光濾掉一點、可見紅光又多濾了一點,雖然綠色光線的總量沒有變,但會顯得更突兀,
所以會看起來比較"翠綠"。


=================
拆裝這個鏡腳要有點技巧,不可以用蠻力:




色偏情況:




鏡片名稱:極光綠
鏡片規格:MR-8材質,折射率1.60~1.61,ABBE數=40~42,
近紅外線反射膜(平均遮蔽約50%)、 有害藍光 ( 420~460nm) 20%遮蔽鍍膜。
其實可以配個度數不要差那麼多的
之前驗光的時候,會問現在需求是看近或遠比較多
如果整天要看電腦的,不用配到那麼清楚...例如原來要配到1.2視力,改成配到1.0標準就好
其實這樣戴開車也沒問題

還有一個可能是鏡片焦距定錯會暈
我老婆就是這樣(因為眼鏡行的鏡片也外包...)換過之後才正常
是業配? 還是 分享?
太執著於科學
以至於忽略了人體恢復力及補正力

長期依賴眼鏡=看遠的工具,使得眼力不知進取而往退化方向走
不管是近視還是散光,眼肌(內肌及外肌)各部都會試著調整施力度來修正視力
但在近視、散光的情況下,你的眼肌、視覺系統是疲勞的、無力的、缺乏協調的
只能稍微補正,而無法查覺,想看清事物只好依賴眼鏡等工具
殊不知從根源改正用眼方式及適當的視力訓練才有機會逆轉

可是…談何容易,虐待眼睛數載、數十載…想用短短時間就逆轉是痴人說夢
只有有心者才能以毅力克服,或是說極少數的天選之人才辦得到吧

那不就白說了…w
也不是,若能即時改正用眼方式及視力訓練,就算用個五年十年
其間能逐漸恢復視力,還能防止老花眼等眼疾,那不是賺爆了?

不行呀…人家醫生說近視、散光、老花是不可能逆轉的呀…說會恢復的都是騙人的呢!
是呀…大多數醫生也戴眼鏡、也是視力缺損之人嘛!
醫生說的一定對的,醫生乃是神的代言人,你不聽神要聽鬼的嗎?科科。
雙面浪人 wrote:
之前驗光的時候,會問現在需求是看近或遠比較多
如果整天要看電腦的,不用配到那麼清楚...例如原來要配到1.2視力,改成配到1.0標準就好
其實這樣戴開車也沒問題


現在的驗光師已經普遍會要求消費者將眼鏡拆分成看遠、看近兩種需求嗎?
我這副配視力0.7的,也是被這樣問,
近視度數是依0.7的標準去配, 散光度數就不確定了。

雙面浪人 wrote:
還有一個可能是鏡片焦距定錯會暈
我老婆就是這樣(因為眼鏡行的鏡片也外包...)換過之後才正常


能細說一下"鏡片焦距定錯"是甚麼情況嗎?
我的解讀是"度數配錯",因為鏡片的度數和聚光的焦距有關。

或者是瞳孔沒有對到鏡片的光學中心。
fu888168 wrote:
是業配? 還是 分享?


是幫醫生的著作業配,分享次之。
你看像不像?
螢幕卡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