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也受到耳石脫落之苦。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後確認是耳石脫落,但她沒有給我做復位體操。
網上看復位體操要頭部懸空,那自己在家能做嗎?
我想知道在頭部沒有受傷血壓只有140幾的情況下,耳石脫落的成因到底為何?氣溫驟變會耳石脫落嗎?壓力過大會嗎?過度勞累會嗎?長期低頭看手機或脖子肩膀僵硬也會嗎?
另外耳石脫落恢復期在不太暈的情況下可以慢跑或提舉重物嗎?
joshwang wrote:
昨天我也受到耳石脫落之苦。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後確認是耳石脫落,但她沒有給我做復位體操。
網上看復位體操要頭部懸空,那自己在家能做嗎?
我想知道在頭部沒有受傷血壓只有140幾的情況下,耳石脫落的成因到底為何?氣溫驟變會耳石脫落嗎?壓力過大會嗎?過度勞累會嗎?長期低頭看手機或脖子肩膀僵硬也會嗎?
另外耳石脫落恢復期在不太暈的情況下可以慢跑或提舉重物嗎?
原因不明(當然也無法預防), 可能很快好, 也可能很慢好,
吃藥可以止暈, 暈到無法吃藥就打點滴, 會舒服很多,
可以自己在家做, 大約是床緣坐著, 先側倒到一邊, 臉朝上(改變姿勢會暈)
暈完不暈了, 換側倒到另一邊(會再暈), 反覆做幾次,
簡單講, 就是讓它暈(暈習慣就好了?)
ju84716 wrote:
我之前也有耳石脫落過,沒什麼前兆
突然很暈、很想吐,醫生也沒特別說明原因
我那幾天剛好壓力大、作息也不正常
不確定有沒有相關
我上週六很忙,週日還有出去玩,這週一清晨起來上廁所時就突然很暈很想吐,坐起來後就比較好,但走路還是得扶牆,怕跌倒。
週二去看醫生時好一點,醫生要我頭部懸空躺下(她有扶著頭)然後快速把我扶起向右旋轉身體,然後用手電筒看我的眼球,然後肯定說是耳石脫落,當然之前有量過血壓大約145,確定不是血壓高所引起。
後來我上網查了資料才發現醫生當時只做了一半,再多做點就是耳石復位術,但不知她當時為何沒做?
她本來要開抗暈眩的藥,但她說吃了嗜睡,後來決定不開。本來要開降血壓的藥後來也算了。在我的要求下開了些胃藥。
後來又約了週三去檢驗,驗了血還驗了尿,主要是血糖和膽固醇。
週三到現在已經好多了。
joshwang wrote:
昨天我也受到耳石脫落(恕刪)
我自己是梅尼爾氏症
網路上查也很常看到耳石脫落的問題
前來給一點看醫生多年意見
相信這兩著症狀 "應該"都有著部份"共通點"
症狀也是要一直抓最後你才會知道"誘發點"是什麼
我就以我的梅尼爾氏症來導入
其實最大主因就是內耳耳蝸的水 內淋巴這類的有不平衡壓力存在
國小學過小腦控制平衡 直到我耳朵受傷後才知道內耳也有相當大影響
我做過耳鼻喉科大約6 7種檢查
從聽力 耳壓 內耳溫差 重心動搖 眼振圖 毛細胞
比較有印象的大概是這些 一一去測試 最後知道是有梅尼爾氏症
當然 耳石脫落我也問過醫生 但誘發暈眩的可能性蠻多的
發作的當下 我個人的形容是
沒有前兆難以預測 發作前兆為瞬間 像被車撞出去一樣暈(我曾被酒駕撞飛21公尺過)
如果是輕度 只會覺得很像沒睡飽頭暈 可能1~4小時內就好了
發作的話 跟被車撞到差不多 那個暈的程度差距之大 不是沒症狀的人能體會的
畢竟沒睡飽的暈 跟被車撞的暈應該差很多吧
目前也只知道 吃藥可以控制 注意飲食不要太常吃鹹 牛奶 咖啡因
建議簡單的運動 減少高溫 溫差環境 睡眠周期要足夠 減少壓力環境
以梅尼爾氏症來說 查到的都是"無法根治"也不能預防 只能減少機率
吃藥只是減少誘發 控制內耳淋巴水腫平衡
以下是我自己看很多文章思考出來的原因
不要太常吃鹹 : 過多礦物質可能導致耳石容易生成 增加機率
牛奶 : 鈣質就是礦物質之一 少沒事 太多可能也會增加機率
咖啡因 : 攝取少有好處 太多有可能過度刺激到循環 導致淋巴壓力增減明顯
減少高溫 溫差環境 : 去做過內耳溫差測試就知道了
睡眠周期要足夠 : 聽說免疫力也有影響 或許是淋巴控制平衡力吧
減少壓力環境 : 就 壓力(? 放鬆貌似可以減少耳朵不健康的因素
運動可以放鬆 可以增加免疫力 可以增加循環
當然 一切看體質跟運氣 因為這症狀不發作他就是不發作
要發作你也不知道要發作了 只有發作的"當下"才知道發作了
下次回診 問候看情況會再作一次耳石復位術。
天旋地轉大暈過去嚴重的要好幾次含吃藥約四周~六周 直到醫生說一不用再回診了.才是合格安全的,因過馬路還會有點怕怕 尚未完全恢復 故暫時不能振動的跑步 .
後遺症 脖子轉來轉去 低頭 找東西 / 拖地/ 洗衣服 /彎腰取重物 /就想暈 / 騎車騎直線 轉彎就想暈。 可能大病初癒氣虛 然後看螢幕 下棋的棋盤, 彎腰取重物就想暈 停西藥後也許要跑一趟中醫紮針 也許不用就開漢藥而以 也許只是中暑症頭總之最請用正確的治療.慢慢調養直到可以了.
注意幾年內會復發 有的說耳石脫落不一定會有眼振 有的小針刀比較快) 輕重之別 各派學說 等當上了主任 自行開業的院長 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