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每十萬人25.7人)
65歲以上老人自述過去一年曾跌傷且有就醫者為264人(8.4%),跌傷就醫後僅約2成長者會注意提升居家安全,逾6成長者跌傷後未採取任何防跌措施(圖一),進一步分析長者跌傷地點,室內發生跌傷的第一位為臥室(35.6%),第二位為客廳(30.8%),第三位為浴室(17%)(圖二);室外發生跌傷的地點第一位為街道或路上/路邊(62.9%),第二位為公園/運動場或溜冰場(10.4%),第三位為菜園/農地(9.4%)(圖三);另外,從長者跌傷的原因來看,第一位為滑倒或絆倒(43.2%),第二位為失去平衡或頭昏(37.1%),第三位為碰到或撞上物品或人(11.7%)(圖四)。一般而言,長者會因為上述原因跌傷,可能和身體功能下降(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生病、使用鎮定藥物或合併多種用藥等有關。
針對長者跌傷的地點及原因,因應天氣逐漸轉涼且清晨、黃昏視線較不明,國民健康署提出防跌三招,呼籲長者規律運動、維持居家環境及用藥安全。
第1招:規律運動不能少 遵循醫囑來用藥
第2招:居家環境要注意 照明、防滑要小心
第3招:起身、外出要留意反光標誌 馬路行走不要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