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開始
00:16 嘉賓介紹
00:35 營養結合健身
01:41 營養學系講師
03:43 營養結合按摩
06:59 營養講座心得
11:06 AI取代營養師
13:22 營養師自費能力
16:25 營養自費推廣策略
20:04 結尾
[營養結合健身]
在本期我們有幸邀請到與我們合作的夥伴Annie劉宴伶營養師。Annie目前在艾斯靈魂健身房擔任營養總監,並且在楠梓館擔任營養師。她主要為學員和教練提供飲食營養搭配運動訓練的課程。
Annie分享她為何選擇在健身房工作。作為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畢業生,她希望將飲食營養與訓練結合,共同發揮效果。此外,Annie也在大學擔任運動營養講師,分享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經驗,幫助學弟妹們了解在健身房工作的潛力以及多元出路。
[營養結合按摩]
本段探討將營養知識與按摩行業結合的可能性。按摩師傅在消費者疲勞時給予放鬆,同時也有機會幫助他們思考身體疼痛、緊繃和不適的原因。透過對人體生理更宏觀的概念,按摩師傅在與消費者對話時能給予更全面的健康建議。
此外,避免過度狹隘的健康觀念,將人當人看,而非拆分成各個部分,以免忽略了他們真正的健康需求。強調宏觀觀點有助於提升按摩師傅面對客人的工作表現,並讓他們更能找到問題的可能性。這樣的結合可以避免把問題末倒置的行為,讓消費者獲得更全面的健康改善。
[營養講座心得]
本段分享了營養講座對按摩師傅和學員的影響。執業時他們常會被期待提供養生和營養相關建議。然而學完營養課程後,他們會更明白專業間的合作和全人照護的重要性,進而願意跨專業合作。這樣的互動有助於消費者對營養師的信任,並讓他們在執行養生作業時觀念更明確。此外,按摩師傅的知識底子越扎實,給客人的回饋也會更有根據。因此,通過上營養講座,按摩師傅能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回歸到最終目的——為消費者的健康著想。
[AI取代營養師]
本段探討了AI是否可能取代營養師的工作。首先,要有效地使用AI,問題必須足夠精確。若一個人在非醫療專業背景下問問題能力不佳,AI或許可以提供一個方向和概念,但不能實際針對他的問題進行評估和探討。因此,會問問題的能力是關鍵。具有良好提問能力的人,通常在邏輯和評估能力上也不會太差,而這些人往往具有醫事人員背景。
AI可以作為醫事人員的好幫手,也可以是民眾接觸醫療分科尋求專業的重要導引方向。人腦在細節和資料記錄方面未必是最活躍的,而AI可以在有些不確定性的時候提供更精確的評估和幫助。另外,專業人士不一定擅長行政和規劃等方面,而AI可以在這些方面提供協助。總之,AI目前無法完全取代營養師,但可以作為他們的有力助手。
[營養師自費能力]
在未來從事自費市場的營養師需重視與人溝通的能力,並將專業知識深入淺出地傳達給顧客。除了專業能力之外,還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傾聽和理解能力,以便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營養師應該結合飲食、按摩和運動等多方面幫助顧客達到更完善的效果。因為壓力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營養師應該關注客戶的身心壓力狀況,並幫助他們選擇可以舒緩壓力的方法,以達到更好的健康狀態。
[結尾]
在這段Annie 分享了營養師的角色和職責。有時,通過臉書廣告等方式的行銷可能讓人誤解營養師只著重在減肥或保健食品。實際上營養師還可以幫助評估身體狀況並提供合適的飲食策略。營養師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健康問題,例如睡眠、腸胃、皮膚和脫髮等。與其自行尋找生活營養策略,有時拼湊出來的知識可能並不正確,不如尋求營養師的專業建議。本文還談到了營養師在醫療行業的發展策略。
新增了章節進度條,觀看體驗應該會更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