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 減少憂鬱症、焦慮症、失眠。增加血清素。 (27:10)
運動: 幫助心血管、增加腦源性神經滋養物質、肌肉強壯避免摔倒 (29:05)
大腦在35歲就開始退化 失智症進程20~30年 從年輕就要延緩腦的退化 (31:30)
777法則: 每天 走7000步 吃7分飽 睡7小時 (35:14)
舒壓 社交 學習新知 (35:41)
要有適當的朋友圈 固定聯絡聊天 朋友圈是一個很好的支持系統 (38:08)





失智症 照顧成本高 家人連帶受苦壓力大 (2:20)
臺灣失智人口快速成長 (4:10)
失智症症狀: 記憶力退化、處理事情能力退步、個性改變、憂鬱、執行能力 空間感 語言能力都會變差 (5:26)
中年有代謝症候群(三高) 老年得失智症比例高(9:00)
空污:住馬路旁的人失智症比例高 猜測pm2.5會經由鼻腔進入大腦 造成大腦發炎(10:30)
失智症 記不進去東西 短暫記憶沒辦法成立(16:15)
腎臟不好的人 無法代謝鋁 少用鋁鍋(17:40)
控制三高(血壓血糖血脂)
每年打疫苗(流感+肺炎鏈球菌)可預防失智
不生氣(情緒穩定最重要)
不說壞話 要多讚美別人 ; 酸民在罵人的同時 酸民的腦細胞會凋零
參加社交活動(認知刺激)
多去戶外爬山走路 失智風險會降低 專注力會提升 ; 室內走路幫助較有限
均衡飲食(少加工、多原型)(20:00)
聽不到40分貝的聲音=失智風險增2倍 (40分分貝大約是手指頭在耳旁輕搓的聲音)(23:24)
坐越久 失智症比例越高(27:40)
每天睡至少5.5-7.5個小時 睡覺時會清除大腦代謝廢物(40:00)
跳舞防失智 尤其是社交舞(44:4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