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圖片歡迎個人下載收藏,如欲引用或轉貼煩請來訊告知,謝謝。

太平山(TaiPingShan)
1915年起,它成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太平山、八仙山與阿里山)。

鐵道
一輛輛蒸汽機車,連接了林場與儲木池,運送著伐木工人與檜木、扁柏,鼎盛並繁榮了山下的羅東。

翠峰湖(Emerald Peak Lake)
隱身在太平山區的高山湖泊,晴日湖光山色、蟲鳴鳥叫、林相豐富;雲霧飄渺之時,彷彿引人進入了另個仙境,難以忘懷。

而今
在結束伐木的二十餘年後,我們踏上了擁有新面貌的太平山,盼望能感受一絲絲那段光輝的歲月、體驗美景享受自然資源。

-------------------------------------------------------------------------------------------

出發前一道鋒面南下,氣溫驟降讓原本就低溫的高山更加冷冽



然而這並不會阻擋我們亟欲親臨翠峰林道的決心,



將車上架,綁好各處束帶、調整螺絲確認穩固無虞。



上路轉個彎,迎面而來的是清晨美好的陽光。



在當年林業興盛之時帶來許多工作,有話說「民以食為天」,更別提天天辛勞工作的人們,因此也讓小吃店有了發展的機會,我們今日上工之前也來此尋位就座飽食一餐。





當然這麼一碗下肚頓時胃口大開,恰巧隔壁的餅鋪,賣著雙胞胎、油條、紅豆餡餅,毫不猶豫地,都來一份吧。





雖然舊時鐵道已不覆存在,現代的路標可是毫不含糊的指引方向,帶我們穿越最熱鬧的街市。路旁放眼望去盡是兩三層樓高的房宅,這麼舒坦的天際線已記不得何時曾見過了。




遠方隱約見著灰綠色的山稜線,今天的標的就在其中



三星鄉
筆直道路兩旁,田裡一片綠油油,種滿了最出名的蔥,稻米在此地似乎已成陪襯。



轉上台七甲線,隨著咖啡色的路標愈來愈顯眼,期待的心律也逐漸增加。當然,梨山離武嶺也很近。



不一會兒,到達以往設立於土場的檢查哨,如今收費亭往上移、一旁駐守的派出所似乎也不見人影。



往日運送木材的蒸汽車頭,現在置於路旁展示;木造客車,讓人想起當年的阿里山。美好的事情過去不再回來了。





留下買路財 — 填資料送門票、保險、發票與鉛筆各一,掏錢就可以。






經過“中間”遊客中心沒多遠,看到了幾位踏板上的勇者挑戰二十餘公里的宜專一線,希望他們充分享受暢遊山林的快感。




經過半小時不停的上坡,我們今天的起點:翠峰景觀道路檢查哨。
或許是非假日,檢查哨大門深鎖(是真的綁鐵鍊上鎖),照規定:
管制站柵欄開放時段:
(一)四時至十二時,開放車輛進出
(二)十三時至十六時,僅供放行出來車輛
(三)十六時至十七時,僅供已訂妥翠峰山莊房間前往住宿車輛進入,其他時段禁止車輛進入。
今年四月一日起不再收十元乙種入山證規費,但仍需填寫資料登記。




Who lives in a pineapple under the sea? Absorbant and yellow and poreous is he.
文章關鍵字
啊, 大家吃雙胞胎的吃相是如此的滿足, 口水流滿地了
林道騎車空氣一定很新鮮, 是個真正有氧的好運動呀
上個月19日也去了一趟, 結果下雨, 殘念!

話說回來, 大哥您的車車真是好啊.

我是指R350啦!


進入翠峰湖道路之前,自是要在檢查哨登記領單方能放行,


不過顯然今天檢查哨有更重要的事情待處理,大夥就直接在停車場卸車組車,順便活動筋骨。





上路之前,為我們第一次的高山輕鬆騎留下記憶


清朗晨間 滑行於兩千公尺高的山路,不過並未 smooth like silk,可以明顯感受有別於平地與郊山的景致和體能消耗。








山上除了氣溫偏低,紫外線強烈,風力也是一大挑戰。眾人面對緩坡與強陣風的夾擊,只得埋頭苦幹。


眼見單程十六點五公里的路程還走不到三分之一,低氧的影響也慢慢浮現,車間距離愈拉愈開。


於是 Ken 桑下令,重新整隊:tight formation,成一路縱隊輪車行進。






阻力少了,力量能更集中驅動車輪前進,同時也把車子的機械問題騎出來。


原本以為這十六公里的路程是緩坡向下,一路直達翠峰湖步道,事實證明是錯的。
10K 處一直到 16K 有緩坡向上、陡坡向下,夾雜著數個髮夾彎,讓人來回都能充分運動到,也可以比較誰的喘息聲大又持久。
折磨了將近一小時,抵達16.5K 的大停車場… finally





今天大晴天,但當某日雲霧繚繞的時候






冬季結冰下雪則又是另一片美景,值得期待與探訪

Who lives in a pineapple under the sea? Absorbant and yellow and poreous is he.
willyann wrote:
啊, 大家吃雙胞胎的...(恕刪)


本團宗旨就是騎多也要吃多,騎車是為了吃更多的食物... (這樣想想豆漿減重比賽似乎不太樂觀)


我是大雄 wrote:
上個月19日也去了一...(恕刪)

那幾天的天氣的確不太穩定,不到中午雲霧就撲天蓋地而來,淋得一身濕啊

Who lives in a pineapple under the sea? Absorbant and yellow and poreous is he.
言贊!言贊!言贊!言贊!言贊!~~~言贊!~~~很大
大老遠從台北市區開了三小時半的車來到山頂,再花一小時騎到翠峰湖,若是就此踏上歸途未免無趣,定要親身看看這台灣面積最大高山湖的真面目。

沿著路面良好的木棧道,一行人牽車徐行。聽著兩旁超越杜比音效的自然聲響,遠比人工合成解碼的多聲道更震撼人心。





另一日從環湖步道15.5K 入口進入拍攝,是為湖的西北面



翠峰湖的豐水期一般說來在秋季,如果想觀看日出湖光美景,那麼 9~11 月間是最佳時機。

現時國家步道都設置了一些標示牌與建議拍照位置,或許不見得最好,但已能滿足一般需求。



賞完湖景,日頭正赤燄,口乾舌燥兼肚餓。於是回到停車場至翠峰山莊覓食。


這木匾上的拼音讓大家討論許久,除了原先字首的 C 錯刻為 G 外,採用的 拼音法 也與以往熟知的不同(通用拼音Cuei,漢語拼音 Cuì,國音第二式 tsuei,威妥瑪 tsui)。不過語言總是可以拼寫出來,就像自己也可能會用注音來拼英法德西等外文一樣,達到溝通目的即可。


山屋在以往登山的經驗中,頂多是個提供遮風避雨的場所,不敢奢求有滿漢全席;而此地除了有五星級泡麵、現燒熱水外,更可以預約住宿、點餐,雖非真正 villa,但比 shelter 高級太多。





吃飽喝足,接下來的情節想必大家都經歷過,就是開始呆滯~~接著~~~睡



在山上混了好一段時間,四處都起霧了


舊稱仁澤溫泉的鳩之澤溫泉


來到這裡不是因為想泡溫泉,而是肚子又餓了,想吃溫泉蛋。把一籠雞蛋放在這火山造型的溫泉池裡煮上十三分鐘即可食。




我想度日如年這句成語應該可以用在這裡吧?什麼都不能做的感覺,每分每秒都是煎熬


光望著裊裊白煙,雙手後背,若有所思貌


藍綠大對抗,吃蛋大和解






時間永遠嫌不夠用,就在溫泉沸騰冒泡聲中,我們帶著蛋味結束了今天的探訪。

下一次,要去哪?
Who lives in a pineapple under the sea? Absorbant and yellow and poreous is he.
taswc wrote:
原本以為這十六公里的路程是緩坡向下,一路直達翠峰湖步道,事實證明是錯的。
10K 處一直到 16K 有緩坡向上、陡坡向下,夾雜著數個髮夾彎,讓人來回都能充分運動到,也可以比較誰的喘息聲大又持久。
...(恕刪)

結論: 誰說是輕鬆騎的阿???

「旅行不是為了孩子會記得這趟旅程,而是我們旅程的回憶裡有他們。」 - 網友分享
太平山到翠峰湖距離和難度

同新店捷運到烏來瀑布

屬於輕鬆進階 難度兩顆星

不過太平山空氣稍稀薄
目垂~目垂~目垂~目垂~目垂~~~~~目垂~很大

目垂~不用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