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999 wrote:
小弟短短30幾年的生活經驗 有幸能走過世界上一些國家
亞洲 美洲 歐洲 都去過 ... 而且並不是幾天的這種旅行體驗
大部分都是待超過1個月以上的時間....
之前回到台灣 讓我又浮現在幾年前就有的一種感覺
台灣在世界上 號稱已進入"已開發國家" 這點在客觀的一些經濟數據
和產業發展現況 我並不反駁這個說法
但是若是把國民生活以及居住環境品質來對照 我認為台灣的生活水平還離"已開發國家"滿遠的
其他的廢話我就不多說 切入主題 本文的重點在 "摩托車" 這個議題上
我認為台灣的摩托車使用率以及數量 真的是太太太 誇張了 .....
雖然很多民眾認為麼托車是一項非常方便的短程交通工具....
摩托車對於民眾的優點大致如下 :
1. 入手的價格 對於民眾來說基本上都能負擔 加上現在又可以分期付款
一個月付1-2千塊就能夠擁有一台機車馬上趴趴走
2. 停車較汽車方便 在一些管制比較鬆散的區域 騎樓人行道都是機車停車的自然停車位
3. 較低的交通成本 , 如果以汽油和能跑的公里數來比較 機車的交通成本是算低的了!
4. 相當大的機動性 , 有一台小機車 馬上要去哪裡只要是在方圓20公里內 可以說是相當方便
還有其他騎乘機車對於民眾方便上的優點....
但是,為了上面這些所謂的方便 台灣的機車文化卻深深的讓台灣民眾付出了更大的使用代價
我基本上簡單的分析一下 機車的如此廣泛使用底讓台灣帶來了哪些負面的影響
1. 製造空氣汙染 ... 不要跟我說什麼5期環保什麼的 機車造成的空氣汙染是無庸置疑的
如果有持反對意見的朋友 , 假如你是騎機車通勤的上班族 請你在上班時間等紅綠燈時
在數十台機車等待綠燈的時刻 大大的不帶N95深呼吸10口 如果接受得了我就認了!
2. 讓台灣的城市街道 無法得到安寧 .... 上下班時間 請在道路旁佇立5分鐘 用心聆聽
就不難發現有很多 不對譜的交響曲來折磨的你的聽覺. 在平時也不會相差太多
3. 製造社會負面事件 ... 舉一個例子好了 我還沒聽過台灣搶銀行是開車的
台灣大部分的社會事件 不管是直接或間接多少都跟機車可以扯上邊
所以機車可以說是犯罪交通工具之二 ! 僅次於你的雙腳 !!!
4. 直接或間接造成青少年晚歸及學壞的輔具 ... 大家想想 在讀國高中時期
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夠好好讀書不要想太多 也希望早睡早起 但是如果一旦自己有機車
或是朋友有機車 就會有很大的可能 造成晚歸及愛玩的關鍵物 因為若學生機車能使用
就不太可能去太遠的地方 還有就是會注意晚班公車的時間 也能減少所謂的"聚眾飆車"
等等 不好的事件發生.............還有很多負面的社會影響 就先不舉例
以上是機車對於社會一般負面事件的影響 但是在此之外 台灣民眾過度的使用機車也直接對於
台灣的經濟發展 還有公共交通的發展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 舉例如下 :
1. 因為市區的機車使用率太高 造成政府的公共交通發展受到阻礙 , 比方說在大高雄地區
普遍民眾認為騎機車比坐高捷方便多了 導致高結每年淨虧數十億元 也因為如此惡性循環
讓其他的公交系統也被大大的影響了 政府也不太敢繼續在進行更多的公交建設發展...
2. 因為台灣城市因為機車的普及率 也造成一般街道上的商業大受影響....這種影響主要是影
響一些小市民所開的店面生意 ... 怎麼說呢? 因為騎樓都被停滿機車了 是我才不會想逛街
因為我不知道哪天會被排氣管燙到. 還有因為機車的機動性 所以很多民眾都是直接騎機車停在
想要買的店家前面 買完東西或是吃完東西就直接走了 整條街就幾家比較有名的店能夠有好生意
其他的連被"路過"的機會都變得很少...這樣直接影響了老百姓的經濟發展...
以上只是略述一些台灣使用機車所帶來的一些負面的影響 還有很多很多我相信網友自己也可以發現
接下來我是提出一些自己給政府的建議
1. 可以訂出一個機車的法則 比方說"市區"禁止行走機車 那何謂市區 這就要讓地方政府自己來認定
我也不是很贊成馬上就完全禁摩 因為郊區有很多不方便公交系統也較不完善
2. 市區可以少量允許摩托車行駛 如外賣店 警機車 和一些公司行號必須及時使用的可以提出申請
但是必須要支付相當的費用 來進行使用!
3. 現有機車可以運用一些補貼的方式 比方說補貼公共交通的費用 來淘汰....
而政府可以訂立5年的規劃 比方說預定5年後要達成市區禁摩 從下一年開始
機車的稅金可以逐年大幅提升 比方說 50CC第一年3000 第二年6000 第三年10000 以此類推
讓沒有絕對必要使用機車的民眾 能夠淺少購買的慾望 也可以增加報廢舊機車的速度
也可以在過渡期以電動機車來做替代使用!!!
還有很多很多 小地址是初步的把這個想法提出來 當然有很多細節和難度沒辦法想得完整
也希望有其他想法的大大們 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 隨然我自己也認為在台灣的社會要推動這個
改變民眾既定生活習慣的政策會非常的困難 也因為台灣選舉的型態 那些政客也不敢冒著被民眾罵翻天
還有可能被講成擾民的政見 但是 小弟真的希望台灣能夠像歐美那樣能夠有更良好的生活品質和優良環境
給我們的下一代能夠在更好的台灣成長 !!!
哈哈哈哈哈!從大大的 王董系列文章到這,真的發現您的思維邏輯還真是詭異的奇特,自我感良好到一個極限值。。
汽/機車價不斷往上高攀,失業率居高不下、百姓收入普遍低迷不振、物價指數卻不斷攀高,你卻提出這種論點(這根本像喊出633沒辦到,但卻不斷呼口號要小老百姓消費和生小孩的那些人,許多人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還跟你買車/養車哩!!!),真的蠻懷疑你的基準點是什麼?你真的有用大腦思考過嗎?出了台北市公共交通不便之處又怎麼辦?
(一般2.3萬受薪族又如何能租/買房又養車?那小孩、教育、醫療、生活怎麼辦?豈不是照你的理論全部自生自滅算了。)
外縣市或許停車問題較少,但整體來說說停車位少到可憐(請你用膝蓋想一下,換成汽車,台灣有多大可以放?),開車的人出門最慘的就是塞車和停車,時間耗掉非常多、資源和環境污染也因此產生更多,更別說因為要載重及空車(許多都是1~2人搭乘),惡性消耗/浪費更多的資源,何來禁摩可以改善空氣之說?
全世界有那個國家禁摩嗎?倒是有某些區域禁車的。
您的思維邏輯,麻煩請先自己思考過再貼,不要到時候又覺得王董該聽聽您的建議,但你的建議卻漏洞百出問題一堆,不切實際也解不了問題。
高雄的高捷沒人搭,不是因為機車好嗎?是因為高雄點與點之間都還有一定的距離,搭了高捷到那附近還有一段距離得走,請問若配套交通沒做好,又怎麼興盛起來?所以小老百姓才會決定自己開車/騎車,解決這個問題。(您或許立意良好,但卻是亂開藥方,導致病得更嚴重!)
最後,強烈建議政府立法規定,買車子要有自己的停車格才可以買,否則就是不能買車,減少停車問題。(日本就這樣做)台北市人養車成本最高,開車需求最小,但一堆人腦袋都把汽車當身分象徵、把妹利器,明明沒啥錢,特別愛養車,搞得每天路上一堆人都是1~2人開車的,一堆賺2.3萬的人就急著分期要買車,嚴重耗損地球/社會資源,也肥了財團讓新貧人類更多。
政府該做到倒是要把舊車稅率拉高,並壓低新車價碼,鼓勵7~10年以上的舊車汰換,減少污染也減少浪費資源(油耗...等等),更能顧及汽/機車產業。(很多國家都是這樣做的,樓主你有看到嗎?)
PS:如果我是王董,我大概會回你 who you are?
想法漏洞百出就想刮別人的鬍子?先把自己的刮乾淨吧!
Penny029 wrote:
樓主說的第一點,就跟...(恕刪)
很好,就跟之前看到拿20年前老摩托車來跟汽車比排氣環保一樣,許多人的觀念還停留在古老年代
台灣的機車環保五期,幾乎是全世界最嚴苛的標準,許多汽車還不一定達得到哩
另外,無論在怎麼樣講,以節能省碳的觀點來說,汽車都遠不及機車,想想看製造汽車要消耗多少材料能源,行使時又要消耗多少汽油,而且大部分的能源消耗都只是為了移動那重達數百公斤的車體,以兩個人的油耗來看,機車真的遠勝汽車
更何況台灣有接近兩千萬輛機車,有約六百萬輛汽車,如果禁止機車,先不論其他,光是這兩千萬輛機車釋放出來的移動人次,只要有一成換成汽車,就會多出兩百萬輛的汽車行使在小小的台灣
你願意現在馬路上多出1/3以上的汽車,造成全台大塞車嗎?
剩下來的移動人次,只要有兩成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那就是四百萬人次,就會造成現有運量嚴重不足
你願意出門上班要多花兩倍的時間搭公車、捷運嗎?
而要滿足這些移動人次,大眾運輸工具的增加,又會增加公車的數量,塞車更嚴重
你願意嗎?
禁機車,多麼理想又不切實際的想法
轉換電動機車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首要解決充電、蓄電問題,還要解決發電問題,不要忘了台灣的電能並不充裕,而且有大部分採用火力發電
我倒是覺得,與其禁機車,倒不如禁汽車,至少都會區規定時段禁止單人駕駛汽車進入,提高汽機車考照難度,甚至重新考照,提高駕駛安全及道路行使能力、守法本能,並提高購置汽機車門檻,慢慢減少車輛,同時提高大眾運輸能力
配合引進小型、電力或混合動力汽車,推廣電動機車,這樣才是方法
樓主說的禁機車,這個跟台灣八成現象相背的想法,真的,只能給你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