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yalice wrote:
傷眼睛是因為台灣人的...(恕刪)
正因為你是業界中人,我覺得有些發言要更中肯,不要讓人家覺得你只想護航LED,而不老實說出LED的現實,讓資訊更為透明。
himyalice wrote:
所以每家廠商都紛紛出產高效率100 lm/w的燈泡。其實現在的技術不應該是追求越亮越好,而是追求如何延長led的壽命還有色偏問題。...(恕刪)
我同意現在LED照明的壽命是一個大問題,但提高光效並不是只想做出更亮的燈泡,而是更為節能。單顆晶片的光效越高,只要更少的能量就可以產生相同的流明數,這樣不是更節能?更何況,晶片沒辦法直接使用,一定要透過光學機構,如Lens、擴散板與導光板等,才能達到所需要的光形,使出光更為均勻。否則,LED照明只是指向性光源,是沒有市場跟前途的。東扣西折的,出光的流明數就沒剩多少,這樣要如何推省能的LED照明呢?壽命高這個賣點已經是個謊言了,不要連節能這個優勢都被人打槍,那不是玩完了?
himyalice wrote:
但是因為許多廠商的產品散熱技術不純熟,所以導致燈座會燙手(燈座燙手其實是因為,led需要有driver)...(恕刪)
散熱機構的散熱能力不佳,的確會造成燈座溫度高而燙手。不過熱量主要來自LED晶片,而不是來自driver。driver的電子元件雖然也會發熱,但跟LED晶片相比,是小巫見大巫,無法相比。正確來說,應該是散熱不佳導致driver所在區域溫度過高,使得對溫度極為敏感的電子元件壽命大幅縮減,間接使LED照明的壽命大減。
himyalice wrote:
傷眼睛是因為台灣人的心態,不亮到眼睛瞎到是不滿足的。其實最傷眼睛的是省電燈泡,為什麼呢?...(恕刪)
說句不中聽的話,使用情緒性的字眼,並不會讓人感受到你的專業性。如果你是sales,建議你改掉情緒性發言,別人可以更能接受你的發言,對你的推銷你家產品會比較有幫助。
如果是工程師,還是建議改掉這個壞習慣。因為過度膨脹自己,而沒有闡述相對應的專業性發言內容,是沒辦法讓其他專業人士服氣,也沒辦法說服一般普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