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ald Chen wrote:太強了~最近家裡有個(恕刪) 我其實是把我的要求當作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介紹出來,核心要表達的是止洩帶密封的原理就是填滿公母牙間的空隙,所以一定是根據每組牙的空隙去調整止洩帶的總厚度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方位有可調性,但就是麻煩....從人性化的角度看,螺牙膠容易施工,成功率高,但缺點要等乾燥與拆裝後清膠很耗時...實務上我個人是根據實際狀況選一種最合適的來做,如果牙好,纏止洩帶就能良好密封,我就不會上膠找自己麻煩...
tgdlyg wrote:銅管件材質較軟,就算...(恕刪) 不久前要買螺絲攻給水管用,最後我選PT牙,拿到實物核對台灣的管牙,看起來是沒買錯淘寶的不鋼球閥牙公差不好,所以我故意選母牙,雙公牙買台灣的或是淘寶真的做得好的,利用銅容易變型來跟公差大的母牙密合,另一端的銅公牙就可以很輕鬆的跟牆上的母牙密合有時買到淘寶的不銹鋼水龍頭公牙公差不好容易漏水的,我也是類似的觀念,買一段最最短的公母牙當續接與轉換,爛牙端即使用太大力鎖壞了,重買一個大概30元,也不用打牆換牆上的母牙
aazz1188 wrote:真的止洩帶蠻重要的不...(恕刪) 能纏到漂亮,又不露不是更好?公差很好的牙,硬纏20圈,一樣的緊度下一定是鎖的圈數少,等效機械強度更低,並不會比較好,抗漏程度也一樣之所以要根據每組牙來最佳化調整纏的圈數,核心意義就是要鎖最多圈的前提下,也纏最多圈的止洩帶,這樣機械強度高,抗漏也高如果故意纏很多圈,也硬鎖到不纏時的圈數,就可以看到多餘的止洩帶被逼出鎖牙處,或是止洩帶開始空轉後退,這種現象我都歸類在纏過多了,這對抗漏不見得比較強,如果能剛好抓到被擠出的前一刻是最佳的不過,大部分好的牙,光用手鎖就能解決不漏了,如果要用工具鎖最後的1-1.5圈其實很緊了,用工具才能鎖最後的2-3圈,通常一定會擠出止洩帶我大部分控制最後用工具鎖1.5-2圈,有時故意鎖到3圈,這樣的標準,即使遇到淘寶公差很差的牙,耐壓10-12kg/cm2 沒問題:對於家中有裝加壓馬達的也就2.5kg/cm2 左右而已,我這樣鎖完,一般使用都很難鬆動螺牙了,我是用約20cm的活動扳手還要相當用力鎖的程度,工具鎖3圈大概多少會咬傷銅6角的邊,其實非常的緊了另一個例子,我的高壓清洗機:工作壓力(Bar) (bar/MPa) 90 / 9最大壓力(Bar) (bar/MPa) 130 / 13快速接頭的部位也是纏止洩帶,一樣的纏法, 工作壓力 9MPa 相當於 ~90 kg/cm2, 這都遠比家裡的水壓高太多了,也沒漏...通常多年後也不會漏,除非牙的部位開始腐蝕....當然喜歡纏20圈是你的自由,我只是闡述一下我的看法,我不認為這樣一定比較抗漏,而且還有別的缺點,但一樣能接受就好纏的緊與否?跟最後的美觀程度沒有絕對關係
不吃菜菜小娃 wrote:最主要原因是五金行賣...(恕刪) 美國銀色這款,認證規格比你這款還高你的:美國銀色那款,換算厚度是0.1mm,單就厚度來說,台灣鷹牌,3M的也都是0.1mm,我用起來是蠻好用的了美國的真的要買可能代價太高,你這款厚度標示我沒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