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40mm松木裁三塊,最下面那塊是36公分寬,等一下還要鋸成曲線鋸齒狀...
這些總共不到三尺的長度,一尺的單價20幾元吧..

原本是打算隨便鋸一鋸,然後用小支的銅釘加上白膠來組合,預估花最多時間的應該是屋頂的曲線....結果突然想說挑戰一下不用釘子的組合方式,就..就...腦中隨便構思一下,開始準備挑戰囉!!
▼這片是底板,寬度就維持原本的140mm,但是側邊需要弄個要與側板固定的卡榫,不要的地方最好直接做好明顯的記號,要不然往往就會在切下去之後才發現弄錯了!!!

這當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是修邊機(路達)、線鋸機,其中線鋸機的部份用手持的線鋸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沒有修邊機就比較難弄的漂亮,要DIY還是要先敗一些機私才可以阿...

▼搞了三小時,終於完成,邊做邊想,這是沒有圖的亂搞...

1. 最左邊是要鎖[折勾]吊鑰匙的橫桿,一側稍微修R角增加美觀
2. 中間這兩片是屋頂及背板,用140*360mm的板子,先用鉛筆在上面大致畫個波浪曲線,用線鋸來鋸出曲線,如果是用電動線鋸要放慢鋸的速度,如果手持電動線鋸可以調整"搖擺",那就給它搖擺吧...總之就是慢慢鋸..
3. 最右側兩片是側板,這是先將下方要與底板接合的溝槽先用"修邊機"搭配6mm的直刀切出溝槽,然後再用線鋸由140mm的中線切成一半,最後在分別鋸下斜角度的頂板部位..
4. 最上面那塊就是底板囉,維持140mm的原始寬度,只有兩側有加工溝槽

接下來介紹花了比較多時間的溝槽加工,因為這個不是真正的榫接,只是自己亂想的組合方式,所以不要說我不專業啦,因為我真的"不專業"..

▼這是側板要與底板連接的凹槽

▼這是屋頂要與側板連接的溝槽,這裡事後發現尺寸沒有做對,所以後來兩片側板安裝好形成下窄上寬的情況,還好我的要求不高...


▼這是底板要與側板連接的部份

一切都搞定之後,將電動工具收拾收拾,開始用#120砂紙大致粗磨一下,尤其是波浪曲線的部份要磨順一點,然後再換#320號砂紙將各部有毛邊的地方整修一下,接下來就是上色了,這部分有點失敗,且聽我細細道來...
▼側板的白色原本有考慮是不是要買OSMO的漆,但是價格實在是有點高..加上我們這邊的油漆行買不到,油漆行老闆娘說木頭要上顏色,一般都是用"烤漆"的漆去刷,但是我想買水性的啦...我不要有刺鼻的味道

後來老闆娘說有白色的木頭著色劑,那就試看看唄....我個人的結論是...不怎麼好用,或許是不知到訣竅的關係吧!!

▼直接用刷子塗上去,有點像在刷油漆...後來我在上面漆的時候,這個白色的部份會被刷子刷掉,可能比較適合噴漆的處理方式??

▼接下來就是屋頂、底板、背板的著色,這瓶著色劑120元,覺得顏色有點假假的,說不上來..
味道真是有夠難聞的,要在通風的地方上色,要不然真是會昏倒的哩!!
我是用油漆刷子刷上去,立刻就被木頭吸收下去了,但是這個吸收只是假象....看起來好像乾了,手一摸一樣會沾染到顏色,最好戴個手扒雞的塑膠手套才不會弄的滿手都是..

▼大致上已經好了,但是這時發現一個大問題,這應該是我的工作順序錯誤,因為我是最後才上保護漆,上漆的時候刷子刷過深色染色的地方,會帶出顏色,結果一刷到白色的部份就毀了...害我拿小刷子仔細的弄了好久,如果是用噴漆的方式就沒這層顧慮了,但是我沒有噴漆的設備啦....總之如果我當時先完全上完漆再組裝就沒這問題了啦...

▼這是要掛東西的勾勾,五金行標籤寫者"折勾",6支10元;如果用手轉動這個勾勾要鎖進木頭不大順利,可以先用電動起子將木螺釘鎖一次,然後退出木螺釘再鎖這個勾勾就很快了喔!

▼終於完成了,有些小瑕疵,但是依然很高興...


▼出動電鑽在牆上鑽了兩個安裝塑膠塞子的洞,將成品掛上去囉,以後就不用一堆鑰匙亂丟了...

忘了說,吊掛方式是在後面鎖上兩個三角吊勾,五金行買一小包好像6個,一包20元..
然後,晚上老婆看著這個說:[你怎麼不裝個小門呢]...
我說:...........[一句話.........辦不到.........小的手藝目前就到這樣啦....
]



~也要裝潢~需要一些板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