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cm758100 wrote: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配合裝潢而折過頭
如果是內管有折過頭,這該如何判斷呢?因為施工時工法略粗糙,有時候要過90度時,確實我看到
穿過洗洞後的冷氣管線+白色包覆層都是有略有刮傷情況,這也是我所提讓我有點不太滿意地方,但無法確認是否有折到。
cm758100 wrote:
另一點是冷媒夠不夠用壓力表很容易查 冷媒不足也是有可能.....
一般來說冷氣管路內壓力應該是多少呢?通常是否用三通管接上即可查?
cm758100 wrote:
還有一點也很有可能 接管處沒確實鎖好或是鎖過頭崩牙 冷媒漏掉了
是我的話會從這3點查起.
如果冷媒有外露,理論上應該稱不了一個多小時?不過我這點也會注意看看。
P.S. 如果cm758100台南有認識廠商,是否可以介紹,非常感謝>"<
Loky
責任施工 wrote:
熱天時出風口一般可以達到10度.這是很容易的.出風及回風溫差約15度以上
感覺那台是漏冷媒了.
你開機10分鐘後.摸室外機回管.看有無冰冰的(比較粗的那支).要把保溫管拉高.直接摸銅管.不是摸工作閥.
是否如下圖(上兩支為25、下兩支為45),較為粗的這支?但是摸到正常應該是冰涼?摸這邊該如何取得判斷資訊呢?(我會加上溫度測) 但如果是露冷媒理論上應該一兩小時甚至當下就有洩出聲音,或者沒有冷氣,但還測試了一兩小時。

責任施工 wrote:
70BN~1對2(45+25).單台最大配管長度是15米..2台都16米.是有超出了
25那台超過8米時.每米加補冷媒20g
45那台超過10米時.每米加補冷媒25g
當時抽真空只有5分鐘,我朋友就放出壓縮機內冷媒(2500kcal跟4500kcal都一樣),真空值理論上應該要多少才夠呢?我看其他01朋友都是讓師傅抽半小時。我有問過我朋友,他說R22舊款冷媒不需要,略抽就可放出冷媒(我聽到就覺得怪怪的= =)
所以依照大大看法,我的機器因為超出5m,所以應該各自加上
25那台超過16米-8米時.每米加補冷媒20g*8=160g
45那台超過16米-10=6米時.每米加補冷媒25g*6=150g
因為這我朋友完全沒提過,那如果冷媒量不足也會具體影響冷度嗎?
P.S. 如果台南有認識朋友,是否可以介紹呢?為此真的煩惱兩三天了>"<
Loky
Loky Chiou wrote:
夏天裝冷氣應該是開開.結果測試約1個半小時後,溫度始終降不下來,在23.3-23.4度徘迴,此時為晚上00:30左右..(恕刪)
基本上我測出風口是將溫度計放在冷氣出風的地方(同時開強風)
(一般01網友都這樣測,若放的越靠近風鼓數據應該更漂亮)
不過看不出大大有這個動作
感覺只是看冷氣室內機面板上顯示的溫度.........

如是....大大就有點貽笑大方了
基本上很差的冷氣機出風口都會有15~20度水準
我測過的2台日立分離很容易都會有10度以下出風
建議大大可以去買那種有接延長感溫棒的數位溫度計(便宜的300左右就有)
另外建議大大配一台風扇 讓整個空間溫度平均
同時避免冷氣送不遠 提早進入低頻運轉~而有吹不涼的錯覺
另外開冷氣不用拘泥於建議溫度27~28
若你傻傻的照者設 你可能會變成永遠吹不涼 吹心酸的...
其原因如下
1.溫度計本來就有誤差
2.冷氣感應到的溫度 不等於人所處位置溫度
3.一般冷氣機溫度感應器會比較早到達預設溫度
4.一般冷氣的感溫器貼在冷卻鰭片上溫度通常也比較低...
自從同一空間換過3台分離後
我現在冷氣都習慣先設強風24~25度 待覺得冷時再往上調個1~2度
當然風扇是不能少的 少了通常會造成較冷空氣更集中在冷氣機週邊 室內溫差增大
遺 wrote:
先提一點您可能誤會的...(恕刪)
終於有人點出樓主的錯誤了.......

樓主測的「出風口」溫度是不正確的,那是室內機感測的「室內溫度」,其實是「入風口」的溫度。
以45那台要照顧那麼大的空間(目前應無拉門吧?),能到23度,你還嫌啊!
R22的確是可以不用抽真空,但要抽的話還是得抽足真空,不然就不要抽,用冷媒迫空即可。(這也不懂?你朋友可以叫他包包起來了)
另外幾米長度就參考就好,越長越不利這大家都知,但房子就長這樣,外機就只能放那裡,你要如何?
個人還裝過25型近四十米的,能如何?
不裝就熱死,還是得硬著頭皮裝啊!
但廠商要善盡告知的義務就是了。
再來,樓主不必找台南的廠商,你是要他來收爛攤子嗎?這樣你要另外花摳摳哦!
正確作法,找你朋友實測冷媒量,R22要測、補冷媒方便的很,一個高低壓表、一桶冷媒就可搞定,不像R410要算長度然後補幾克。
朋友不理你,那簡單.....直接打給日立服務站報修就OK了。
PS:枉你拍那麼多的照片,結果測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