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半夢半醒之間聽到淙淙的流水聲,本來以為是樓上洗澡的水聲,但一個念頭之間...還是起身確認,循著聲音來源找去...

啊,客廳怎麼淹水了?
水是哪裡來的!!??

還沒帶上眼鏡的矇矓雙眼四處搜尋..原來是濾水器的出水管跟鵝頸的管接頭處脫落了...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水清理乾淨後,開始查為什麼會脫落...

濾水器接管鬆脫
上金屬管接鵝頸,下白色塑膠管接濾水出水口.
原來這個塑膠接頭跟本咬不住塑膠管...自己DIY不夠專業...
這應該用什方式或材料才會固定呢? 上膠? silicone? 換接頭? (不好意思,笨問題)
我有纏止水膠布(還在銅管裡),這個濾水設備(三道式+H104)我已使用了一個月,今天才突然鬆脫...還好不是外出旅遊的時候.
文章關鍵字
edkcc wrote:
原來是濾水器的出水管跟鵝頸的管接頭處脫落了...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水清理乾淨後,開始查為什麼會脫落...
上金屬管接鵝頸,下白色塑膠管接濾水出水口.
原來這個塑膠接頭跟本咬不住塑膠管...自己DIY不夠專業

你確定鎖上時有把一根塑膠管狀插銷插進白色塑膠管
如果沒有 去俗俗賣買一根【好像25還是50元】插進白色塑膠管再鎖緊吧
edkcc wrote:
這應該用什方式或材料才會固定呢?

就是圖片中的"管塞"
有些俗俗賣有賣
不然就找淨水機業者買
把它插上白色塑膠管內再鎖緊即可
oiio wrote:
就是圖片中的"管塞"...(恕刪)


瞭解了,謝謝...好像找"RO管 管塞"就可以找到相關資訊.我會去找來試試看.
但我好奇,其他我原本的六角螺帽都會在RO管上造成一圈凹痕,也因此咬緊,就是前置三道之間串連用的.
出問題的這個是現在的房子建商附的鵝頸帶的,不會造成凹痕,差別是在哪裡?難道是管徑不對?
解決了,管塞塞進去後兩分管就會漲大,就不會跑出來了.感謝!
五金行買的,一組10元,還有附一個環,可是裝了環就會卡住六角螺帽,所以我就把環捨棄不用,好像也OK.
edkcc wrote:
瞭解了,謝謝...好像找"RO管 管塞"就可以找到相關資訊.我會去找來試試看.
但我好奇,其他我原本的六角螺帽都會在RO管上造成一圈凹痕,也因此咬緊,就是前置三道之間串連用的.
出問題的這個是現在的房子建商附的鵝頸帶的,不會造成凹痕,差別是在哪裡?難道是管徑不對?

edkcc wrote:
解決了,管塞塞進去後兩分管就會漲大,就不會跑出來了.感謝!
五金行買的,一組10元,還有附一個環,可是裝了環就會卡住六角螺帽,所以我就把環捨棄不用,好像也OK.

正常是要套進那個環
再鎖鵝頸龍頭附的金屬螺母逼緊套進的那個環

六角螺帽內圈我確定容納不下那個環,也進不去鵝頸的金屬管,環就卡在外面,變成六角螺帽碰不到金屬管螺紋.
是鵝頸的金屬接頭沒有配正確的零件嗎?
雖然沒有環,不過我有抽看看,真的已經卡很緊,一點也抽不出來了.
謝謝.

oiio wrote:
正常是要套進那個環
再鎖鵝頸龍頭附的金屬螺母逼緊套進的那個環
edkcc wrote:
六角螺帽內圈我確定容...(恕刪)

根據自己的經驗,鵝頸龍頭接2分管有兩種方式,一種就如樓主貼出的照片,這種是PU接頭,直接鎖緊即可不必加束環(也無法加),另一種是金屬螺帽就要加束環了。

依正常來說,PU接頭只要有鎖緊,PU接頭內部有類似束環結構,會將2分管束成凹痕以防止往後溜,除了用手鎖緊之外,個人還習慣以魚尾鉗稍加鎖緊(鎖過緊會裂)。

自己配過好幾次淨水器都沒加管塞,都沒遇到管子脫離的狀況,反而是拆舊機時常常遇到無法分離2分管與PU接頭,總要剪斷PU管再以斜口鉗輔助才能抽出。

不管是PU接頭或金屬螺帽,靠PU接頭或束環就不會漏水了,纏止洩帶反而是個妨礙,不知道是否已適當鎖緊。


ysc_kyy wrote:
根據自己的經驗,鵝頸龍頭接2分管有兩種方式,一種就如樓主貼出的照片,這種是PU接頭,直接鎖緊即可不必加束環(也無法加),另一種是金屬螺帽就要加束環了。

瞭解了,謝謝.

ysc_kyy wrote:
依正常來說,PU接頭只要有鎖緊,PU接頭內部有類似束環結構,會將2分管束成凹痕以防止往後溜,除了用手鎖緊之外,個人還習慣以魚尾鉗稍加鎖緊(鎖過緊會裂)。
自己配過好幾次淨水器都沒加管塞,都沒遇到管子脫離的狀況,反而是拆舊機時常常遇到無法分離2分管與PU接頭,總要剪斷PU管再以斜口鉗輔助才能抽出。

我也常遇到這種的,要剪斷..所以本來以為六角螺帽會束緊,也可能是我鎖的不夠確實,也可能是這個螺帽沒有束緊的機構.
不過看來裝設好之後,一定要用手拉測試看看才對.

ysc_kyy wrote:
不管是PU接頭或金屬螺帽,靠PU接頭或束環就不會漏水了,纏止洩帶反而是個妨礙,不知道是否已適當鎖緊。

edkcc wrote:
瞭解了,謝謝.我也常...(恕刪)

合理懷疑因纏了止洩帶,鎖緊時覺得夠緊了是因止洩帶的關係,而PU接頭扣緊2分管部份還沒鎖緊,這才造成管子往後溜出來。

您可觀察一下鵝頸龍頭尾端跟PU接頭接觸部份,鵝頸龍頭尾端內圈是錐形,越往裡面直徑越小,PU接頭內圈扣著2分管的地方會被這錐形壓迫變小,鎖越緊壓迫力量越大,以此達到水密與固定功能,所以不要纏止洩帶才好拿捏鎖緊力道。

使用金屬螺帽加束環也是類似原理,但兩者螺牙與直徑規格不同無法互換使用,經驗上是覺得使用PU接頭方式比較牢靠。

雖然已經很注意接頭是否牢靠,但還是有管子鬆脫的恐懼症,所以目前上班的地方下班之後一定關閉茶水間水源,住家則是睡覺或外出也是關閉RO水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