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在01版上潛水爬文許久,也吸收不少各位前輩們的經驗分享,終於今年也加入了自建行列
目前正進行到營造廠報價階段
找了三家營造估價,三家報價相差不大,其中有兩家幾乎很接近
也詢問廠商關於混凝土養護的施作方式,差別如下
A廠方式:下午灌漿後,先整體粉光,因粉光完都已晚上,所以隔天早上才做澆水養護,採人工方式早晚各一次澆水養護
B廠方式:早上灌漿後,先整體粉光,下午粉光完畢,傍晚即可澆水養護,採人工方式早晚各一次澆水養護
C廠方式:灌漿後,採自動灑水頭做澆水養護
想請教各位前輩們的看法
廠商表示,灌漿後先整體粉光,會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裏面孔隙減少,強度就會跟著增強
就他們經驗,整體粉光後,樓板裂縫情況減少很多(但不可能完全沒有小裂縫),一般早晚做澆水即可,不需再設自動灑水裝置
若選A或B廠,我有個小疑問,這樣只有早晚澆水養護,會不會太少了(除非自己利用空檔再到工地多澆一兩次)
加上A廠的澆水養護是隔天早上了,會不會間隔太久了呢
還是選擇C廠,就是照版上自建前輩們常用的自動灑水養護模式
還請各位前輩們多給予看法與建議
感謝~
當天就就澆水養護的,更跨張,你乾脆灌漿時;水加多一點大家好辦事
用自動的也可以,但你真的蓋廠房?不然一般住家面積沒大到用自動的
而且住宅變化多,自動的無法照顧全面
你現在開始蓋,也許就遇上七月天了,要防曬,兼保濕啦
灌完漿,要拍漿粉光
這過去都有,但人力難找貴了,就省了

差不多乾了,找工人開始在完成面粉光,這可以使混凝土表面乾了更漂亮耐用
不信可以找小面積試試
麻布袋用來做養護最好,但現在麻布袋很少也很貴
但麻布一樣有,其實買整捲麻布來舖上養護更方便
整體粉光不是不行,但這像小嬰兒的臉,拿菜瓜布來搓
包商要省工省力,就是搬台粉光機,在那用馬逹轉呀轉
工廠面積大,死角少,有的混凝土磅數也高,用粉光機才做得來
住宅,死角多,粉光機的扇葉半徑無法到,最後就是草草了事,有出場就好
而且住宅面積小,灌漿不會太久,常趕下工,還不到時機就粉光機出場了,反效果
工廠面積大,有時是幾組人下去的,灌凝土廠也會配合,水泥車常在工地排隊等
工廠,通常只有版,不像住宅是有版有牆,水泥料通常不同
工廠灌,常常不用加水,倒下去就好,所以水泥凝固狀態,時間不同
包商不會幫你想這,他只會想,業主要,可以
找工人來粉光,難又貴,弄台粉光機,簡單又便宜
管你品質好不好
常看有人為了自己住的要好一點
要求東要求西,也不知為什麼要求,結果愈要求愈糟糕
要整體粉光,有的工人閒著也閒著,心情好,就會幫你磨到發亮,亮到你再貼磁磚都貼不上
es_mato wrote:
你開工廠? 不然說...(恕刪)
感謝meto大的詳細回覆,還提供實圖一張佐證
整體粉光不是小妹要求營造廠施作的啦

是營造告知他們灌漿後的養護是都會先整體粉光
其實A廠在我們台中十期有推了不少別墅建案,專蓋透天別墅,品質應該有一定的水準(當然報價也會有一定的水準啦
..)A廠是我第一家詢問的營造廠,這樣的養護方式也是我第一次聽到(想說可能我孤陋寡聞)
結果換第二家B廠時,又再次聽到先整體粉光這樣的養護方式
當時心中想著,可能這是現在最新的養護方式
換到C廠時,就是一般常見的養護方式
3家營造廠報價
A廠 較高
B廠和C廠報價幾乎在幾萬元之差而已
若先以預算角度來考量
B廠和C廠之間,我是不是應該選擇B廠呢(因為他多了一道整體粉光的程序)
當然營造廠的選擇,不單只能以價格高低來做決選
當初我聽從建築師建議,請估算公司做了一份工程估價單(標單)
我覺得這份標單花得很值得(不到1萬元)
三家營造廠以同樣的估算單去估價
三份同樣內容報價單拿來比較,就可知每家營造價格落差在哪
所以現在才以養護的方式來評估
依各位大大們的看法
若是您,您會選擇哪一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