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中需電池支撐其運作的電器數量不少,又尤其當一家擁有多隻無線滑鼠、鬧鐘、遙控器(電視、冷氣等)、時鐘、電蚊拍時,電池數量進而轉成換成收納的問題。在10多年前諸多mp3還使用3號電池的年代,想必那電池量更恐怖;時間拉到現今,手機整合了多項電器用品,而內部的電池非使用3號的今天,家中電池量也逐年遞減,不敵當年。一般的鹼性電池用完即丟,相當不環保,以金額來換算每一分電力「A撩金追」。我知道您手邊一定有計算機app,請自己算。那如果今天全部換成充電電池來看會省多少呢?唉呦威,員工爽,老闆賺,大家笑呵呵,省錢就是賺錢啦。我家3號充電電池數量不多也不少,常服役的有6顆,備用量6顆,要找到電池盒是6顆那可是頗有難度的,比下樓去買杯珍奶還難上許多。本身有稍微從懂設計、之前又剛好從事建築業、又剛好家中有剩下的乾拌水泥砂與美國紙板(一般建築設計在做模型用的紙板),突發奇想乾脆自己來設計一個混凝土電池盒好了。一來電池有家,二來又是自己的小小作品看了也高興。我高興,老婆沒意見,大家笑呵呵
設計重點
自己要的東西當然可以大膽些、創新些、瘋狂些,在有了上述的前提後我思考該怎麼回應3號充電電池的收納。電池盒我反而看做是電池的容器,既然是容器就不一定要四面包覆,只要能夠「收納」主體就夠了。第二設計重點是如何回應充電電池的電力耗盡與回充的整個過程,充電電池不同與鹼性電池的一次性使用,它具有回復力、多次重複使用的耐久性。
有了上面兩項認知後容器總有實體吧,那實體該怎麼設計呢?我呆望著3號充電電池,突然發現……它的外型還頗可愛的。設計主體是針對3號充電電池盒,總要有些與之的關聯性,不可無中生有拿個石頭堆一堆就說是城堡式電池盒,或木頭釘一釘硬凹成日式電池盒。或者你可以再簡單一些不用搞這麼多花招,那就是拿塑膠袋裝一裝……。為了要呼應3號電池,我選擇以它量體來出發。因而Google 3號電池的尺寸,分別是1.4公分、5公分。不好意思我的眼睛有點老花拿尺量辨識不清,直接找規格比較快,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算下來比例為3.48。因此我將六顆電池橫向並排放置,初步得到盒子的體積為5x3.45x10.7公分,用sketchup畫了模型圖。

此時發現一件事,怎麼這麼醜!傷了我美麗的心。所以思考著……既然是自己要用的東西當然可以大膽些、創新些、瘋狂些,開始發揮設計者的「個人特色」,將盒子前後退縮刻意露出電池,創造出不論哪一面電池皆為可視之部分,不會被混凝土的量體所覆蓋。進而達到量體為3.5x3.5x12公分的長方體,得到的比例為3.42,比例雖然差一點,考慮到紙板手工裁切時mm已是最小單位,如果出現0.3mm這種數字根本無法做,思考後就決定是你啦。等等……電池的正負極處沒有東西固定耶!嗯……謎底待會揭曉,這我有更有趣的方式來達到此目的。


混凝土灌模
混凝土這材料使用範圍很廣泛,可以說生活上無處不存在。它的易塑性與美感也讓許多建築師們選擇它,好比科比意、安藤忠雄、簡學義、連浩延等等國內外知名建築師。那為什麼選擇這材料?簡單易施工、材料好買、不須太高難度的專業技術。既然如此那可否使用石膏呢?也可以,但小編我之前灌石膏時配比一直抓不好,再者如何提高石膏強度我也不清楚;反而有3000磅的乾拌水泥砂可以選擇,強度與住宅一樣,水分蒸發後量體有手感又兼具使用強度,整體下來成本也低,何樂而不為?剛好家裡有包乾拌水泥砂(去五金行買都有),算了一下水與砂的混合比後再增加些水的比例,使它的攤度高一些,也就是容易流動裏頭含有較多的水分不會太乾,畢竟模型要一體成形,拆模時的狀態就知道當初混凝土灌模時成功與否。
材料準備

首先去五金行買一包乾拌水泥砂,最小容量好像是4公斤。模板我使用的是美國紙板,這個要到美術用品店買稍微有點麻煩,如果你找得到其他便宜又更好的材料也ok。但要記住一件事,混凝土在初灌模時水分會被周遭的模板吸收,建議使用稍微有厚度、含水後又不會馬上掛掉的材料(厚紙板、紙箱那種就不建議用),在灌模時會當場爆模你看,別懷疑。
混凝土與美國紙板外接下來的材料還有白膠與強力膠,不然怎麼固定呢?用膠黏固是最簡易的方式,你說要很穩固怎麼搖都不會爆模的話我建議用其他方式固定,但也要考慮後續拆模簡易與否哦。之前灌過多次的石膏模,經驗不算少,但爆模的次數就很多了,所以我了解怎麼做比較方便。甘苦談,要DIY還得累積經驗值,真累。
當材料都準備齊全時就開始割吧。等等,如果你也沒有美工刀、切割尺,那麼……這兩樣你還是得算進去材料購買項目裏頭,sorry 幫不了你,畢竟我搞設計的,這東西多少會有。


首先畫出各個版件,因美國紙板厚1.5mm,灌模中不可能只用單一片版,一定用雙層版,也就是兩片膠合成一片,如此強度才夠。一片1.5兩片3mm,別忘記四面都須各外加3mm,也要視情況,有些只需兩面,看你模板怎麼安排。PS:用兩片是當內部紙板吸水漸變軟時外部板還保有足夠的乾度與支撐度。單用一片會不會爆?你可以試過再來告訴我,我心靈很脆弱沒這勇氣再重新割過所有模板,生命誠可貴洗洗睡卡實在。

紙板怎麼割?割就對了,就像你去買雞排和珍奶一樣。注意切割時的斷面盡量90度,不要有30度這種畸形角度出現,到時膠不好黏後續處理手續會更多,生命誠可貴洗洗睡卡實在。尺我建議買有鋼片的,我用的這把是切割、畫線兩用,如此不會像一般塑膠尺割完一模型尺也同時下課了。

將割好的紙板一一的對好,首先要目視紙板有否形變,我的紙板放在家超過一年多了,多少有些形變,如果在美術用品社買的板子基本上沒事,如果你的有事請先去買超跑再去買樂透,因為超跑要訂車半年一年,而樂透是當期中獎。如紙板有形變請()這樣黏合,為什麼不要)(?我也說不上來,經驗告訴我這樣做,你可以試過再來告訴我,我心靈很脆弱沒這勇氣再重新割過模板,生命誠可貴洗洗睡卡實在。紙板的公差請盡力縮到最低量,請不要說你最小的阿所必是1mm,如果公差真的有1mm那只能事後黏合時用白膠下去補,畢竟混凝土是一流動的液體,太大會流湯,,運氣差還可能會爆模。如果你因為公差補不起來所以重割紙板,恭喜你能體會我所言的生命誠可貴。

將所有割好的紙板一一的定位膠合,在定位時我會將底板先放樣,畫出所有板子預計的位置,方便後續的操作順利。在這邊我不建議直接定位後膠合,你不確定模板是否成90度,免得灌完後想毀掉它。先目視一下,也就是俗稱的「相」一下,待所有模板都定位時再用尺量過一次間距,確定是我們要的尺寸就可以直接上膠啦。






上完膠後外部模板與模板間、模板與底板我會再塗一層膠,白膠就可以了,不要太薄,太厚拆模難拆,太薄又有爆模疑慮。再上這一層是確保模板吸水後不會爆模導致走山。灌模時如果發現模板與模板間有流出混凝土石趕緊用補強的方式將它止住,或是不管它,畢竟我們要的只是模板內的成品,流出來的部分只要不影響內部都沒關係。通常會流湯是太稀,代表你的配比錯誤,不然不太可能會這麼稀。


待所有準備工作就緒時我們就可以開始灌模啦。乾拌水泥砂包裝上面寫說配比例為4000g砂配上720g水,但我們不會一次用掉全部。可以準備一個密封袋,將剩下的水泥砂裝起來避免受潮。這個模型400g的砂就足夠了,換算下來水要72g,方便灌模我調成80g。


但乾拌水泥砂吸水速度快,灌模當中會有微調的部分,不可能一次定位,因此過程中我會微調整比例讓整體流動性高些,也就是看情況適度加少許水。水泥砂與水重量都準備好後,再拿一個大小適中的密封袋,或者你可以用塑膠袋,但不太好用我試過。

在灌模時邊灌要邊注意模具與混凝土的狀況,水泥砂下去時會立即變乾是正常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所以我們才會用較稀的混凝土,讓流動性高一些。但為了避免有邊邊角角沒有被填滿邊灌還是要邊輕敲、搖動模具比較保險。







灌完模後繼可以清理殘局了,我已經灌到沒甚麼殘局可收的等級,如果你不是像我心臟一樣強重做無數次的話,那還是乖乖地收拾殘局,免得被老婆唸一番。將模型放到通風良好的地方,等待乾燥。切記,不可放在陽光下,要在陰涼處讓它慢慢乾。至於要多久才能拆模,我是48小時內就會拆,所以看個人,想有最佳強度就28天後拆吧。我則是兩天後就拆。










拆模時還是得小心的拆卸模具,不可硬扯,邊角容易會有崩裂。拆完後恭喜,得到一個自己做的混凝土電池盒。等等,最初不是說會有驚喜嗎?如何固定好電池不讓之容易跑出?每個人家裡都有橡皮筋吧,拿一條來就好啦。套上去,原先上下面預留的小縫就是要容納這個台灣人人都熟悉又容易忽略的平時好夥伴。對大部分人來說橡皮筋是一次性使用的產品,當我發現家中越來越多這種東西時,除了有順路時還給店家重複利用外還有有甚麼用途?當我思考著這問題時電池盒、橡皮筋與混凝土就跑來找我說著請將這東西做出來,我並非設計者,我只是傾聽他們的需求並將之發揮長處罷了。












橡皮筋提供一個暫時的定位的材料,最初的電池盒構想就是放置在家中,並非隨身的攜帶,因而得以拿掉些不必要的東西。由橡皮筋表達電力的回充與放電,這種隱性非可視的部分;混凝土外盒回應著3號電池的外殼體,顯性且堅固。我喜歡可以與之互動的東西,有了回應物體才是一活體,世界上太多被我們設計出來的死體,不缺我的這一個,因此利用兩種不同材料且尊重它們的特性表達著3號充電電池,這是我做的電池盒,希望大家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