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家立業有了女兒後,才心甘情願的讓房子綁,因為第一次買房子自住用,預計至少會跟它一起共存各15年,在硬體方面想都能依照自己的想法去規劃,而廚房是我很重視的地方,但真正規劃下去才發現廚房用電是個大學問,尤其家中是開放式廚房,想用IH感應爐,林林總總的家電加一加,還不少,新房的一樓配電箱總安培數50(2&3樓共用配電箱也是50安培),建商說上限可到70安培,這部分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
想請講如果電流量不夠,請水電改,是怎麼樣的改法呢?想聽聽版上大大的一些意見。

三層樓透天配電箱安培數


PS.在夏天還會有一台分離式冷氣及電扇跟數組軌道燈,和筆電跟廚房設備使用同時使用。
文章關鍵字
多申請一個電錶

那1F,2F的用電就可以分開了
2、3樓用電分開申請獨立電表(多申請一個錶),以後用電費也會比較省吧!
畢竟電費是用累進計價的

chansep2 wrote:
多申請一個電錶
電表跟配電箱容納上限有關係嗎?我的理解是計算電量

一顆台電圓錶的進屋線是14平方的,正常可供應50~55安培的電流

如果是二顆台電圓錶,那就是整戶可供應100~110安培的電流

如果一樓的電不夠使用,那就把部份一樓的用電,拉去二樓配電箱接電使用(吃另一顆電錶的電)
建議獨立迴路至少2~3個 各接在高耗電量的家電。

目前家中剛整理完。

IH爐安培數太高 開啟後其他家電可能不夠用,要詢問水電是否原先的家電電線乘載是否夠用。

目前我們自己使用的一個總錶是75A,舊房子的幹管不夠粗安裝現在規定的線徑,

只能說現在冷氣用變頻乘載減少或指高耗電的家電不要同時使用影響較低。

要加大電流乘載透天可以透過明線或者重新打牆安裝幹管,

有甲電匠執照的師傅給的建議可能會比較準確且安心,基本上建商應該也不會騙你

反正就是要依照現在的電工法規基本上就沒問題。

我也是這樣想,一樓規劃初步想法:IH爐獨立一迴,洗碗機跟水波爐一迴(因為兩個不會同時使用);咖啡機(13A)跟濾水器(3.16A)一迴,果汁機(8A)跟電子鍋(11.5A)一迴,咖啡機跟果汁機早上可能同時使用,廚房預計四迴路;加上冷氣一迴,其他用電&燈具一迴,;整棟100A,想調整成1樓70A,2&3樓30A,1樓進屋線要調整。
謝謝大大~設計師也找了配合的水電師傅進群,屆時再把水電告知的狀況跟大家分享。
其實之前也有考慮不增加預算改電,用交錯方式使用電器,不過設計師說這樣不是不方便嗎?而且新房子一開始就要規劃好,又不是成屋,後來也覺得,蠻有道理的

魏凱希 wrote:
謝謝大大~設計師也...(恕刪)
宜蘭的透天幾乎是一樓與二三樓各有獨立電表,社區裡有一戶香港家庭不用瓦斯全數用電,每餐自己開伙,加上6台冷暖氣機,夏天電費都破萬,平常也要六七千.這和我家平常1千多,夏季約三千,家裡有A類音響器材很耗電,廚房一樓和浴室是瓦斯供老人家使用,二三樓則是小型儲熱式熱水器,太太使用,我和兒子們一年到頭洗冷水澡,所以電費很省,退休了能省就省,三樓頂上了好幾層隔熱漆所以一到晚上開冷氣的時間不長,宜蘭真是好地方,深夜很涼爽.而且是東西向不會有返潮或濕氣高所以除濕機也只是備而不用.
我們現在規劃定案還是是全棟用電,瓦斯熱水器改熱泵,一樓瓦斯爐則改IA爐,原本想一樓還是留桶瓦斯,供一樓廁所洗手跟洗碗機使用,水電表示如果這樣規劃,哪桶瓦斯可能用3~4年都用不完,還不如全部用電。你們一家三代一起住這樣電費真的很省耶,厲害👍



我們全棟改電主要因為開放式廚房,瓦斯爐較危險(因為有個2歲女兒),也會影響一樓冷氣效益;加上在台北都習慣用天然瓦斯了,要改用桶裝一次叫兩桶存著也佔位置(一樓後陽台不大)就這樣慢慢推敲就規劃成這樣了,每個家庭需求不同就有不同規劃了😀

好巧!我們這個社區也有一戶香港人耶,不過這邊的房價跟跟生活費相較香港應該是低非常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