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中買了一塊地大約24坪要蓋四樓透天厝
建築師說要用"筏式基礎"
請教各位大大 ; "筏式基礎" 長得怎樣 ? 有圖可以參考嗎?是透天的不是大樓的
透天厝用"筏式基礎"好嗎? 感恩
文章關鍵字
'筏式基礎"顧名思義就是像竹筏般一整片基礎版,
在基礎版上方依格局分布承重牆及柱位的地樑,
外觀像棋盤似一格格的樣子.
好處是成本低,結構重量得以減輕,
非常適合舊式五樓公寓使用;
壞處則是因基礎深度大都為地面下1.5m~2m間,
無基樁深入岩盤作為承載作用,
如恰巧基地回填不確實,
易造成結構歪斜而產生破壞.
照片連結: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5&t=649424&last=6797564
一般的透天,只要不超過五樓,大部份會用聯合基腳!
也就不用像筏基那樣需要全部開挖。
因為做筏基,如果你土地左右有鄰房的話,還要做擋土安全支撐。
一般人印象都覺得蓋大樓才用筏基。
但透天其實也可以做。
基礎型式有很多種,至於那一種基礎適合你的基地,這可以請建築師和結構技師先溝通,
再針對你基地的土壤特性及建築物的結構行為,來判決做那種基礎較經濟及安全!
畢竟房子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
基礎都不穩,房子怎麼會安全呢?
http://www.wretch.cc/blog/hkchiang2005
slavatw wrote:
最近家中買了一塊地大...(恕刪)


透天用筏式基礎已經非常足夠了也是成本較高的,很多只用獨立基腳或再好一點用聯合基礎->連續基礎...

而且地坪24坪能蓋的比例其實不大,不用打什麼深入岩盤的基樁..太誇張了..那是台北市蓋大樓用的..
台北的地質太爛...不這樣也不行...

而且筏基也不盡然是全部都灌滿的,只要超過一個比例就可算是筏基了...

到底需不需要用筏基,這個是要去做地質量測來判斷的,要花錢錢測試地質還有地下水位高度...看大大的土地是座落在那..可以找附近有沒有工地正在施工,距離近的話可以用那個工地的地質量測當標準也行..

像我家在八德,算是台地...地質很穩,本來用連續基礎,綁好地樑跟底的鋼筋但還沒弄板模時,就下大雨讓中間的幾個土堆一直掉土在鋼筋上..一氣之下全用混擬土灌到滿...也算是一種筏基了...夠穩了..

當然錢錢不是問題時,愈安全當然較安心囉,可以把家裡蓋成銅牆鐵壁..

參考文章:
http://w3.cpami.gov.tw/br/ref/chap4.htm
版大:

先看看這邊的解釋:
http://blog.nanaimoinn.com/index.php?blog=2&p=170&more=1&c=1&tb=1&pb=1

圖解看這邊
http://www.cis-life.com.tw/p201.html


eraser
可以請建築師算出來筏式基礎跟聯合基腳 兩種方式價差會差多少嗎 ?

筏式基礎跟聯合基腳,多了多少錢
混凝土:
(24坪/0.3025)*0.4(版厚 40CM 計) = 31.74 * $2300 = 73000元

鋼筋
假設平面為 5mx16m ,不考慮搭接;鋼筋 20x20 cm 舖設
#5鋼筋單位重 1.56kg/m
1.56kg/m*5m*80支 = 624kg (短向)
1.56kg/m*16*25支 = 624kg (長向)
1.248T = 25000 (去零頭以兩萬元計)
上下兩層,鋼筋價格約 50000 元

73000元 + 50000 元 = 123,000 如果運算再加上模板及鋼筋工資,多了近二十萬

透天厝開始使用 筏式基礎 是由 921 之後開始,這是建商的噱頭
但現在建商還真的會用筏式基礎來蓋透天厝嗎?一戶多花二十萬,值得?

除非你有挖地下室,不然就沒有使用筏式基礎的必要。用了也是多餘。
筏式基礎用在大樓是因為大樓開挖了地下室,一開挖地下室;通常就會使地下室地板在地下水位下。
如果只是使用版基礎。也無法處理地板滲出來的地下水。
所以由版基礎改良成了筏式基礎,讓地下室地板下還有水箱,可以收集滲出來的地下水,再用機械排出。

如果現在準備蓋的是一排的四樓透天厝,那你可以使連續基礎就可以了。
但你現在只有 24 坪打算蓋四樓透天厝,可以想像這可能是一棟細長型的建築。
不知道你有沒有地下室,如果沒有,那就危險。因為「頭重腳輕」。
當然你如果不是細長型的建最好,你可以一樣選擇連續基礎。
如果是細長型的,又是獨棟,雖然只有四樓。如果是在土質不好的地方,我建議你最好開挖地下室。
如果有了地下室,又沒有地下水的問題,那可以使用版基礎,如果有地下水的問題,那該使用筏式基礎。

你不妨問問建築師的理由為什麼要用筏式基礎
如果建築師知道要考慮「頭重腳輕」的問題,那你就放手讓建築師去做吧。
如果建築師只回答你這比較安全,那你該換人了,這建築師一點都不安全。

台灣的建築習慣是一樓地板要加高,各層樓高也要高一點。
有一些地方的土質較差,四樓透天就要地下室了,像彰化或台北。
如果做了筏式基礎深 150 公分。一樓要提高 70 公分。
如果沒有注意這一個細節,基礎深度又只剩80公分了?一樣頭重腳輕。

如果你的房子真的是細長型的,日後又可能加建屋頂鐵皮(鐵皮不重但風阻大)或五樓
我認為,現在不是去評論基礎的樣式的時候。
該問建築師,基礎得向下多深才安全,這也與土質有關
如果得往下兩米多才安全,你不妨乾脆多加一個地下室。

所以在彰化很多三樓或四樓的透天店面就有地下室
它們的考慮是日後有錢可能再加建上去。


es_mato wrote:
筏式基礎跟聯合基腳,...(恕刪)

請教es_mato大大,以台北市區14層鋼骨住宅大樓為例,地下室開挖前於基地四周施作28公尺
深連續壁,地下室有三層,最底層筏基約位於地下13公尺處,請問這種基礎也叫筏基嗎?這樣的
基礎配置是否構穩固?
es_mato wrote:
筏式基礎跟聯合基腳,..你不妨問問建築師的理由為什麼要用筏式基礎
如果建築師知道要考慮「頭重腳輕」的問題,那你就放手讓建築師去做吧。
如果建築師只回答你這比較安全,那你該換人了,這建築師一點都不安全。
.(恕刪)


我真的無言了!那南部一堆你所謂頭重腳輕的房子就要通通拿去丟掉嗎?
~~我愛寶馬~~
使用筏式基礎有一個好處是...
先有基礎板,讓基礎板座在土地上,一樓的樓地板則會挑高,避免樓地板直接與土地接觸
對於沒有地下室的建物,可以避免潮濕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