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其實沒有什麼強烈希望的室內風格,因為是老公寓,這次整理主要希望安全、健康(改善採光通風)及日後好維修來進行。

因為希望日後好維修,電路上就希望都走明管。找了設計師、統包、單純水電工程的施工團隊來看,卻都不建議走明管。

設計師可能是以美觀及收納角度建議包天花板;統包師傅說管線很多看到會嚇到最後可能還是會想包起來,且地板都要處理了就藏在裡面比較好,也省預算;水電工程的施工團隊說住家沒有人這樣做會卡灰塵,而且很麻煩,當下給了我一個很雞生蛋蛋生雞的回答現在一時想不起來內容了。

我能理解卡灰塵及美觀的原因不推薦(大家講法其實都差不多),但考慮到維修及舊裝潢拆開看的管線走的很凌亂的狀態,就還非常希望走明管⋯⋯

網路上也看到很多人分享自己家的工業風格(其實沒有要工業風)也處理的還不難看(也有很好看的)⋯⋯

老公寓的用電用水也主要是在集中在屋內後半部,若平面以正方形看的話廚房位在右上角的區塊(會改到用電量的大概就這邊的電器櫃),電箱在左下角入口處,中間有一個橫梁),走明管真的那麼不推薦嗎?


希望電路走明管怎麼那麼難?

網路上看到的施工實績照片,這個量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啊⋯⋯還是說住家會用到更多?



希望電路走明管怎麼那麼難?

希望電路走明管怎麼那麼難?
說到底就是預算的問題,

因為明管終究不可能隨便亂拉,

一般走明管大原則就是能走邊邊走邊邊,轉彎轉90度這樣,

所以很多人以為明管會比較便宜,

這是錯的,明管比較費工,所以有時還會比較貴,

你要是日後維修為第一考量,

那就預算給出來,然後簽切結書,說絕對不會完工後跟師傅盧可能因為走明管產生的問題,

那這樣我想絕對是不會找不到人願意做的。
nccl
changkulong 喔喔,了解,因為之前有整理房子,想說暗管明明麻煩又貴,怎麼會大家說法卻相反了?
billys543
樓主的情況是都有請泥作來做地板的部分了,泥作補土油漆基本上都包含了,走暗管多一點點錢而已,走明管反而要多很多明管管材費用,而且還要多構思管怎麼走,怎麼穿過牆壁進房間、還有裝潢或系統櫃怎麼開洞等等
電管走明管的確是很亂(線路太多了)
維修也沒比較方便
已經埋管線了,以後電線要抽換就是綁著抽換
明管跟埋管的維修根本沒差別,哪裡有比較方便??

水管走明管或是像日本那種有管道間
漏水不用敲牆,那個我才覺得需要走明管
cake_pochacco
一般是新大樓大量灌漿壓破電管,重新裝潢的水泥量不多,發生的機會很低。除非是工班故意整你
fishtears
那是做的人沒差,日後維修又不會是同個人,你怎麼能保證當初做的都是好好做照圖做,暗管日後光是要查管就是一堆工了,明管一看就知道了,暗管有辦法?
走明管很費工,如果管內是電線還要考慮阻燃的問題。
台灣那些看起來很漂亮的明管工業風,如果明管內的電線走火,會不會造成延燒到家中其他物品,這是要考慮的。
chiweichiwei
不好意思,暗管不需要考慮阻燃的問題嗎?藏在天花板或假樑內的作法也是被建議過,請問藏在裡面就不須考慮這些嗎?
chih_haohung
天花板內其實不能叫做暗管,只是被裝潢包在裡面。只有在RC灌漿牆/樓層板、水泥磚牆、輕隔間牆、速固牆才能叫做暗管
明管要規劃的好看不容易,如果不計較的話,找水電工班直接施工即可。
chiweichiwei
這邊原先是想可能設計師跟統包師傅有其他考量所以不建議我們做明管,所以又找了網路評價很好的水電工程公司的師傅來看,結果他更不建議。
chiweichiwei wrote:
個人其實沒有什麼強烈...(恕刪)


因為設計師會少賺很多錢

而且配明管就不能隨便做

然後再用裝潢包起來
因為配管要一次性拉完線,你可以請師傅用線槽,就不會排斥了,電力跟網路要分開放置中間放隔板
樓主要知道,工業風的明管並不省錢,有心裡準備後,請加大預算去找有做過的設計師討論,一定能做,多準備40%吧
明管當然可以做,你預算開出來,也確定不會因為難看不付錢,一定可以做。

我以前問過,一公尺1000塊錢,不知道現在行情多少。
chiweichiwei
當初1000是一條管線嗎?
Antus
對1條1條算
居家是真的不建議明管
落塵,美觀為主因
其實樓主還可以有另一種作法
~高架地板~
高架地板在科技廠用很多,幾乎所有水與電都走在地板下
將水貼地,電撐高的方式
日後不管要增加電、水、排水都非常方便又美觀
很多人喜歡做中島,但是中島的功能都礙於排水與管路僅能做半套
高架地板將來要維修或增設也不困難~而且還可以有隔音效果
你樓上怎麼跳,樓下也不會上來抗議
chiweichiwei
老公寓墊高很怕夏天會藏蟑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