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交屋、驗屋與撥款的順序問題


  最近買新房子,跟臺銀辦的貸款也順利貸到,房子也過戶了,但問題是出在「交屋」、「驗屋」跟「撥款」的順序。


  我的理解是:

  驗屋→(問題處理完成)→撥款給建商→交屋


  但建商、代書跟銀行卻告訴我說因為房子已經過戶,所以應該先撥款到建商戶頭,然後再驗屋並交屋,所以順序是:

  撥款→驗屋→交屋


  但我覺得若銀行先撥款給建商,那建商對於驗屋後的問題處理以及修繕責任不就會愛理不理,這對我來說是權益上的損失以及時間的浪費。


  請問是我理解錯誤,還是這是我可以爭取的權利呢?會有法律上的相關問題嗎?希望各位給我一些建議與答案,感謝。
silentocean wrote:
  最近買新房子,跟...(恕刪)

程序應該是驗屋→交屋→撥款,
基本上您應該是跟建商的銀行辦理貸款才會這樣,
之前我也有看過類似的經驗,
所以我在簽署銀行貸款合約有特別要求增加一條:'經驗屋通過後屋主簽署撥款同意書,才能撥款',
有特別要求,銀行就會謹慎點,
但您的案子可能沒有加註這條要求,因此就算未來建商皮皮的,您也只能認了,或者積極打消費官司
應該是先驗屋然後交屋
最後才是撥款吧@@"
最近才剛透過房仲買房子
貸款銀行也是跟他們配合的
銀行還會主動提醒說
會等我們確定交屋後才會撥款歐

覺得雖然透過房仲買房子會多花錢
不過中間的一些問題卻可以簡化很多說
如果房仲品質不錯的話
如果是新成屋又是請代銷公司代辦貸款
通常會給你幾張繳款單,到固定的日期繳一定比例的款項
到交屋當天大概只剩2~3成的尾款了
基本上當天會先辦好交屋手續再進行驗屋
驗屋時會有建設公司的公務跟你上去
紀錄瑕疵,並約定修繕日期
個人當時買屋程序是如此

至於怕交屋後有問題不理
個人認為還好
只要選擇大間有口碑的建商
基本上不會有太誇張的問題,真的有問題他們也都會處理
畢竟他以後還要繼續蓋房子

但如果是沒聽過的小建商,就要強烈要求驗完屋,修繕ok才付款

我今年交屋的情形是 撥款 -> 驗屋 -> 交屋
因為我的合約書載明使照下來就得撥款.
(我是要交屋了才知道原來使照在驗屋前就會下來了!!!)

交屋前的利息是建商出.
一般驗屋時建商都會拖, 拖到你受不了(因為房租到期 or 裝潢 or 結婚)接受缺失辦交屋.
所以我的建商會出交屋前利息 算是有一點保障.
因為我的建商就是凹不過我, 受不了一直幫我付利息, 最後火速幫我處理缺失.

以上是我家的情形, 給你參考~

ps. 我那家建商負責驗屋的人可皮了! 驗屋兩個月幾乎沒進度!
我氣到不行, 甚至想換屋!
好哩家在, 當初好心給銀行員做業績, 貸超過我們所需金額幾百萬(行員教我們一交屋立刻還),
後來讓建商付了幾期利息,
那利息比我的房租還高, 於是我就覺得比較平衡
silentocean wrote:
  最近買新房子,跟...(恕刪)

應該是 驗屋ok-->撥款-->交屋,這樣對雙方都好,較沒爭議.........
小弟這幾天想了想
其實 驗屋-->交屋-->撥款 或 撥款-->驗屋-->交屋
差別其實不大
因為驗屋當日能驗到的問題,都是小錢就可以解決的
(除非建商太擺濫,才會有誇張瑕疵出現)
真正可能會花大錢的問題,都是一段日子之後才會發生
要是遇到沒商譽的建商,推託已交屋不肯解決還不是一樣
所以個人還是認為向商譽良好的建商購屋才是王道
比較正確的做法是「驗屋-->交屋-->撥款」, 這時房子以經完成過戶, 屋主是您了, 撥款予否是你可以決定的,
如果在撥款前, 發現房子有重大問題, 你可以要求銀行不得放款給建商; 若撥款-->驗屋-->交屋, 如果建商倒了,
那錢去找誰要? 未過戶的房子權利還是建商(債權人)的。

不過驗屋是無法驗漏水(除非當天下雨)、排水不良、電話、網路線, 其他只能驗看得到的東西。
bxtnt wrote:
.......未過戶的房子權利還是建商(債權人)的....(恕刪)

是這樣沒錯,不過通常在驗屋之前早已過戶完成,土地所有權甚至更早,因為建商可以規避新年度較高的增值稅........若未貸款以現金交屋的話,還要注意建商原來的建築融資是否有塗銷乾淨........
銀行撥款前, 一定是過戶完畢才對, 至少公股銀行應該是如此. 當初對保的時候, 就有和土銀確認過, 他們說, 一定是房屋過戶了, 當事人也說可以撥款, 才撥款, 至少新成屋應是如此.

至於驗屋和複驗, 就要看建商了. 新成屋通常有一年保固, 只要你住的方便, 隨時都可以叫修.

小弟在驗屋之前, 房子就已經看到很熟了, 只有大公的部份, 通常建商都會陸續做, 這點比較不好控制.

當初陸續在付錢的過程, 也是有考慮到建商會不會倒, 畢竟似乎經濟景氣不是很好, 不過看到建商都有進度再施作, 小弟也就沒想那麼多了.

算是賭博吧.

和工務聊過, 他是認為, 建商也不是笨蛋, 許多避險的事也是會做, 不會說倒就倒, 例如新建案停止, 舊案慢慢去化, 景氣不好, 原有的房屋就會留更多人力慢慢做好, 變成不趕工了, 可能也算是一個好的一面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