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aru證實將有2025 Forester Hybrid

不重要
那個車頭屁股真的很醜就打槍了
台灣消費者更想要的是渦輪引擎阿
國外都有出新的1.8T版本,動力好,放在台灣還省稅金
畢竟現行版那顆弱弱的2.0na,動力、油耗、稅金對比其他品牌都沒有優勢
變成說要買SUV如果不考慮AWD,其他品牌CP值更好,假如要考慮AWD,擁有同樣強悍S-AWC的Eclipse Cross在動力編成上也比較有優勢
所以假如真的進Hybrid不進1.8T的版本,那基本對銷量還是沒有起色的
強者我鄰居
森林人雖然銷售成績普普,可是總的來說,還是樂勝日蝕很多呀。
Monte920 wrote:
你覺得E-Four的能力有一天能趕得上2-motors嗎? E-Four的問題是後輪馬達的馬力扭力無法跟前輪引擎+馬達的能力相等. 如果想加大後輪馬達的能力, 那油電車單薄的電池量(1.1到1.8度)也不夠支撐. 用傳動軸才能真正50:50.

e-four的越野能力還是有可能趕得上2motors,主要是看車廠願不願意在這一塊投入成本
因為在越野越困時,都是極低速,不可能全馬力輸出
以rav4 e-four為例,大電池1.6kwh,後軸馬達輸出為54匹,在極低速脫困時都已經足以讓輪胎打滑轉不停了
(假設54匹全馬力(約40kw)輸出,1.6kwh理論值可以供應2分多分鐘)
當前後輸出50:50,前軸也輸出54匹,加起來就108匹,要應付脫困已經措措有餘
非phev的油電車款就是因為電池容量不大,引擎很容易就能將部份的油轉成電儲到電池
要充到足量的電力不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而且hybrid系統也不會允許電池的電量完全耗盡
hybrid電池電量的問題其實不會讓駕駛操心

Monte920 wrote:
另外, 即使2-motors每家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你可以看看別人測試Tesla無助的樣子!

只要是非搭配差速鎖的開放式四驅車型,在越野能力一定會有其侷限性
即使是強調越野的subaru也是經常傳出刁車需要四驅得利卡救援的新聞

subaru xv海蝕洞刁車

但從發展性來看,我認為電動四驅在越野的潛力應該是遠遠勝過傳統機械式的四驅
電動四驅通常一顆馬達負責一組輪軸,更容易透過電腦精準控制前後軸的動力輸出
有中央傳動軸的機械式四驅,在動力調配上複雜程度相對較高,而且還存在極大的動力耗損
Monte920 wrote:
即使2-motors每家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你可以看看別人測試Tesla無助的樣子! 測試不能只看一個, 要看多個. 總之, 不管哪個系統的AWD, 都不要有太多不切實際的信心!





這二部影片受困的場景都是在摩擦系數極低的路面
這種情況就算四輪完全鎖定都不見得能成功脫困

第二部影片(中國),同樣的場景,換成摩擦系數較高的路面(沒下雨)
就上去了
hughkk wrote:
換成摩擦系數較高的路面(沒下雨)
就上去了


這不是常識嗎? 同樣的路面, 車子平常沒問題, 問題下雪就不行了啊!

反正如果Toyota油電越野車也開始用E Four再來說吧. 他們現在都沿用傳動軸, 看來你對E Four比Toyota更有信心, 你應該寫信給他們的工程師了!

我住在冬天會下雪的地方, 住家又在山坡上, 兩個月前下雪我女兒開著Sienna AWD就在我家門口上不來, 開不進車庫. 我冒著大雪幫她清一條雪道她才開得進來. 所以我對車子的四驅能力,底盤高度,輪胎抓地力都很重視, 這不是單單紙上談兵就可以讓我可以放心的.
Monte920 wrote:
這不是常識嗎? 同樣...(恕刪)


雪地裡真的就是這樣,不是只要是四驅就可以,還要看一堆參數。
輪胎類型,胎寬,輪框大小,底盤高度,動力分配等等。
我以前在賓州讀書時,朋友的911 Turbo下雪就變成裝飾,開不出積雪的停車場,
只能不斷的打滑空轉,問題是911 Turbo也是AWD。
我那時的Impreza Wagon配上好一點的四季胎(印象中是Conti-Extreme Contact),
下雪天根本無敵,大雪路面沒清時上山滑雪都輕輕鬆鬆。

看這些off road的review都滿有說服力的,
因為在設定的狀況下看能不能脫困就大概有個底了。
我很喜歡看Driving Sports TV的測試,
因為人家直接買一個山頭設計了幾個不同難度的off road trail做測試,
所有AWD車走一圈同樣的路線根本就照妖鏡阿,一看就知道誰可用誰不行。
OO你的XX
爬山表現厲不厲害重點不見得在有沒有強健的雙腿,決定關鍵反而是穿的是啥麼鞋子吧?
對比RAV4 2.5 Hybrid旗艦 4WD的138萬

只要意美賣140萬,我會買單...

但我猜要150啦哈哈
Monte920 wrote:
這不是常識嗎? 同樣的路面, 車子平常沒問題, 問題下雪就不行了啊!

沒錯,像那二部影片無法脫困是環境惡劣的問題,並不是電動四驅系統有瑕疵或脫困能力不足
當路面摩擦系數低到一個程度時,前差、後差、中差同時鎖定都會無法脫困


Monte920 wrote:
看來你對E Four比Toyota更有信心, 你應該寫信給他們的工程師了!

不是我對e four有信心
而是在四驅機械結構上,我認為電動馬達會更有潛力
目前就已經可以看到許多電動四驅車款在中控螢幕就能輕易調整前後輪輸出比例
甚至可以調整至前後0:100或100:0
你也看到了,在相同的測試環境下,tesla awd脫困能力完全不會比awd油車差
有了豐田油電技術支援,也是好事一樁,多元動力,能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呀。
終於有新東西了。
不然現行動力連輕油電都沒有,實在與節能的潮流有點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