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已來美國多年,中文文筆可能沒那麼好,請多指教
批著紳士西裝的熱血份子---Subaru Legacy 2.5GT

文: 安東尼 圖: 安東尼
前言批判----
其實台灣車友對Subaru Legacy並不生疏。早在第一代時台灣就有進口日裔美規的Legacy來販售,不過由於當時大慶汽車在進口車部份的銷量不佳,之後日本原廠就決定交給磊鉅實業引進販賣第二代Legacy。雖說當時磊鉅實業在全台的銷售據點非常少,不過第二代Legacy卻是此車系有史以來在台灣最風光的時候。至今仍可以在台灣街頭看到還在服役的第二代Legacy。後來因為磊鉅實業母公司國產汽車爆發財務危機,第三代Legacy又再2000年時交回給大慶汽車代理引進,不過高達一百二十九萬台幣的報價也讓第三代Legacy成為台灣數量最少的Legacy車系。
第四代Legacy代號BL(四門轎車)/BP(五門旅行車)於03年發表,在日本上市後就立即獲選03/04年的JCOTY(日本年度風雲車),算是給了Subaru一個很大的鼓勵。
04年時,SOA(北美速霸陸公司)以05年款式發表第四代Legacy。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組裝的Legacy上市初期總共推出四款車型(皆搭載EJ25引擎),分別四門的2.5i(無增壓車款)及五門旅行車的2.5i,可選擇配備皮椅的Limited款式也可以自由搭配四速手自排或五速手排。另外還有2.5GT(渦輪增壓版)以及五門旅行車的2.5GT, 也可選擇配備皮椅的Limited款式跟搭配五速手自排或五速手排.

到了06年,SOA(北美速霸陸公司)又發表了限量500輛的2.5GT Spec.B,以原本GT Limited車款為基礎,增加了六速手排,倍適登減震筒,鋁合金下支臂,原廠衛星導航,18吋鋁圈配BS RE050跑胎和酒紅色皮椅。同年,SOA也停止生產GT Wagon手排車型,而GT車款也只留下配備皮椅的Limited版本。
07年式算是Legacy GT的中期車型,Subaru特地為有turbo的Legacy植入最新的SI-Drive科技。SI-Drive是一個結合了扭力輸出,轉速和油門深淺所搭配出來的三模式電腦輸出控制,分別有Intelligent mode, Sport mode,和Sport Sharp# mode,透過排檔後方的旋鈕來轉換。
而剛好本車是07年款的Legacy 2.5GT Limited版,也就是第一年搭載SI-Drive的Legacy GT。廢話就不再多說,筆者趕快來帶大家體驗一下這個批著紳士西裝的熱血份子到底有多狂爆。

靜態剖析----
其實Legacy與一般路上所謂大眾化的房車比起來並沒有比較具跑格,除了可以從引擎蓋上的intercooler進氣孔嗅出一點運動風以外,整台車乍看上去就好比上一代Camry的山寨版。看似渾圓低扁的車頭其實相當的長,而目的就是為了塞下那個掛了螺仔的EJ25引擎。
車側腰線並不算高,但是車身摺痕比許多家庭房車更來的有立體感。而無框車窗的設計更是從第一代Legacy就沿襲下來的經典,第五代車型已取消此項傳統堪稱可惜。眼光一路拉到C柱後,不難發現Legacy與許多歐系房車一樣有雙C柱的設計,讓此車添增一點歐系風格,也難怪第四代Legacy在歐洲大陸也有不錯的銷量。

車尾行李廂蓋已融合鴉尾造型,從車尾整體看上去比較沒有那麼乏味單調。不過除此之外,車身後半部造型其實相當單調,車尾燈像極了上一代的Camry,好在原廠在中間倒車燈部分有給上淡淡的燻黑,感覺較有立體感。如同其他日裔美規車型一樣,後保桿相當厚實,而下緣則有一片長型塑料版連接左右單出的排氣管,若搭配淺車色,遠方乍看下有如以加裝了後下擾流。
進入車室,最驚艷筆者的是車內所營造的高級感。坐上駕駛座,開起電門後隨即可以看到高反差的自發光儀表板自動偵測一圈,白字紅針黑底的搭配相當富科技美感,淡淡的流入出性能氣息。儀表左下方為多功能行車電腦,除了可以顯示平均油耗,瞬間油耗和下次加油的距離以外,還有SI-Drive的模式顯示。

三輻式皮包覆方向盤相當有跑車味,原來是與WRX上同一個。皮椅質感相當厚實,座椅支撐性和彈性也都軟硬適中,這樣的拿捏剛好介於行車舒適和操控包覆之間的平衡點。
前置六片吸入式CD,數位式左右獨立雙區域恆溫空調,雙前座電熱椅,駕駛座八向電動調整,副手席四向電動調整,AUX音源輸入等配備全部到齊。另外還有左右後視鏡除霧和前擋風玻璃加熱等特殊少見的配備。這樣的標準配備,說Legacy GT是台豪華房車一點都不為過。

前座空間相當充裕,手可以很自然得靠置在門板上,駕駛座也可以很輕易的調整出最適當的位子。將前座以我183cm的身高調好後換到後座,腿部跟膝部空間仍然充足,距離前座都有一個拳頭的空間。美中不足的是車頂高度對我的身高來說頗為壓迫。畢竟Legacy以105英吋的軸距在房車級距中仍然算是偏短的,能有如此的表現已算可圈可點了。

動態評語---
再度從後座回到駕駛座,一坐上這個位子後就迫不及待地踩下離合器發動引擎。發動的那一霎那,經由英國名改裝廠Prodrive的排氣尾管傳入耳朵就是那獨特的水平對臥引擎聲。
每每聽到這個聲音之後,我的心就自動與車子連接起來,帶著人車一體的心情出發。踩下離合器,經由改裝過後的短行程變速箱很快的就打入了一檔,將略為重腳的離合器抬至一半後,稍補油門車子就毫不拖泥帶水的開始移動。

上路的重點就是趕快來測試SI-Drive的威力。先從發動後的Sport mode調成Intelligence mode,油門反應變得比較模糊,雖說全門下去仍然能感覺到turbo增壓的貼背感,但感覺頗為拘束,此模式仍比較適合市區的中低速行駛。
在切換回Sport mode,感覺快活多,加速力道的增長彷彿車子少了一個人的重量一樣。眼見前方黃燈就要轉成紅燈,重腳踩下相當札實的剎車後,車主所改的前四活塞Brembo卡鉗立即以強大的力量將車子停下。

在等待紅燈的時候,我將排檔後方的SI-Drive旋鈕轉到最右邊,也就是最厲害的Sport Sharp模式,隨即等待綠燈的到來。號誌一變綠燈,我毫不客氣的全油門加速到紅線,一路紅線換到三檔才抬起油門。
所有動力在當下瞬間傳遞到四輪,沒有絲毫的輪胎空轉或慘叫。起步霎那的輸出是這麼的直接卻不突兀,渦輪開啟後的貼背感是這麼的強烈卻不猛爆。房車的重擔在過三千轉渦輪開啟的那一刻之後全部拋開,低沉不高調的水平對臥排氣聲浪搭配著加快的血液循環,心跳與車速成正比的持續加快。
這種直線加速感讓我感覺是在駕馭一台歐洲性能鋼砲,但眼睛往車內巡視了一圈,卻發現我仍然被皮門飾板和核桃木飾板環繞著。這一切還在幻覺時,手摸摸材質厚實的皮座椅擦擦手汗後才終於回神,原來,我還是坐在這台日裔高級房車中,只不過,剛剛它把我帶到了另外一個所有日裔房車都到不了的境界而已。
一路開上了山路,在連續的幾個彎過後我發現這組經過車主精心調校的德國名廠KW高低可調避震器彈性相當Q,面對突如其來的坑洞或石頭,車體反應不會像其他日系避震品牌一樣發了瘋似的胡亂彈跳。

Subaru一向為傲的全時四輪傳動將底盤反應控制的相當穩重,在配上足下18”吋Prodrive GC-05h鋼圈與
Bridgestone Potenza RE-01r性能跑胎。這種堪稱是黃金般完美的搭配,讓這台Legacy GT過彎有如游水般輕鬆自在。
唯一可以挑剔的,大概就是以中大型房車的車身在狹小彎曲的山路上仍有那麼一點負擔。車尾跟進的速度仍然不及Evo或STI等日系性能房車,但在經過精心重點改裝後的Legacy GT實力在山路仍然可以海放歐系高級性能房車,沒錯,我說的就是Audi S4或者是BMW M5。

了斷總結---
各個車廠所以堅持的造車理念往往都不盡相同。有些車廠重視實際銷量,所以車都做得很合乎大眾化口味。有些車廠造車重視新的概念,所以車都做得很前衛創新。有些車廠重視駕駛者與車子之間的互動,所以車做的都很熱血澎湃。
當這間重視駕駛與車子之間互動的車廠要製造一台高級房車時,不但要把所有高級房車應有的條件置於一車,更要將車廠的堅持所凸顯出來。
如何在車上乘客覺得最舒適的車室空間裡給駕駛者最直接的車輛反應和提供車上所有乘員最安全的防護,是這間車廠在設計這台轎跑車所碰到的最大難題。不過以第四代Legacy的全方位表現及日本汽車媒體的頒獎肯定來看,Subaru是辦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