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沒保車體險不正常!2. 自動煞停必須要發生作用, 理當無論時速多少吧!3. 自動煞停測試失敗, 怎會沒有防護措施, 該不會是挖洞給你跳吧!4. 看來沒很嚴重, 但維修費用高的驚人!5. 買貴了這台試乘車+維修車, 只能說很不值!這篇一定要蓋大樓, 最好訴諸媒體, 不然誰還敢踏入Volvo展示間
我一直認為CitySafety應該視為平時正常操駕下的主動安全輔助措施而不應該拿來當作一個主要的賣點更何況隨便讓不熟悉的客戶任意操作就算要展示應該要有試乘的契約和安全的場地這很明顯是車廠的問題還有試乘車沒有車體險這我倒是第一次聽到...應該有管道查到當時有沒有保車體險吧如果其實有...這算是偽造文書吧如果真的沒有...肯定是有人瀆職
我本身也是VOLVO的新車主,看到這個事件,非常贊成讓新聞報導一下,看看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因為整件事情實在太詭異了!詭異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不管最後真相如何,該修理業代的話就要好好給個教訓,如果該還VOLVO清白的也要還個乾淨~1.VOLVO有原廠行車記錄器(不過我那時不是標配,現在不知),如果試乘車有裝,樓主當初應該保存那個物証,因為記錄器會錄到車內的談話內容,免得事後雙方各說各話~2.怎麼會有這麼誇張的業務讓第一次看車的客人試city safety? 自從國外city safty展示失敗過之後,台灣VCT自己辦city safety體驗的環境設備,都可以將萬一體驗失敗的損害減到最低。3.為什麼右側車頭撞電線桿,左邊的車側氣簾會啟動爆開?4.如果整件事真的像樓主所說,應該公佈到底是哪個營業所/展示場,甚至連業代的名字都可以公布了~以後自己維修一定避開那個廠,即使顧故也要寧可拖到他縣市維修~--不過city safety還是個好系統~ 已經有許多車主分享實際的經驗,包括我自己。進口車的維修貴,這一救,起碼省下幾萬塊~City safety、BLIS(盲點)等系統都只是最後一道防線,用在攔截人為無法避免的狀況~更不該當成第一道,甚至是唯一的一道防線~就像高空作業的安全繩、安全網,雖然還是有失敗的可能,但是當發生意外的時候,還是會希望有這些安全配備~另外,車主手冊就明白表示,city safety只能在時速30(?)公里以下避免碰撞,30公里以上只能減少傷害。因為city safety啟重時是緊急全力煞車,所以只會在電腦評估碰撞不可避免,而且駕駛還不反應的最後關頭,才會啟動(個人經驗在停下時是只有一點點距離),這樣可以避免距離很遠時就常發動假警報,所以在高速公路上如果前車急煞,這個系統是不會隨便起動的(但會有明顯警示音跟高頻閃燈提醒駕駛人前方距離突然縮短)。一旦city safety會起動就代表:再不啟動,再慢就煞不住了~時速30公里以上靠的是定速系統的自動跟車功能,這個系統可以設定要跟車的距離,在定速巡航時,如果前車減速、甚至停下時,自己的車子就跟著減速、停下了(可以設定距離)。(這個功能只要一踩煞車就會動解除),即使有其他車子突然間插入,也會被偵測出來而減速~就像BLIS盲點系統,不是說BLIS沒閃就代表沒車可以切換車道,而是如果駕駛看後視鏡、轉頭明明就沒看到車子,BLIS卻在閃(代表有偵測疑似車輛的物體),最好再親眼確定一次是不是有車子在視線的盲點~如果city safety等系統沒有價值,其他歐洲車廠就不會各自研發類似的系統了~這種東西就像TCS/DSC/ESC一樣,雖然系統可能故障(連NASA的電腦都免不了可能會故障了),雖然它不見得能夠避免意外發生,但你還是會希望它在車上~就像安全氣囊,即使可能失效,卻還是很需要~最後...試車沒事真的不要去試city safety,畢竟樓梯有安全網不代表一定要故意跳下去試看看~試乘車又不是你的車,即使試乘車的city safety正常作用,又不代表你買的那輛車city safety就不會故障~ 而且city safety的急煞力道其實很不舒服,因為city safety如果需要作用,卻又失敗,通常撞車一定無法避免~ 除非緩衝區有三大卡車的棉花之類的緩衝,才不妨在簽完詳細的免責文件後,以5~10公里時速去體驗一下~
嚇死人阿~試車沒保車體險????叫買方(你)試車???出事叫你賠????你沒去告(走法院)車廠???把(買方)生命當白老鼠????你還願意買????(你沒去告車廠,車廠都要跟你說謝謝了).呵~怪事~ps(沒保車體險,說不定是假的)去跟律師談談~
這是事實嗎????樓主4月發生6月登錄01發文全車買了200多萬??這位車主也太好??還是01上的神奇事件再添一樁沒買賣的契約書感覺這件事又是天方夜譚!!網路不是沒有免責權影星丁國琳可是告了臉書PO文者&按讚法院判刑成功的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