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vo 小車高速公路實際撞擊結果

看到volvo跟ford車主的描述,
感覺PS3品質沒有很好,
超過三萬公里就會雨中打滑了,
感覺很可怕。
奇怪,
那輪胎版怎麼大家都說米其林濕抓很好?
vincent5199 wrote:
時間:6月14日下午...(恕刪)
旅遊記錄:香港,韓國,日本,中國,柬埔寨,越南,紐西蘭,英國,義大利,克羅埃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
vincent5199 wrote:
身為事故車主,我不...(恕刪)

先恭喜樓主雖發生意外但沒事

我不太贊成你所強調[道路上的真實撞擊,遠比車商廣告或是模擬測試,更有說服力]
這是觀念上的問題
任何意外都是一個案例
要非常多的案例才能累積起一台車[實際的相對安全性]
如果實際案例目前已經可以代表相對安全性
我相信歐美不會還是用模擬測試來作為指標
更不會有交通致死率和測試成績不一定吻合的情況(先前有討論)

眼見為憑或親身經歷確實在感覺上相當直接
但是那代表你這次意外這台車保護了你
所以你當然可以[主觀]接受這台車是安全的
但是那和一般我們在討論的[相對安全性]是不一定有關的
因為同樣條件下
任何其他車輛的結果也有可能和你相同
(當然也有可能不同,但沒任何其他資料就是大家各自嘴砲)
你無法知道當時實際條件為何
也就不可能複製(其實所有意外都相同)
更無法知道你的車是否比其他車較安全或相同(相對安全性)

像是說如果今天一台你認定較安全的車
出意外卻有受傷
你是不是認為如果是別台車會傷更重?
說穿了就是主觀認定而已

簡單說
意外的經驗分享很好
但我實在無法了解台灣人為何都只喜歡用這種單一事件在看安全性
相對安全性目前的指標就還是模擬碰撞


另外
實際意外案例是無法在車子剛販售
就提供足夠的資料
來評估這輛車的相對安全性
所以還是得依賴模擬撞擊測試
來提供相對安全性的資訊

以前沒有碰撞測試的資訊時
安全資訊除配備外
或許就只能仰賴車商信譽和車主口碑
但是現在有碰撞測試就可提供參考了
我覺得不該過分仰賴車商商譽
因為即使是volvo還是賣過碰撞成績4顆星的車
根本沒有自撞影片
到底一堆人怎麼判斷這車好安全的?

vincent5199 wrote:
時間:6月14日下...(恕刪)

樓主能在這裡發言..代表人無大礙..
volvo車本來就是以安全作為訴求..
車主的活塞記得要留下來嘿~

vincent5199 wrote:
以我這次幾乎近正面角度高速撞牆,車室內外全無變形,方向機柱也未潰縮,安全帶已經束緊,我身體感受的撞擊震動,比玩碰碰車還輕微,連眼鏡都沒掉下來,如果爆了安全氣囊,我才覺得奇怪!因為所有撞擊力道,都已經被引擎室潰縮鋼樑吸收了,防火牆外的懸吊、輪圈、前軸、底盤等全都無恙,更別提防火牆內的前擋、方向盤、儀表等車室結構了,請問有何必要爆安全氣囊?爆了搞不好才會讓我掛彩。


據我所知,不一定正確

氣囊會不會炸開端看電腦反應跟撞擊點

電腦不會知道裡面的人感受怎樣

通常都是撞擊點對了、力道也對了就會炸開了

電腦又不是阿斯拉,怎麼可能先判斷內部乘客感受後再決定要不要炸開?

看歐洲ncap撞擊測試就知道幾乎都是撞上去氣囊就會瞬間炸開

你的車正前方都撞成這樣通常正副駕駛座的氣囊理當要炸開了,去檢查一下吧
好強,在高速公路上撞可以看見車體的強健,人也還安然無恙!
這輛車還要維修嗎?
好車~現在特價才139~~心癢癢

bluffbulls wrote:
這也不是什麼高速撞...(恕刪)


ncap測試僅僅是50公里正面撞擊氣囊就會炸開了唷

50公里是高速撞擊嗎?我不知道

但以樓主的案例而言可以把volvo車頭撞爛...撞擊當下時速一定高過50公里

可是還是有人護航

人平安就好,
至於談到氣囊車體結構等等問題,其實可以詢問專業技師 or 專業人員相關問題,不然用“ 臆測” & “ 感覺” 來評斷車輛安全設計其實蠻虛的,頂級車廠再開發一台車時丟多少資源以及試撞多少車子才能量產一台車子,這些專業技師應該不是飯桶才是,反而要慶幸樓主毫髮無傷再分享他的慘痛經驗,也希望大家安全平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