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因為之前完全沒注意到 Wagon 這類型的車子,後來覺得
它好像滿實用的,不僅有轎車的操控,還有比轎車大的空間,重點是還可把我的單車放
進車內不用掛在外面(因為覺得那樣好像滿危險的),所以就開始瀏覽各種 Wagon
的資訊了,也參考了各位車友的建議與心得受惠良多
於是鎖定了 93SC, V50 D5, Legacy GT 這三款車型, 在車展比較這三款之後,
93SC 完全是因為中控台與排檔桿太過老氣而被排除掉,否則就入手當飛官一員了,
V50 大致上覺得都可接受,只是三台當中空間是最小的, Legacy GT 的空間不錯,
動力也實在太吸引人了,但油耗太可怕了,於是乎陷入了兩難之中,這時老婆靈機一動
說不然擲銅板好了,結果他一擲就中 V50 , 我又不甘心那265匹的動力, 所以我也
擲了一次,結果就這樣去了 VOLVO 攤位了解一下購車條件與相關資訊
隔週就去桃園訂車了,一月初訂車,三月底交車,開了一個月目前都很滿意
提供一些個人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1. 當初訂的是614極地白,在PDI前看到車子發現前後保桿與空力套件和車身鈑金
是有色差的,業代的解釋是烤漆時塑化的保桿遇熱會產生碳離子造成顏色變化,
空力套件則是在荷蘭不同廠開發烤漆的,以至於產生色差,剛好那時也有一台白色
C30 結果也是一樣有色差,看來 VOLVO 的烤漆有待加強
2. 手套箱的開關把手間隙太鬆,導致行駛不平路面產生共振,由於上頭有車鑰匙孔,
所以必須從國外原廠叫料更換,才能和原車鑰匙一樣,目前等待當中
3. 由於小弟上一台車是 99 1.6 LANCER, 動力方面相差滿多的,所以這方面非常
的滿意,之前在三義大坡都是三檔用力一踩直上,萬一被擋,回了一下油門就虛掉了,
現在臉不紅氣不喘的,管他被擋幾次都沒問題,動力隨傳隨到,跑山路也很輕鬆自在,
連超車都輕而易舉,柴油的高扭力真的是好用
4. 柴油車的怠速聲音還是很不習慣,覺得好像貨車一樣,但速度過了3,40後就和汽油車
沒兩樣了,後悔當初沒加選膠合玻璃,解決的方式就是音響開大聲點
5. 穩定性和上一台車相比好太多了,老是覺得怎麼好像跑不快,看了一下時速表都已經
120 了, 怎麼一點速度感都沒有,好怕接到紅單
6. BLIS 這個安全系統真的是好用,有幾次晚上在高速公路上一直亮著,仔細一看旁邊
真的有車,果然名不虛傳沒有呼嚨我,因為前後座的頭枕都滿大的,剛好會擋住右後
車窗產生死角,所以這時 BLIS 就發揮它的功能了
7. 關於皮皮孫車友所說的右後行李箱側網,向業代反應後,經他和新凱連絡後,原廠確實
是沒右邊的,他們是訂左邊改裝成右側的
8. 每當冷車啟動後,不管行駛或怠速,大概間隔2分鐘就會有一種"恩..恩..恩.."很小聲像
什麼東西運轉啟動的聲音,大約開個10分鐘後就沒了,有車友和我一樣的情形嗎?
接下來就看圖說故事了
陪了我10年的小黑 99 LANCER 1.6 ,感謝它無怨無悔的陪著我到處上山下海,
不僅"老七仔"坐到變成"老妻",還盡責的完成兒子誕生的接送任務,無限的感謝
這些年除了一次的節氣閥故障外,其他都是正常的保養,妥善率真的滿高的
相信下個主人也會好好的愛惜你的

主角現身

2010 V50 D5 614 R-Design


就是這個角度讓我想把原廠排氣管給閹掉

應該可以看到下巴和保桿的色差,和引擎蓋也不同,共三種白色

霧銀的方向燈

獨特的中控台

2010 Premium Sound DYNAUDIO 已列為標準配備了
音質真的不錯,而且這樣低音個人認為已經很棒了,如果再加選重低音不知是什麼感覺

做完鍍膜後的樣子

鍍膜後滿好整理的,洗完車後直接嚓乾就很亮了,不然高速行走吹乾也行
鍍膜過程

隔熱紙前檔 FSK F30, 其餘為 V-KOOL K14
隔熱還算不錯,但 K14 內反光還滿嚴重的,且在日光燈下會有彩虹纹


如果車身在降一些應該會更好看
單純的降車身舒適度和原廠一樣,有大大可提供參考嗎?








交車至今加了三桶台塑,中間跑了 新竹-台南X2, 新竹-台北X1, 新竹-宇老X1, 新竹-日月潭X1
其餘都是市區行駛
第三桶油故意開到亮燈,亮燈時顯示還可行駛140km,當時在高速公路上
圖上顯示110km時已經多開了30km,當時正準備加油,共加了約54公升

平均油耗

平均時速

原廠的排氣管本身還滿好看的,如果保桿不挖洞的話還覺得無所謂
但是挖了洞卻縮在保桿裡面,感覺滿不對眼的,於是就想對它動手腳了
原廠排氣管被閹割當中

新管焊接中

調整角度

完工後

GIANT 17" BIKE DAY & 17" JOLLI 上車

這是參考 : 省錢無敵-DIY車內攜車架
訂車時要求的原廠束帶
再去 B&Q 加買兩組類似的束帶

瑞典製的喔,好用

本來是想車頭向外比較好搬運,但是V50車尾高度不足,只好車頭向內
而且單車必須斜著讓車頭進V50後再扶正,否則直直的會進不了

束帶一組固定快拆版,勾住後椅背的小孔,也可以用魔鬼氈固定

另一組則固定座墊,勾住車身行李固定環
因為 BIKE DAY 椅墊的桿子太長不能壓到底,只好拆掉改成固定輪子
後輪高度和車身高度差不多

這如果是 Legacy 就太方便了,因為它的後行李箱真的太大了
第一次單車進 V50 花了大概半小時,第二次以後不用10分鐘就搞定了
這樣的方式還滿穩定的,不用像後背式的那樣擔心會不會掉下去砸到人
看了眾多車友的討論後,還一直沒法決定要用哪一款機油,真苦惱
第一次寫開箱文,請多多指教
也感謝在購車過程中各位車友的意見與心得
--------------------------------- 我是分隔線 --------------------------------------
12/2
開了半年多,終於突破一萬大關了,這段時間對它的滿意程度還算不錯
分享一些個人感覺供大家參考
1. 剛開始駕馭它的時候,對它的性能表現非常的滿意,想不到才半年的時間,
就已經麻痺了,為什麼油門踩起來沒有當初的那種力道呢,難道該敗晶片了嗎
就在一萬公里保養後得到答案了,原來是機油衰退了,換完油後,當初剛牽新車
的那種感覺又回來了,油門輕巧有力好開,想不到7007才7000公里就沒動桃了
2. BLIS 這玩意真的好用, 尤其是在晚上和下雨的時候最能突顯他的功能,
但也是這個時候最容易出包,尤其是 reset 鍵這時根本發揮不了作用,
原廠也拿他沒則,真是又愛又很
3. 看了一些車友的冷氣問題後, 突然想說我的會不會也一樣, 突然摸了一下看看
真的也中獎了, 一邊冷一邊熱, 那就趁這次保養順便升級程式吧
但技師卻說, 如果不急的話下個月再升級吧, 因為老外已經找到問題了, 正在
更新程式, 應該下個月就會好了, 到時再通知更新
他說他也滿背的, 全台有那麼多台更新程式過後都沒問題, 就只有他那邊有三台
更新後死當, 兩邊都吹熱風, 被罵翻了, 所以希望如果不急的話改天再更新
4. 原廠煞車覺得滿沒力的, 好幾次差點煞不住, 嚇了一身冷汗, 看了那麼多車友
的煞車改裝分享, 心中的小惡魔蠢蠢欲動, 有車友能分享該去哪裡裝嗎?
5. 組裝方面真的還有待加強, B柱那聲音看來好像是通病, 還好上一台車也一樣,
所以也就不覺得怎樣了, 但畢竟還是有噪音
中控台在大幅度的轉彎時, 內部會有東西敲到的聲音
中央那扶手台每當手靠在上面, 就有摩擦的噪音, 真不舒服
後車門蓋板裡面的鈕扣竟然斷掉, 交車後才發現, 結果縫隙越來越大,
這次保養順便把他搞定好了, QC 品質有待加強

6. 之前板上討論的防水膠條問題, 回廠反應後, 二話不說免費馬上裝到好
不過有車友在不同廠裝的位置卻不一樣, 說右邊沒必要裝, 只有裝左邊和
左邊下面一點的位置

7. 剛牽車時就去做了鍍膜, 還滿不錯的, 每次洗完車擦乾就行, 不用打蠟依然亮晶晶
撥水性也很好, 缺點就是摸起來不會有打蠟的那種滑溜感

8. 前一陣子在高速公路插到釘子, 開到發覺時已經沒氣了, 掛了一顆輪胎, 真傷
就興起裝TMPS的念頭, 但老是覺得還要掛那個面板滿礙眼的, 剛好目擊者II 整合
ORO 成功, 不用想太多, 就是你了
本來電源是插點煙器位置, 但覺得滿礙眼的, 要改成走內線接電源方式, 但那師傅卻
怕有偵錯碼而不敢施工, 只好求助業代, 他很阿沙力的說遷來原廠請技師幫忙就行了
大致裝好後就回原廠處理電源部份, 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終於把電源和後門的線給化明
為暗, 施工也滿仔細的, 真的太感謝業代與原廠技師的相助


這個鏡頭的線本來是外露的, 因為師傅說沒辦法從黑軟管穿過到鏡頭, 只好從下方橫的
黑膠條處拉線到鏡頭, 實在是.........
這個問題回到原廠終於搞定了, 果然原廠技師真的有一套,不過那技師也搞滿久的,
那位置確實是不好施工

謝謝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