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個喜新厭舊的尷尬時期。
但是再怎麼說,小弟是個念舊的人呀!!!
所以,為了維持愛駒的新鮮感,就決定要為它改裝一下。
搜尋多時,最後預計想要使用以下的菜單來做改裝,
軟體部份使用了來自荷蘭的RICA,
硬體部份找了美國的ATP Turbo Kit。
雖然心裡很想,但是一直下不了手,必竟這是一大筆的花費。
就在上個月,突然踢到一個箱子,嚇了我一大跳,
這不就是我心目中完美的金鋼組合嗎!

打開箱子一看!
哇嗚~
1.Garrett GT3071R Turbocharge





2.ATP 5合1排氣頭段

3.進氣系統香菇頭

4.所有進排氣管線材料

5.Tial 44mm External Wastegate(排氣洩壓套件)

6.進氣洩壓套件


7.3"直通Downpipe


8.DEi Titanium Turbo Shield



9.RICA

10.HKS EVC 6





看完圖後,以下就分享一下這次改裝的一些心得。
==============================以下是本文分隔線==============================
話說,這組套件早在幾年前就從RICA官網中看到了,
原本的打算並不是GT3071R,而是GT2871R,
只是後來陰錯陽差之下,選定了使用GT3071R套件。
個人單純的想法:硬體改裝要能有軟體相互對應。
這樣改裝後的完整度高,風險性相對就小了些。
有些朋友喜歡硬體自己搭配後,再請軟體廠商依據愛駒所變動的硬體,來特寫相對應的軟體。
但是我自己並沒有這樣的勇氣及精神去試誤,並從中獲得改裝的樂趣,
所以我選擇了軟體廠商已經開發完成的商品來安裝。
當時自己以為這樣的改裝是花最少精神的,應該一次就OK了。
結果,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但也從當中獲得了一些經驗及樂趣,
現在就來跟各位分享一下。
一開始遇到的問題是Downpipe的部份。
因為在RICA官網上,他所搭配的DP是有觸媒段的,
而我自行購買的DP卻是直通管!
所以猜想,直通管可能會有亮燈的疑慮,因為軟體並沒有將第二顆O2的功能關閉,
而保留第二顆O2的另一個好處是,
如果真的有什麼問題,至少車子會自行保護自己(例如:鎖節氣門、亮故障燈等....)
於是找了專業的排氣管店家燒焊一顆100目觸媒上身,
另外進氣管路一部份也委請修改成白鐵管。
原本還擔心100目觸媒太通暢,也可能亮燈,
所以也跟店家要了一顆O2 sensor延伸座,
還好路試後,確定這樣的改裝是可行的,也解決了第一項問題。
軟硬體都裝好後,該是路試的時候了。
一開始想知道的是增壓值的變化。
小踩一下,低速加速感覺是有比之前的KKK K04有些lag,但是還能接受,
並不是那種踩了1~2秒才突然衝出去那樣,可能2500cc排氣量,讓turbo lag減少些。
大約2000rpm左右正壓,全增壓約在3200rpm。
試到這裡問題來了,全增壓的增壓值太高,在1.5bar!
但是因為人都是好奇的動物,剛改好,管他什麼壓力高不高的,先試再說吧!
於是就有了這張照片~

是的,就只有到15格!
因為換檔時的瞬壓來到了1.8bar,壓力太高鎖壓了.....



原本是想透過軟體修改的方式,讓壓力降低。
但是考量到瞬壓的問題,於是想法一變,改用EVC來穩定壓力。
就在決定使用EVC的時候,另一個問題先跑出來找我了

這問題還不小,就是......
有可能是這次的測試,渦輪壓力打太大,導致我的機油噴出來了.....
經過檢查後,機油是從PCV噴出來的,一顆貴貴的東西.....
就是這顆,很貴的

整顆都是黑黑的油污

話說,之前機油濾芯座(PCV)這東西,我也壞過一次。
當時的情況是:
開在路上,突然聽見引擎室傳來啾啾聲。
我直覺反應可能是皮帶惰輪損壞,再加上惰輪我早已買起來等了,
所以就委請當時配合的外廠技師幫我更換。
二顆惰輪更新後,發動引擎!
哇勒⋯ooxx
啾啾聲依舊!
這時,看見技師將機油尺抽出,啾啾聲整個不見了!
再將機油尺插回,啾啾聲又回來了。
可以推測是PCV損壞。
回家上網當宅男查尋一下資訊,
發現這似乎是這個車系的通病,
不只國內外S40 T5,連國內外的Ford Focus ST也中招。
心想好吧,這條可能省不了。
當時配合的外廠技師說這可以修(誤1),不用買新的!
結果⋯就是沒修好還付工資再加買一顆新的PCV。
(誤1)會損壞的是一個塑膠件,維修不能,也沒單賣,只能再買一個新的總成件。
新的PCV到貨了,
EVC也買到手了,
排定了時間將這二個硬體安裝完成,順便換油保養。
另外之前買好的DEi Titanium Turbo Shield也一起裝上。
之所以Turbo Shield這麼晚才裝上,是因為要先確認管路都正常,
不然這東西裝上後,經過熱就定型了,要再拆下可能就是要破壞它了。
有了這個的保護,相信對於渦輪週邊的管路是有極大的助益的。
圖片中間鈦金屬色的那個就是了。
至於圖片中的管路是進氣洩壓閥。

再來看看EVC,
步進馬達最好是安裝在引擎室中比較不熱的地方,
在我的車室中,應該就是這個位置最適合了。


連接至Wastegate

室內面板

希望加裝了EVC,真的能解決壓力過高及瞬壓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大考驗的時間了。
設定好EVC之後開始路試。

抱著期待的心情踩下油門,
壓力果然能依照自行設定的數值在走,
幾乎無瞬壓,高轉速後的掉壓也小,
實驗証明,把壓力的工作交給EVC,而非透過軟體修改的做法,是對的。
小弟愛駒進化,現在可算是完工了。
從施工開始計算,到整個軟、硬體安裝設定完成,
時間上花費約二個月。
能這樣快速的完成,
除了硬體安裝部份的專業外,
也要稱讚軟體商特寫軟體的功力。(註1)
油耗部份,行車電腦上顯示依然在9.3KM/L左右,
跟之前使用BSR時的油耗相當,並沒有更耗油,
這可能跟沒有加大噴油嘴有關吧,我猜的。
註1:
雖然我所購買的是RICA已經有推出的改裝軟體,
但GT30這個程式應該是對應手排車款的,
所以還是要針對我這個自排的再改寫一些部份才是。
後記:
小弟從之前寫S40的文章到現在,
不論是好是壞,只要是我自己遇到的經驗,我都會願意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並不會刻意的隱惡揚善。
而且,我自以為是的認為,我所寫出來錯誤的經驗(經歷),
才是對各位有所幫助的,因為就不用再去試誤了。
但是最近突然聽到有人因此而攻擊說我這樣是土炮改!
那我只想說,如果一個土炮改花了二個月就完工,
另一個國外專業來台的卻花了以年為計算單位時間完工,
誰才是比較圓的那顆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