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疫情趨緩,外加正逢學生時期大家最期待的「暑假」,最近只要到了週末,全台各地熱門景點都是人潮大爆發啊!雖說近期出國旅遊在各國邊境管制及返台隔離條件皆放寬的情況下,也有逐漸復甦的跡象,但當前的「報復性旅遊」仍是以國內本島或離島為主。繼前些陣子由瓊斯及馬克兩位學長以「雲端出遊」的方式,分別帶眾人去了一趟馬祖和雲林北港,這回我們要移動到台灣的「後山」,位於東半部的花蓮,來趟兩天一夜的市區覓食之旅!

早期若是要從北部出發至花蓮,必定得經過沿著山崖峭壁修建而成的台九線「蘇花公路」。儘管沿途風景美不勝收,卻也因路況崎嶇複雜而充滿挑戰,且只要遇上天候不佳,就有落石或坍方發生的可能,施工管制幾乎已成蘇花公路的日常。直到後來,費盡千辛萬苦建造的「蘇花改」終於通車,為往返北部及花蓮的遊客們提供一條更安全、更可靠的路線,也縮短了旅行時間,讓花蓮與宜蘭及整個北半部的生活圈更為緊密。現在若是從台北市啟程,不用三個小時的車程就能抵達花蓮市區啦(不塞車的話)!只要早點出門,要來個快閃一日遊都不是問題~但其實形狀狹長的花蓮幅員遼闊,真要細細品味此地依山傍水的風情,可能連三天兩夜都不一定足夠,時間允許的話還是規劃長一點的天數,才能好好地在此放鬆慢遊。

我們這次選擇的旅伴,是來自北歐瑞典的品牌Volvo,旗下的旅行車主力擔當V60,且還是採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系統的頂規版本T8 Recharge。Volvo在近幾年這波電氣化熱潮當中轉型得非常積極,不僅當前旗下所有車系都有輕油電或PHEV系統作為動力選項,純電動車也有相當受歡迎的XC40 Recharge打頭陣,在國內的腳步可說是領先不少同級豪華品牌。另一方面,比起純電動車在台的聲量持續蓬勃發展,兼具電動車及燃油車特性的PHEV車款反倒沒有太多車廠引進,這也讓Volvo在此領域中率先闖出一片天,成為同價格帶裡獨樹一格的新能源產品。
V60 T8 Recharge的動力架構由一具2.0升直列四缸渦輪引擎為本體,再結合設置於後軸的電動馬達,以及置於底盤的鋰電池模組。光是燃油引擎就能爆發310hp/40.8kgm最大輸出,外加出力145hp/31.5kgm的電動馬達,讓整體綜效輸出來到455hp/72.3kgm之譜。即便電力系統使車重已經突破兩公噸大關,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仍只需要4.6秒就能完成,絕對稱得上是性能旅行車範疇。另外,容量達18.8kWh的鋰電池模組在滿電狀態下,可帶來最大高達88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也造就了令人咋舌的58.2km/L平均油耗。

既然都找來PHEV車款,那能耗表現肯定會是大家關心的重點,因此旅途中我們也會順便記錄一下油耗。為了發揮PHEV車款的最大優勢,我們選擇在出發的前一個晚上將V60 T8 Recharge的大電池充滿,希望屆時在花蓮市區可以都靠純電行駛。另一方面,在花蓮過夜的晚上,我們決定不特別去找有充電樁的飯店或民宿落腳。一來是為了不想因此而被限制行程,二來是PHEV車款就算真的不充電,依舊還有燃油引擎作為後盾,怎樣都不會有「里程焦慮」的問題,比起靠充電維生的純電動車,在日常用車又多了一分彈性。當然,個人也很好奇若是沒有了大電池的電量輔助,究竟會對油耗造成多大影響。
- 充電-1
- 充電-2

V60 T8 Recharge的駕駛模式共有Constant AWD(四輪驅動)、Pure(節能駕駛)、Hybrid(日常使用)、Individual(個人駕駛偏好)及Power(敏捷模式駕駛)五種選項。整趟旅程我們會以Hybrid模式為主,只有在花蓮市區慢遊的時候才會切換到Pure模式,改以純電行駛。
- 車輛功能
- 電量保持
- 充電
- 塞車
- 汐五高架
- 國道五號
- 蘇澳服務區
- 平均油耗
- 剩餘里程

離開蘇澳服務區往蘇花公路前進,前文提到因蘇花改建設完工後,往返宜蘭和花蓮之間的路途少了許多曲折蜿蜒的山路,多了不少截彎取直的隧道,有滿多路段的車速都能維持在和一般平面省道一樣的中、高速域區間。所以在穩定巡航的車速下,我們就會啟用電量保持或充電功能,盡可能保留電池電量;而在下坡路段則會利用B檔加強煞車回收動能。

進入到花蓮市區前,會先抵達本趟旅程的第一站「崇德礫灘」,位於崇德車站附近,可以同時飽覽壯麗的清水斷崖及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因為離市區還有一段路程,因此屬於人煙稀少的景點,幾乎可說是獨自享有整片海景,非常適合拍照跟放空。附近另有沙灘車、獨木舟和SUP立式划槳的據點,甚至也能在海灘上露營;需要注意的是,若想開車下來,最好先徒步探個路,判斷路面狀況是否允許車輛行駛,否則因此而困在鬆軟的沙礫之中就得不償失了。
- 平均油耗
- 剩餘里程
- 七星潭-1
- 七星潭-2
- 七星潭-3

駛離七星潭後便真正進入到花蓮市區,誠如前文所述,接下來的路程都會盡量以純電模式代步。在此模式下,V60 T8 Recharge開起來就跟一輛純電動車沒什麼兩樣,從起步到加速全都靠電動馬達代勞,要推動超過兩公噸的車重可是一點也不怠慢,提速過程柔順輕快,對應走走停停的市區行程相當合適。

此時此刻也過了中午時分,作為本次花蓮行的第一餐,是在網路媒體及社群平台上討論度都很高的「水餃控」,原本店址在花蓮市一旁的吉安鄉,現已搬遷至市區內的林森路尚志橋旁。由店名就能得知其最大賣點當然就是水餃,在這不僅可以吃得到外面常見的高麗菜及韭菜水餃,還有老闆自行研發的「剝皮辣椒」及「馬告檸檬」兩種特殊口味,五顏六色的水餃皮更是一大賣點(也很適合拍照)。每一種口味的水餃都可以單點一顆,體貼那些頭一次來想嘗鮮的人客;不過單點一顆的單價偏高,若是點全享套餐會比較划算,也比較「澎湃」。
- 水餃控-1
- 水餃控-2

留著五分飽的肚子,我們來到位在南濱公園附近的「玉里橋頭臭豆腐花蓮店」。沒錯,相信有去過玉里鎮的朋友應該都聽過或吃過鼎鼎大名的玉里橋頭臭豆腐吧!花蓮分店約莫在三年前於同樣是熱門景點的新天堂樂園開張,不用再大老遠跑到玉里鎮才能吃到。後來分店位置又從新天堂樂園搬至更靠近市區的南濱路,南濱棒壘球打擊場旁邊。內用區的桌數和座位不少,但吹的是電風扇和自然風,點餐方式是先在櫃台抽取號碼紙,等叫號後點餐、取餐再入座。平日午餐時間過後才抵達的我們,不僅在路邊找到了停車位,抽完號碼紙後幾乎沒有等待就可以點餐,運氣算是非常好啊!因為接下來十分鐘不到,馬上就來了四、五組人馬開始排隊了。

大份臭豆腐(五片)剛好一百元整,且和玉里本店一樣,每一塊臭豆腐都會用三個不同溫度的油鍋炸過一遍,再搭配台式泡菜、醃蘿蔔絲,以及店家自製的獨門醬汁,再撒上些許九層塔葉,讓口感及味道層層堆疊。而下過三次油鍋的臭豆腐更是「臭」味十足(這是讚美),外皮超級酥脆,內層卻還是軟嫩多汁,咬開後再沾點醬汁更入味。而除了臭豆腐外,店內也有紅茶、豆漿、黑豆漿跟豆漿紅茶等飲料可搭配飲用。

吃完臭豆腐後總算有個八分飽,在這隨隨便便都超過35度的炎熱氣溫下,不來點「冰的」就太對不起自己了!沿著店旁的南濱路北上一小段,就會找到隱身在一排住宅中的文青小店「四維先生鳳梨冰」,店名的由來是因為老闆姓「羅」的緣故。小小的店面以木板搭製而成的櫃台為主,下方掛有當日販售的飲品,品項則會不定期調整。

既然店名都叫鳳梨冰了,想必一定是必點招牌。四維先生的鳳梨冰是以鳳梨本人熬製成果醬後,再加冰塊打成冰沙,不帶其他任何添加物。喝的時候可以嚐到新鮮的鳳梨果肉,且甜度非常夠,怕酸感的人完全不用擔心。個人因為平常沒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所以甜度對我來說有些偏高,但配上冰沙的碎冰,還是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把整杯鳳梨冰都喝完了,真的是非常適合夏天喝的消暑聖品!下次再來花蓮一定要嚐嚐別的風味。

吃飽喝足後,可以給自己一點消化時間,到附近的松園別館走走。建於日治時期的松園別館,是一棟保存完整的軍事建築,因設址於美崙山而成為花蓮平原上的制高點,良好的視野可俯瞰整片太平洋,茂密的松木枝葉則為建築物形成天然屏障,是日軍當時在此地舉足輕重的軍事指揮中心。園區內主要以主體建築、松園餐坊、松園概念工坊及小木物這四棟建築物構成,其中主體建築是由磚木、鋼筋混凝土混合之二層洋樓建築,兼具拱廊及日式瓦頂的東西合併風格是一大特點,不論室內或室外都很適合拍照,且在茂密的松林遮蔭下也能暫時擺脫熱毒的午後豔陽。
- 石雕-1
- 石雕-2
- 石雕-3
- 石雕-4
- 石雕-5
- 石雕-6


再來到坐落於花蓮港旁的向日廣場,經重新整修過後以五顏六色的彩色小屋打造南歐地中海風情,乍看之下與基隆正濱漁港的彩色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旁還有高聳的瞭望台可以俯視花蓮港,以及巨大的抹香鯨石像作為特色地標。雖說目前看起來沒有太多店家進駐,但倒是很適合在下午陽光充足的時候看看海景、拍拍美照

- 心地日常-1
- 心地日常-2
- 紅豆抹茶
- 珍珠花生

- 春捲-1
- 春捲-2
- 春捲-3

晚餐的選擇是另一個朋友推薦的「王將壽司」,事實上這趟旅程出發前,在Google地圖上做功課的時候,就有注意到花蓮有滿多家標榜評價、高C/P值的壽司店。據了解,王將壽司最早以前是路邊攤車起家,直到近幾年才「升級」成店面規模,看得出生意應該非常好。除此之外,營業時間一路從下午五點半開到半夜12點,是在地少數有經營「宵夜場」的壽司店之一。

肚子內有了前面的春捲墊檔,在這我們只點了炙燒鮭魚握壽司、鮮蝦握壽司、綜合生魚片、烤雞肉串,還有不在畫面中的招牌玉子燒跟豆皮壽司(怎麼好像還是很多

- 平均油耗
- 剩餘里程
- 展間充電
- 充電時間
- 充電完成


隔天起了個大早,在天色還未亮的凌晨五點出發去等日出。畢竟都來到了東半部,又離海岸邊很近,加上前一天萬里無雲的好天氣,總覺得不能錯過這個大好機會。若要看日出,建議可以選擇去七星潭或導航至更北端的北浦停車場,當我們抵達時已經有不少車輛在現場等待,但只可惜海平面上還是累積了些許雲層,讓當天的日出不是那麼完美

- 府前食坊-1
- 府前食坊-2

收拾行李退房後,我們驅車前往花蓮市旁邊的吉安鄉,參觀台灣現存保留最完整的日式寺院「吉安慶修院」。最早建立於1917年,是當時為撫慰日本移民思鄉之情的布教所,又稱為吉野布教所,後隨台灣光復而改名為吉安慶修院,並在1997年公告為縣定古蹟。
- 慶修院-1
- 慶修院-2
- 慶修院-3
- 慶修院-4
- 慶修院-5
- 慶修院-6

- 楓林步道-1
- 楓林步道-2
- 楓林步道-3
- 楓林步道-4
- 看山
- 看海


最後不免還是得聊聊和V60 T8 Recharge朝夕相處的感受。以日常代步而言,動力方面的表現幾乎是無可挑剔,無論是純電驅動或是油電雙效輸出的性能水準都較人滿意;加速是一等一的快,開起來卻沒有455hp的硬脾氣。再來就是原廠對於Dynamic運動底盤的調校一流,舒適性仍是首要出發點,因此在處理不良路面帶來的彈跳衝擊絲毫不會讓人產生抱怨,但懸吊的支撐性及紮實度又有運動房車的風範,輕鬆應付蘇花公路的考驗。
- 駕駛
- ACC
- B&W-1
- B&W-2

以Nappa真皮包覆的雙前座除了多向電調、四向電動腰靠、電調腿部/背部支撐及三組記憶外,最重要的功能莫過於通風/加熱裝置,大白天只要一上車就一定會開啟通風,緩解身體的燥熱。

返回台北的途中,剛好遇上蘇花改部分路段進行整修工程,只能改走舊蘇花公路北上而行,可想而知又多花了不少時間,卻也因此再次見到自從蘇花改通車後,就再也沒見過的斷崖景色。而其實在進入蘇花公路前,昨晚補充的電量早在今天早上拍攝日出和往返吉安時就已用罄,回程多半就只能靠燃油引擎代勞驅動了。
- 平均油耗
- 剩餘里程
- 加油
- 加滿後

在你急著回文「怎麼跟能源局數據差這麼多?!」、「這油耗也太差了吧!」等吐槽留言時,先想想這是一輛綜效輸出455hp、重量超過兩公噸的旅行車,再想想這兩天我們走了多少高速公路、山路和在市區走走停停,或是在景點停車怠速拍照。我相信,應該找不到另一輛性能與V60 T8 Recharge相近的純燃油車,能夠在相同路線下繳出一樣的平均油耗吧!但同時另一件事也得到證實,那就是要能徹底發揮PHEV車款的省油功力,充電絕對是必要的。只有讓大電池長時間保持滿電狀態,才有機會用最少的汽油行駛,進而換得出色的油耗。如果你尚未準備好面對里程焦慮,卻又想體驗電力驅動的美好,只要能滿足定點充電的需求,V60 T8 Recharge或是Volvo家族中其他PHEV車款,都會是現階段值得考慮的選擇!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 Volvo V60 T8 Recharge的觀點,或是推薦花蓮美食和景點,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為汽車品牌原廠精品,共1個名額。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2年9月2日中午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