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環島」這件事其實我並不陌生,畢竟我從年輕到現在少說也環島過十來次以上(大多是工作),但全都是開車,機車環島則是從來沒有過,因此自己騎機車環島也是我一直都想做的一件事。又熱又累,到底為什麼要騎車環島?收集景點、跑四極點、24耐?其實都不是,原因就是想做這件事而已。年輕時我雖然已經開始開車,但還是蠻常騎車到處趴趴走,因為可吹著風享受與開車不一樣的自由感受,機車環島想了十幾年一直都沒有正式付諸行動,直到今年這個想法才又突然躍上心頭,終於展開這場人生中首度的機車環島之旅。

旅伴一號:放暑假準備升小三的兒子。
確定要去環島後,隨口問了正在放暑假的兒子要不要一起去,沒想到他馬上開口說「要」!我問:「每天會騎車騎很久喔」!「要」;「會很累喔」、「要」;「不會停太多地方玩喔」、「要」;於是立馬多了一位旅伴。受到疫情影響,現在的小朋友其實也蠻可憐的,整天在學校上課、運動都要帶著口罩不說,每個學期的校外教學等活動更是全部取消,想必也少了很多美好回憶吧。而相較坐汽車,其實兒子反倒覺得坐機車比較有趣,就像上次去馬祖租機車玩他就很開心。當然,出發前特別跟兒子來場「離營宣教」,告誡出門時安全第一,覺得累了、想打瞌睡一定要告訴我;也跟他說這趟旅程會很累,爸爸會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你就是我的伙伴,除了要照顧自己做好該做的事,更要互相幫忙。

旅伴二號:SYM全新迪爵125。
其實之前想的環島是騎著家中的化油紅骨狼R150、帶著帳篷一個人騎到哪住到哪兒,找不到住宿就搭帳篷過夜,不過帶著小朋友同行不太適合這樣,因此旅伴二號自然改成了上個月為了通勤所需新買的SYM全新迪爵125(開箱文),並事先乖乖規劃好每天的路線、訂好住宿。出發前有人問我:「啊這125買菜車環島OK嗎」?不過我倒是覺得沒什麼好擔心的,而且那超大車廂說真的還蠻適合環島!順道一提,七月份SYM曾辦了個「環島挑戰」活動感覺蠻有趣的,但看到隔天想到要報名便已經額滿....下次能不能多開放些名額呢?

這次環島所攜帶的全部物品,包括兩袋衣物、裝拖鞋的鞋袋、裝電線/充電器/電池的雜物袋,住宿時這些東西就拿藍色的大IKEA塑膠袋裝著帶下車,其他還有兩人的雨衣、雨傘、相機腳架。至於最右側那個30公升的大背包則是下車玩時的隨身包,裡頭裝有攝影器材、水壺、隨身小物等。
- 1
- 2
▍台北~台中

要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兒子就像是隔天要去校外教學一樣很興奮,我問他幾點要起床,他說「六點」。其實我也蠻期待的,畢竟過了不惑之年後,能嘗試沒做過的事情其實相當難得。隔天早上鬧鐘響後兒子真的一躍而起都沒賴床(去上學也能這樣就好了),準備準備出門,先來到家裡旁邊的加油站把油加滿,這時車子的里程數為304公里。順道一提,這304公里用的還是牽車後通勤幾日的第一桶油,平均油耗為令人滿意的55.0km/L。

加滿油後由淡水出發,因為是一大早加上天氣有點陰陰的,騎起來還蠻涼快舒服。由於不想經過市區停太多紅綠燈,因此這次的計畫是盡量走外圈海線。繞過關渡大橋接上台61南下,先在八里市區買了早餐來到下罟子漁港停下來休息吃東西。

正逢退潮,港口提防下有個阿婆在挖牡蠣,而且挖了一整桶耶。

沿著台61南下,來到高架橋下的圳頭村軍史公園休息,這裡陳列了戰鬥機、坦克、自走砲、兩棲登陸運輸車等退役武器。

兒子最近玩過Switch的某款戰車遊戲,對坦克特別感興趣說要來張合照。

第一次帶兒子騎長距離,其實很怕他覺得無聊打瞌睡,每騎個30~40分鐘就會找個地方停下來走走晃晃。兒子是那種嘴巴停不下來的小朋友,因此每當一段時間不講話,或在後座扭來扭去坐不住的時候也要準備找地方休息,不過當他精神好時一路上聊天講冷笑話其實時間過得還蠻快的,不到早上十點便快要騎到竹南,在崎頂隧道文化公園稍事停留休息,這裡的道路旁邊就是鐵軌,可以近距離感受火車在深身後呼嘯而過。

園區內有兩條日治時代建造古色古香的「子母隧道」,不過正如我想的,小朋友對於這類景點通常不太感興趣。

這是苗栗後龍的好望角。好幾年沒來了,不知何時遠方海面上已種滿了風力發電機。

突然看到遠方山下有尊媽祖巨神像。

沿著小路下山到馬祖廟前看看。兒子眼睛很尖,馬上發現與去馬祖時看到的巨神像姿勢不一樣。

路過一間規模頗大的關聖帝君廟問兒子要不要進去看看,之前很迷三國演義的兒子一聽到就說「好」,看到廟裡的超大把青龍偃月刀與外頭的赤兔馬很開心,還問我牽赤兔馬的那個是關平嗎?一查才知道原來是照顧赤兔馬的馬夫「馬使爺」。

接著來到臺鹽通霄觀光園區,看看鹽是怎麼做的,裡頭有賣好吃的芒果冰。

兒子說剛剛在7-11有看到這個耶~

這是姿勢帥氣的「鹽宗」塑像,傳說是煮海水煮到一半去獵野豬,回來後水煮乾發現鹽巴的人。

路過台61新埔段的「觀海大道」,寬大筆直的路面搭配遠方的海天一色相當漂亮,是個拍夕陽的好景點。

環島第一天想說先熱熱身,除了想去伸港看夕陽外沒有特別排什麼景點,下午三點多就到台中,與兒子討論了一下決定先去台中港旁的大型購物中心吹冷氣逛街。

之前直航兩岸的客貨輪「中遠之星」,不知道停在港口多久了?

日落前來到彰化伸港濕地,這是我一直想來的地方。正值退潮露出了水泥地小路可順著一路騎進去,遼闊的濕地風景特殊,插滿一根根以前養殖牡蠣的棚架,遠處同樣種滿了風力發電機組。

相較風景,兒子對路旁一台廢棄車輛比較感興趣,之後父子倆就一直討論它到底是怎麼留在這邊的。

雖然是水泥道路,不過退潮後還是留下整灘泥巴。換上脫鞋下車拍拍照片,兒子在我拍照時到處走來走去然後跟我分享哪兒會黏住鞋子。

這裡最特別的就是水泥路盡頭有一間矗立於濕地中央的海中小屋。

怕等等太黑於是在太陽下山前離開,回頭再看看這夢幻的遼闊景色。騎出小路後才發現不少人在遠處拍夕陽與海中小屋,結果我們一直在小屋旁晃來晃去真是不好意思~

兒子看到導航說:「我們現在位置在海上耶」!

車子沾了海水與泥巴,於是半路上找了間投幣洗車沖沖腳、洗洗車。

由於彰濱附近住宿不多,今日住的是靠近逢甲大學的民宿,雙人房一晚才500元;晚上當然是去逢甲夜市晃晃囉。

結束第一天旅程,里程表為548公里,也就是共騎了244公里。
▍台中~高雄

今天也是一大早就起床,騎出尖峰時段的市區後買了早餐在路上吃。

出發到現在騎了276公里第一次加油,共加了5.26公升,算算平均油耗為52.47km/L。由於載了兩個人加上行李約共90公斤重,這油耗比我想像中的好上許多。

過了彰化後沿著台17繼續南下,這段路雖然偏僻但又寬又直車也少,騎起來相當舒適,不過或許也是因為風景一成不變,兒子開始變得安靜有快要打瞌睡的跡象;於是沿著台17來到台61 246K的口湖休息站,這是西濱公路上唯一的休息站,有洗手間、便利商店,雖然規模不大但卻是個休息的好地方。小朋友似乎都自帶充電器,下來休息逛逛便利商店就又精神保滿地說「出發吧」。

沿著台61繼續南下,看到路旁滿滿的牡蠣殼與養殖魚塭就知道來到嘉義了,順便告訴兒子這邊以前大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接著來到「水中古厝」馬上就看到實際案例,這裡便是因為地層下陷每逢漲潮即被淹沒的。

不知道這裡的居民以前是不是像這樣每天順著這條小路騎機車進進出出?

接著來到另一個景點「白水湖壽島」,同樣是因為地層下陷而讓此處居民不得已放棄家園。抵達時正開始漲潮,海水像小瀑布一樣流進旁邊的白水湖中,不久後遠方的小屋即會整個淹沒,兒子看著持續淹沒道路的海水覺得很有趣。

牆壁上印有清楚水痕的傾頹房屋、依舊矗立於此的電線桿,構成一幅宛如末日般的荒涼場景。

沿著外圍加高的提防上可一窺白水湖全貌。雖名為「湖」,但其實此處是地層下陷後海水倒灌而來,遠方滿滿的竹筏則是養殖牡蠣所用。從小只在電視上看過相關報導的我,也第一次親眼目睹了一整片遼闊土地因人類濫用而被大自然「回收」的模樣。

本來想繞去七股的極西點國聖燈塔看看,不過到了台南之後突然開始下大雨,於是穿上雨衣後穿越台南一路前往高雄,來到岡山的「航空教育展示館」,這是整趟旅程中兒子最期待的景點,其實一早出發後就不斷問我什麼時候會到?什麼時候會到?
- 1
- 2
- 1
- 2
- 3
- 4

來到一樓更可近距離欣賞這些飛機,中間那台最大的「中美號」是以前的總統專機,曾載過中華民國的四位總統。上頭吊掛的飛機應該有不少鳥築巢,整個場館內都是鳥叫聲,地上與飛機上也有不少鳥炸彈痕跡。

逛到一半小朋友突然說要去開飛機,我以為是一旁的F5E,結果是.....

坐進F5E座艙體驗開飛機的感覺。畢竟是三代戰機,操作介面配置了密密麻麻的類比儀錶與開關,想當飛行員還真不簡單。

在電影中看過無數次美國大兵搭乘UH-1直昇機的畫面,現在終於有機會坐上去體驗一下了。

參觀完一樓是販賣紀念品的地方,還佈置成眷村的模樣相當有趣。難得來玩跟兒子說可以讓他挑個小紀念品,他選了一台小小的F117夜鷹模型,然後我花了很多時間跟他解釋那個匿蹤外型設計。整體來說這裡是個寓教於樂的好地方,但不知為何幾乎都沒人來參觀整座場館空蕩蕩的。

逛完航空教育展示館後再度冒著雨前往高雄市,今天住的是高雄的平價連鎖飯店,正好有旅遊補助優惠,用掉兒子的補助後雙人房房價只要100元還含早餐;Check In後來到附近的漢神巨蛋吃飯逛街,今天看完航空教育展示館後兒子一直想找飛機模型不過沒看到。

第二天共騎了257公里,里程數來到805。
▍高雄~恆春
- 1
- 2
- 3
- 4

高雄是個很有歷史的地方,當然要來參觀一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這棟氣派的洋樓建築是日治時期興建作為高雄市役所使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正好館內在舉辦百年老校「高雄中學」的特設展,豐富的資料與照片歷史物品還蠻有趣的。
- 1
- 2

其實去旗津也沒有要幹嘛,就是覺得搭渡輪好玩而已。

船上剛好可以遠眺高雄港與85大樓,這時烏雲密佈的天空開始滴起小雨。

抵達旗津後來到高雄港北口碑,這裡視野很好可惜沒看到大船進出。

離開高雄港區時油錶見底加了第二次油5.49公升,這桶油共跑了262公里,平均油耗47.72km/L。


穿著雨衣一路頂著小雨前進,到了屏東枋山後天空才又露出陽光。前往恆春這段路程風景優美,不過小朋友似乎覺得有點無聊,得不斷地跟他聊天並幫他加油打氣。這個年紀的小男生就愛逞強(其實長大也是),前兩天問他「累不累」,總是回答「不累」,但至少現在會跟我說累了想休息。

一路走走停停抵達恆春後先到今日住宿處放行李,兒子一進房間便開心的與玩具熊玩摔角。用掉我的1300元旅遊補助後,這間雙人房價格是500元還含早餐。為什麼不住墾丁?因為難訂又超貴。

放好行李出門準備前往墾丁。今年初有次來墾丁玩時沒開到卡丁車很失落,答應有空要再帶他來玩卡丁車,於是在中途玩了場親子雙人車。

既然來到墾丁當然要去台灣最南點看看,於是直驅「最南點停車場」;雖然鵝鑾鼻燈塔就在旁邊,但兩地並未相通,想去燈塔要停在鵝鑾鼻公園停車場,這真是莫名其妙的規劃。

看到我拿相機出來,兒子又跟我借來拍照。

這是兒子視角。

由停車場還要走十來分鐘才會到最南點,也是一路上跟他加油打氣終於抵達,後來才發現原來機車可以直接騎到步道入口處少走一段路。

一直告訴兒子說我們好厲害,從台灣北部騎車到台灣最南端了!兒子以前來過墾丁好幾次,心裡一直認為「墾丁不是開車半天就會到了嗎」?現在才知道這片土地還是很大的!

兒子也說要幫我拍一張。

趁著快天黑前再前往風吹沙,這是我每次墾丁試車都會來拍照的地方,居高臨下欣賞遼闊海景令人心曠神怡。

兒子看到有水有石頭,就又開始玩丟石頭遊戲。

既然來了墾丁,晚上當然是夜市行程,才不過六點多鐘墾丁大街已是滿滿人潮。
- 1
- 2

兒子超愛逛紀念品店,然後很貼心地說要選個小禮物給妹妹。

離開夜市大街看看時間還早,於是回到恆春市區走走晃晃。

兒子說要古城門很漂亮又跟我借相機拍。

兒子視角。相機參數當然是我先幫他調好。

接著來到北門,本來想上去城牆走走但開始下雨就趕快回民宿休息。

這天結束里程來到981km,共騎了176公里。
▍恆春~台東

一早起床享用民宿提供的簡單早餐,看到兒子連續早起操了幾天後面帶倦容,其實心裡還是會有些心疼。

來到恆春的車行換個機油再出發,原本兒子只知道車子要加油,現在瞭解到還有機油這種東西要換。

離開恆春接到台九線南迴公路往台東發進。跟以前相比,南迴不少部分均經過拓寬,加上沒什麼車很好騎,不過接到台九戊後便開始下起大雨,趕忙停下來脫下全套防曬裝備換上雨衣。

就這麼一路頂著大雨來到了東部海岸線。

難得有如此空曠的地方可撒野,兒子又開心地在旁跑來跑去丟石頭。

騎到大武時天氣終於轉晴,海天也變為特有的「台東藍」。

再一張兒子視角。

回頭看看來時路,仍籠罩在一整片雨雲當中。

最遠處台東市區的方向天氣不錯,看來是不會再下雨了。

好天氣時的台9線風景真是優美,騎起來令人心曠神怡的一段路。

接著來到多良觀光車站,騎車的好處是可以直接騎到車站入口處不用爬一大段上坡路。

現在車站門口開始造收門票了,雖然一人清潔費10元不多,但看到裡頭人擠人的也就不太想進去了,在一旁拍拍照就好。

正在等待火車經過的小小攝影師。

兒子視角,剛好漂亮的新一代自強號EMU3000經過!
- 1
- 2
- 1
- 2
- 3

傍晚來到台東濱海公園晃晃,一看到沙灘兒子便迫不及待地要去踩水。

海浪蠻大的加上東部海岸的地形比較陡峭,一直盯著他囑咐他別靠海浪太近。


兒子開心地在這邊走走晃晃丟石頭,撿了些石頭教他打水漂後馬上就學會了,打水漂技能Get!

太陽下山後準備去用餐,然後去他最愛的夜市行程。

遠方很美的夕陽。
- 1
- 2
- 3
- 1
- 2
- 3
- 4

遠遠看到一個街頭藝人陶笛吹得不錯,近看才知道原來是「空手」!順道跟兒子講解了一下街頭藝人這個職業與收入來源後,他問我可不可以給他一些小費。從以前就一直教他有能力的話要多幫助別人,很欣慰他一直記得。

回民宿後立馬拉著我組裝打彈珠拿到的坦克模型,還跟我借了單眼相機拍景自己擺拍情境照。

恆春到台東,又在台東市區晃了好幾圈後,今日共跑了144公里,里程數來到1125公里。
▍台東~花蓮

一早起來便離開台東市區朝花蓮北上,出了市區找個地方第三次加油,這桶油跑了289公里,共加了5.11公升,平均油耗56.56km/L。車子里程過了一千公里後油耗似乎有愈來愈好的趨勢,跑了一大段台九南迴公路還有這樣的油耗真不錯。

兒子平日還算乖巧,但不知道是不是這年紀的男孩子缺乏耐心,只要家事、功課一多時就會開始有負面情緒,這是讓我相當頭疼的一點。今天也是一樣,也許是累積了幾天的疲勞加上天氣太熱,跟他說今天要騎很遠,一路上就有「厚~好久喔」、「還有多遠」等負面情緒出現。忍著心中的不快,耐心教他要換個想法,不要想還有多遠,而是想我們已經騎多遠了,一段一段累積下來很快就抵達目的了,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樣!還好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聽完話之後沒過多久又開心地和我有說有笑。
我知道小朋友還不太會表達或處理這些情緒,關於情緒管理他們還有很多要學的。但有時又想,大人何嘗不是如此,我也是有了小孩之後才開始學著當爸爸,學著用小朋友能理解與接受的方式來溝通、學著在他們犯錯時提醒自己他們還是孩子並給他們更多包容;最重要也最困難的是,學著在小孩惹我生氣時還要謹記上面這些事情........

路過水往上流下車看看,這個就在路邊的景點我路過不下上百次,但也是頭一次停下,看著緩緩向上流動的水還奇妙的,兒子想了很久還是不知道原因,後來才帶他站到遠遠路旁邊看地形邊跟他解釋。

來到成功我說要想去三仙台看看,兒子又開始抱怨:「厚,我不想一直停下來啦」。聽到當下其實我有點不開心但沒說話,到了三仙台海邊停下後才認真跟他說,這一路上我帶你去了很多你想去的地方,但我也有我想去的地方,你這樣會讓我很難過,你是我的夥伴耶!兒子聽了才扭扭捏捏的說「好」。

然後就跑到遠處去丟石頭。遠遠看著這小子,不知道幾歲就會翅膀長硬了飛出鳥巢,雖然帶他出來搞得自己很累,但一想到能趁現在多陪陪他其實心裡是開心的。

可能是知道剛剛影響了我的情緒,一會兒自己又默默走回來然後開始跟我聊天。

到了長濱我說要帶他去看大金剛於是來到金剛大道,這次就沒有抱怨了。

這是我第二次造訪此處,但還是不知道金剛山到底是哪一座?兒子說是最前面那座小小的山並開始模仿起金剛。

繼續沿著台11北上,過了長濱看到路標有個地方叫「三間」,於是開始玩起「你住哪」?「三間」。「哪一間」?「阿就三間阿」!的遊戲(然後這個梗往後幾天玩了很多次).......很快地來到靜浦北回歸線界標。

沿路有不少賣椰子的攤販,停下來光顧一下。兒子問我路旁不是很多椰子樹去摘就好為什麼要買呢?我反問他你有辦法爬這麼高摘椰子嗎?沒辦法的話當然就要花錢買阿,所以長大後你只要有別人不會的一技之長就能賺錢喔。

跟他媽媽一樣不敢喝椰子水。

今天因為跟兩個妹有約所以早早就到了花蓮市區。趁著男子組出門環島,老婆與女兒也坐火車來花東玩,這天下午約在鐵道文化園區碰面一起逛逛。

來張老婆視角,主題是環島父子檔的背影。
- 1
- 2
- 3
- 4
- 5

想說小朋友這幾天應該蠻累的,今天想讓他早點睡因此吃完晚餐早早回到民宿休息,躺上床後果然秒睡。每次看著小朋友熟睡的模樣都會覺得真的是長好快,幾年前還是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baby,現在已經這麼大了.....

結束第五天行程,里程表來到1336km,今天共騎了211公里。
▍花蓮~台北

終於進入最後一天的旅程,同樣一早起床買了間似乎很有名的飯團當早餐然後就出發了。出發前特別跟兒子打氣加油說我們今天就要回家了,果然就跟每次出門玩一樣,兒子說:「我不想回家」....

出了花蓮市區雖然還有油,但因等等要上蘇花還是先把油加滿。這桶油跑了213公里,加了3.61公升,平均油耗為59.0km/L。

其實今天本來計畫要來七星潭看日出,不過昨晚看兒子超累,實在不忍心清晨四點多就把他挖起來,來到七星潭意思一下拍張照。

蘇花改通車後,舊蘇花公路變得相當好走,即使是假日整路上也幾乎沒車,不變的則是壯麗風景,這是台九丁看向清水斷崖段的風景。右側有兩個隧道,上方為剛剛騎車經過的台九丁大清水隧道,下方則是北迴鐵路的隧道,也是去年太魯閣號出軌事故的地點。
- 1
- 2

休息過後繼續沿著台九丁行駛,又是一大段風景優美車又少的蜿蜒山道;遠處的大煙囪是和平電廠。

來到東澳。同樣地,蘇花改通車後大部分車輛到東澳前就轉向蘇花改,與以往相比東澳的人潮少了許多。

遠眺美麗的東澳灣,跟兒子說好幾年前曾開著皮卡帶他來這邊野營,沒想到他還記得。

看到南方澳漁港代表已經快要走完舊蘇花了。看到左前方的南方澳大橋幾乎已修復完成,順便告訴兒子幾年前的斷橋事件。

遠遠看到難得一見的陀江級巡邏艦,考考兒子為什麼設計成有菱有角的模樣,他馬上聯想到前天買的F117模型說是為了讓雷達偵測不到。

快要出舊蘇花時發現路邊有個小小的扇形車庫,開車經過這邊上百次都沒注意過。

這次想走大圈回去,所以一路沿著台2線北上,路過壯圍在便利商店休息一下,旁邊有一座很大間又富麗堂皇的保安宮。

看到龜山島了,兒子撿了根竹子當作青龍偃月刀模仿起偶像關羽。

石城車站的鐵軌旁休息看火車經過。上路時兒子又開始哀嚎:「還有好遠喔」,再次提醒他換個想法,跟他說原本有一千多公里要騎,但我們已經騎了八九百公里耶!後來才比較好一點又開始有說有笑。

到了龍洞車開始多了起來,走走停停加上天氣很熱兒子開始有打瞌睡的跡象,於是停了便利商店休息,吃了冰後立即滿血復活,這時才想起來忘了去極東點三貂角燈塔。

來到了熟悉的陰陽海,兒子又開始丟石頭,趕忙提醒他這裡常有人在釣魚要先看看下面有沒有人!

看看時間還早,去便利商店買了冷飲來到瑞濱海邊休息。對,兒子又在丟石頭。

新北區石門海邊,天氣真的超好(熱)的!

這次沒忘記來極北點富貴角燈塔,不過進去還要走一大段路所以在門口拍個照留念就好。

快到家前在附近加油站把油加滿,這桶油跑了255公里加了3.85公升,平均油耗66.23km/L。回到家統計了一下,這趟環島旅程騎了1295km,共加了23.32L的油,油資總花費725元,換算下來平均油則是55.53km/L。

終於完成了這趟近1300km的旅程回到家,當我一直稱讚他好厲害的時候看得出來兒子真的很開心。

回家後研究好久才弄出的環島路線地圖。

雖然一直很想自己去環島流浪,不過其實這次我也很高興兒子願意與我同行,對我來說重點不是環島這件事或是去了哪些景點,而是第一次和兒子彼此支持、打氣,一同完成了件比較特別的事情,不管是有趣、開心、生氣、累人,日後都能成為父子倆心中的珍貴回憶吧。回到家問他,明年還要不要跟爸爸再去環島一次?他說:「好阿」!「但是我想跟媽咪一樣坐火車去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