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早上車輛引擎室內有異音,承襲每個人認為toyota的車子經久耐用不會壞,所以小弟也不疑有他;打電話給車廠希望可以取車檢查,但中壢服務廠認為當天的車輛太多,希望我可以隔天在進廠.在通話的同時因為車輛還在行駛,我一直強烈要進廠,他們還是希望隔天在進去;後來他們聽到異常的聲音後才同意進廠!
後來因為車輛失去動力,又在林口往桃園的路上;是一個大斜坡,還好該車輛是混合動力系統,所以車輛可以滑行到交流道口



車子到廠後,車廠通知因為該車輛屬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因為車子中有一顆與一般車種不一樣的電池名稱叫座高壓電池,因為車輛失去引擎動力後從林口下來到南崁交流道下來後已經把電全部用完了!所以車輛無法啟動檢驗!必需等日本進口該電瓶後方可檢驗;時間需2星期才可以到貨!我問他們為甚麼沒有其他變通的方法!他們告訴我說因為車種很新,所以沒有充電系統;如果要的話要從新車上充電!各位同志們,你們知道這顆電池要多少錢嗎??如果沒有下列的事情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車子進廠後,我跟他們要代步車;他們說要兩天後!我說為甚麼??這高級車種也是有這樣的限制嗎?他們回應是的沒錯,(因為你買的是比較貴的toyota的車子-我心裡想的

9月30日他們說引擎好像怪怪的!所以他們要拆卸引擎!我想也沒甚麼問題啊!我就跟他們說拆吧!拆解完後他們就告訴我說:吳先生你涉水,所以車輛不保固;我們已經幫你算過了!你總共要花44萬修理這部車輛!

我第一個想法就是我又沒有offroad哪來涉水的問題!結果他們就帶我到車子旁邊說你看!車子的前面進氣導管有水漬,且有進入到空氣濾清器前端!然後又說你怎麼用車的我們不會知道!(意思就是你家的事情)!他說台灣經常淹水所以我將車子開到水裡面去!造成液態閉鎖,所以才引發車輛引擎破壞!從此我就與液態閉鎖產生命運共同體!各位看官們!有誰有勇氣將近300萬的車子開到積水的地方呢??
何謂涉水??請參考toyota的官方網站有介紹他們如何的防水!
http://www.toyota-global.com/innovation/safety_technology_quality/quality/floodedroad.html
所謂涉水要水位高於底盤,前端要有推水的現象才叫做涉水啊!一般的小水坑根本不可能發生液態閉鎖;而且只會讓你有被他們舉證說你有涉水的跡象!
跟各位看官們解釋何為液態閉鎖!液態閉鎖的英文名稱為hydrolock,你們可以到網路上搜尋;在這裡提供wiki網站提供的內容給各位看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Hydrolock該資料為英文內容;容小弟在這裡為各為解說一番
液態閉鎖的成因有三種:1.大量的水從進氣導管導入進入引擎汽室內2.引擎的汽缸床墊片破損導致車內的冷卻液進入引擎汽室內3.噴油嘴洩漏導致該缸體無法燃燒,積納太多的燃油導置液態閉鎖
這三種成因只有第一項歸責在使用者的身上!
各位看官們,也不用太緊張;其時要發生液態閉鎖,也不是很容易的!請看wiki上對我們使用者的解說:http://en.wikipedia.org/wiki/Cold_air_intake
雖然是英文版但是各位看官只要看下列的文句
The intake opening is lower to the ground than a standard air box, and more likely to introduce water into the engine when fording streams or flooded roads. Hydrolock generally does not occur unless the filter is fully submerged in water."Bypass filters" can be purchased which prevent most water from entering the engine. Some people use hydro shields to prevent this from occurring, however hydro shields are not completely water proof if the intake tube is completely submerged in water
上面那一段文字告訴我們除非你整個空氣濾清器氣室內完全充滿水,不然是不可能發生液態閉鎖的!也就是你不要將車子沉入水中導致管道內充滿水;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水的重量與摩擦力均與空氣不同,所以在流體力學上會有不同的流阻!各位看官們可以試試水含一小口水在口中,試著打開嘴巴呼吸,看會不會將水吸入即可知道這樣的現象!其時會游泳的人就知道這樣的作用!
當各位看官們看懂以上的資訊時;小弟我提供雷克薩斯的鑑定報告來說明我是多麼冤枉!
各位朋友們你們知道以3500c.c的車子要達到液態閉鎖的現象,引擎汽缸燃燒室內要有多少水嗎??
給你們一個公式如下圖:

V2就是總排氣量
V1是餘隙容積
也就是活塞達到上死點後;上端還剩餘的空間,如果水灌入充飽這些位置將發生液態閉鎖,每一缸是50c.c該車輛發生兩缸報廢,那就是100 c.c;也就是差不多1/6的瓶裝水那麼多!要達到此狀況就必須先要將水灌飽進氣導管!

這一頁是封頁~不用解釋我想大家都知道

這一頁呢??他們調查說9月24日基隆地區有豪大雨發生;所以硬是要加上該車輛常使用在基隆-台北-桃園地區,小弟服務在PCB板業界,該業界全部集中在大桃園地區;該日是工作日,小弟在公司工作何來基隆之說!

請注意內容所提的 A.進氣系統部份:
a.空氣濾清器進氣導管內部,吸入大量水進入後附著水漬殘留之水痕。
b.空氣濾清器>進氣軟管>節氣閥門,檢視無異狀。
在a.這部分他寫大量進水等到要寫結論時他又改口供說少量進水
在b.的部分就更詭異了空氣濾清器,進器軟管,節氣閥門無異狀;這部分容後解說
置於車輛損壞的狀況就不贅述!不過有一點要提的就是車身底盤有水漬的部分;只能說明我有在雨天使用車子!

以下是他們的結論
1.引擎進氣管路、前煞車分泵、大燈殼,所殘留的"水痕",以及受損汽缸的"行程段差"現象, 研判應為車輛引擎吸入水份,造成燃燒室液態壓縮,導致連桿扭曲、活塞運作行程 變短,引擎受損後內部機件干涉敲擊產生異音,繼續運轉行駛,最後連桿斷裂缸體破損。
所以他們認定就是液態閉鎖造成車輛引擎的損壞!
但是如就我們知道的學理與依據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他們的判斷是錯誤的!接下來我將對他們所提出的內容一一報告給各位好友們知曉!

從這張圖示內我們可以知道進氣口從A到B到C經過軟管後進入歧管才會進入引擎燃燒室內!
從A到C計有元件是前端進氣導管,前端進氣導管連接空氣濾清器總成導管,空氣濾清器總成;這是空氣進氣必經的路線,也就是液態閉鎖中的主角水必經的路線!


這兩張圖就是前端進氣導管,各位會看到有水漬的痕跡;但是因為該裝置在水箱上端,所以雨中開車或者洗車中高壓水柱都有可能灌入其中!小弟質疑他們設計不良,你知道他們怎麼回覆的嗎??他們回覆直落下的雨水不會進入該區域!試問車子有沒有動?下雨有沒有風??台灣哪時候有直落下的雨,就算是直落下的雨車子在行駛的狀態下在相對速度下,雨也不是呈現直落下的狀態;大家一定有撐傘的經驗,在大的傘你的褲腳還是會濕掉因為你在行進中,雨水在過雨傘上緣後你持續前行還未到地面的水將因你繼續前行而打在你身上!

這是我們另一輛車在雷克薩斯保養完後隔天打開引擎蓋所看到的現象,在空氣濾清器的上端積滿水未乾的狀態,各位朋友們你們知道這個位置離地面多高嗎??將近1.3公尺;這可以告訴我們一件事情;他們保養完後洗車就會到處噴水,水是不是這樣進入管道內;我們很難預料!



以上的圖片均是從進氣進氣導管接過來的方向;可以看到真的很多水痕

但是從另外一端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以經剩下很少的水流狀!

在接過來就是空氣濾清器總成


該兩張圖可以看到有少量的水在空氣濾清器總成的底部;各位朋友們想想我說的將水含在口中的現象,這樣的水量有辦法進入到引擎的燃燒室內嗎??你們也可以想想wiki中說得要將水灌飽在空氣濾網上才有可能發生液態閉鎖!這樣的水漬痕跡會發生嗎??


該兩張圖都告訴我們,空氣濾網無異常;而且這是他們寫的報告,可能大部分的朋友都不知道空氣濾網是紙製的產品,如果有水進入該空氣濾網,濾網會含有水分,不容易乾掉,且乾了以後會有皺褶狀;且該元件有染色也會有退色的痕跡!
另外這是水進入引擎燃燒室內必經的管道,未何沒有異常水可以進入引擎燃燒室內;除非他們有靈異現象或者有變魔術的能力!





以上的圖片僅供參考!
結論:
這是個人的評論,各位朋友們僅供參考!
第一車子損壞的原因至今不明,未何損壞真的不清楚!但是硬是把問題栽贓給客戶那就很糟糕的一件事!就如同你被指控殺人,你沒殺人最後被判槍決!你真的欲哭無淚!況且這件案件,直接的證據水都沒有在引擎內找到也沒有在油底殼發現,直接的證據沒有!只因前端有水痕而判定實屬荒謬!
況且所有的toyota的車子的進氣管道都屬這樣的設計,開口朝前連續的空氣管道;當然他在接往空氣濾清器的那一段管道有向下的設計避免水直接進入衝擊到濾網;但是他們一概否認他們有防水進入引擎燃燒室的能力!真是荒唐!這樣買toyota車子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與疑慮!
車子在設計與製造的過程中,總有10%的不良率;而這些不良率發生在各種狀態,如板金,底盤系統,引擎;這些瑕疵最難搞得就是引擎爆缸!而且當你遭遇到這種狀況你真的可以說是欲哭無淚!

過往小弟在飛彈部隊服役,有一年神箭演習飛彈離架後冒黑煙,飛彈在飛行中搖搖晃晃最後墜海!最後將該沒飛彈取回檢查發現飛彈尾椎體也裂縫!這些飛彈都經過x ray檢驗過的都還會發生問題;試問toyota生產銷售這麼多車這麼多引擎,每一顆都過x ray檢驗其有無瑕疵嗎??如果有又有多少的不良率會流出呢??
東西壞掉不可怕,可怕的是態度!
這件事件上小弟學了不少東西!也可以提供些意見!
如果你想要跟媒體業界投訴,先跟各位朋友說那是很難的!
我跟貧果日報,1船,鍾添等媒體投訴他們均不會報導,會要求你先有鑑定報告;試問我們國家的車輛鑑定在哪裡??有哪個單位有能力鑑定呢??況且這些單位收受車廠大量的廣告金援;怎麼可能會報導呢??連公正客觀的報導有這樣的糾紛都不可能的!別傻了!
至於去消基會投訴,車廠富可敵國;一點都不怕國庫通家庫,怎麼弄都是你倒楣!當時有請桃園汽車修理公會協助但是他們實在沒有鑑定的能力!
因為老闆說要花錢消災,所以這件事情可能就此結束!但是為了讓大家有機會瞭解真像特在此報告!或許mobil 01很快受不了壓力,很快就將這篇文章下架


首先我們先談論購車前的作為:
1. 請求sales如何保證在雨天水不會進入進氣導管(因為其他家的設計不像toyota的設計方式)
2. 直接避開有可能發生的車廠
購車後的作為:
1. 車輛引擎發生異音時,不管你的車子多新,口碑多好的車廠;你都必須先去檢查你的進氣導管的狀態,如果有疑慮盡量將該部分清洗乾淨後在進廠檢查!
2. 保養完後請詳盡的檢查車子!因為車子是你的,保養是他們做的;過往我去保養完後都很乾脆的就簽名,他們怎麼做得我完全信任,但經過此事後我會好好的點檢保養後的狀況;因為他們也可能弄壞你的車子
希望以後大家不要發生跟我相同的狀況!
God bless every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