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us_sky0066 wrote:是喔!sti type...(恕刪) Civic Type R就是個很hardcore的買菜車WRX sti也是個很稱職的hardcore代步車想要的話你也可以拿來日常使用,空間適宜價格合理保養簡易,就是硬核了點,但歐系車粉喜歡嘴底盤嘴操控,這兩個夠強又不貴,相信為了底盤操控,他們一定可以接受這麼硬核的風格,而且跟差不多性能的歐洲車比,這兩台價格也真的超級買菜車。
不要理他啦現在哪間車廠蒙皮、引擎蓋(hood)為了要求更高剛性所以加厚的?就沒必要啊減輕重量都來不及了說是偷料也很好笑輕量化的成本還更高,當車廠研發是白痴嗎?說門很重很沈是因為車門鈑金硬的拜託去看door closure quality研究靠車門密封膠條、六角鎖可以做到,跟啥鈑金厚不厚硬不硬沒關係然後歐洲車底盤好的言論又跑出來了到底哪來的優越感啊.....喔對了~我不是學生也不是車廠小職員本人112機械所固體力學組畢業專長有限元素、彈性力學、振動學gn019202492000-二代 wrote:結果你連一點點專業...(恕刪)
剛性跟厚薄有關但是加厚抗彎曲效益不大兩端金屬薄板,中間厚度用肋、波浪狀或蜂巢狀結構支撐單位重量下抗彎曲能力最好,也就是用最輕的重量達到抗彎曲的剛性車子的引擎蓋只要行駛中不會擺盪不要一掀就變形無法密合那根本沒差罪刑法定主義 wrote:我對車沒研究, 也...(恕刪)
剛性跟厚薄有關但要增加剛性,怎麼會用增加厚度的方法?車結構主樑也沒多厚鈑材彎成口型結構輕又抗彎曲能力好到底加厚增加一堆重量要幹嘛?怎麼又扯到補習考試了車輛工程有要求? 不要凸顯自己無知好嗎XDvolvohoo wrote:閣下終於面對問題了...(恕刪)
chandler0227 wrote:剛性跟厚薄有關但要...(恕刪) 寡人又沒說要加厚成工字梁的公分級厚度。如果可以車廠當然想把0.6mm偷成0.5但是不會變形或許0.7mm足已。討論蒙皮厚度而已,跟整個引擎蓋上下蒙皮與中間加勁支撐組成的結構有何關係?假設1mm鋁合金組成的結構跟0.6mm鋼板組成的結構抗彎能力一樣好、一樣重。但鋁合金蒙皮本身剛性優過鋼板,手摸不變形當然更好。再者,鋼結構所謂的結實半結實斷面強調的也是各肢版元至少要有一定的厚度。
比起歐洲車至上論,我更納悶,現在居然是沒唸書的來嗆112,結果被人家打臉打到爆,還一直出來跳針,難道是生活不如意只能上01唬爛?還作勢擺譜真的好糗,如果換做是我早就閉嘴……按照沒專業那位的說法,德國國民車G30的車門是薄薄的鋁合金,關門手感超虛的,一定是偷工減料。
volvohoo wrote:寡人又沒說要加厚成...(恕刪) 怎麼不用3mm來舉例跟討論引擎蓋厚度了呢?喔,原來是因為這數字太外行,在前面被修理過啊,肯改就是進步,你應該謝謝C大,讓你下次不會這麼快被拆穿西洋鏡XD
gn019202492000-二代 wrote:怎麼不用3mm來舉...(恕刪) 這代表憑印象概估不如儀器量測來的準確,況且也只是舉例來說明材料力學,相對厚度的觀念才是重點,這也難怪閣下爾等會把本樓的手碰變形,硬轉成防撞強度一般,沒抓到重點。
水庫工作魚 wrote:如果換做是我早就閉嘴……按照沒專業那位的說法,德國國民車G30的車門是薄薄的鋁合金,關門手感超虛的,一定是偷工減料。,...(恕刪) 可閣下卻侃侃而談,一直沒落實,差矣。Lexus車門內用圓桿強化前後方向結構,跟門內有鋼板加勁的歐洲車相比之下,在防側撞角度來考慮,確實可懷疑有偷工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