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榮幸應和泰之邀試駕 Lexus GS200t 頂級版,我開了一整個上午,還車後我感覺豪華房車的世界真的是沒有盡頭⋯
原本覺得我的 IS 已經夠好了,但不意外地 GS 在配備的部分還是贏過 IS 一大截!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內裝配備是 12.3" 的中控螢幕(解析度超高沒話說)、原裝 HUD (整合衛星導航)、17 支喇叭的 Mark Levinson 環繞音響(我老婆說解析度完爆我車上的 15 隻喇叭 Mark Levinson 音響),三區恆溫空調,雙前座十四向電動座椅...
這些配備用起來就是一個:爽! XD
====================================
2016 年小改款的 GS 在今年八月已經於國外網站亮相,而台灣和泰也在 2015 年底正式引進了小改款的 GS 車系,
這次引進的 GS 款式非常齊全,有油電車、自然進汽車、以及小排量渦輪車,如果依照等級細分,總共高達 11 種等級!價格帶則是根據不同的引擎型式及配備從 210 萬到 352 萬不等。
在不同等級的 GS 中,最受大家矚目的車款,無非就是在 GS 車系初登場的 GS200t 。 GS200t 在台灣不但具有稅金優勢,而且因為小排量的關係,二手價格也相對抗跌!
由於已經有許多媒體針對 GS 作過評測,而且 GS200t 和之前試駕的 IS200t 又是同一個引擎和變速箱 (8AR-FTS 2.0 升 L4 雙渦流增壓引擎,搭配 8 速 SPDS 手自排變速箱) ,所以我本次並不會進行太過激烈的操駕,而是著重在於駕駛感受的部分來做評測。
=====================================
本次試駕的時間是 2015/12/25 週五上午。天氣雨天,駕駛一名副駕一名,氣溫約 16 至 18 度。
試乘車輛: GS200t 頂級版 (極光鈦)
行駛路線: Lexus 仁愛所 -> 信義快速道路 -> 106 縣道 -> 109 縣道 -> Lexus 南港所 (調整胎壓) -> 環東大道 -> 大直美堤河濱公園 -> 大直橋 -> 復興北路地下道 -> Lexus 仁愛所
一早我到 Lexus 仁愛所取車後,先花了點時間熟悉了 GS 的各項配置,整體看過一遍後最吸引我注意的是 12.3" 大螢幕以及 HUD (這兩個玩意兒我待會介紹)。把 GS 大致摸過一遍之後,調整了座椅和後照鏡就出發試車了。
=====================================
車輛外觀
從車子的外觀來看,這次改款的 GS 搭配了 L-shaped LED 頭燈以及家族的 Spindle Grille 紡錘型水箱護罩,另外日行燈的設計也和 IS / RC 一樣是分離式的。如果以單以這 GS / IS / RC 三台車來看, IS 的車頭設計算是新潮 (因為它最早採用這樣的設計),而 RC 的車頭則是比較偏向誇張跑格,但 GS 的車頭就是霸氣!三者相較之下我最喜歡 GS 的車頭設計。
在尾燈部分,小改款後的 GS 採取了 L-shaped LED 尾燈,連倒車燈都是 LED 的,用料真的很不錯。不過車尾和上一代的 GS 比起來變化就不像車頭那麼大了。但還是可以看得出來新的設計更前衛,更精緻。
另外 F Sport 車款有專屬的小鴨尾,我覺得設計也非常漂亮。


(圖片來自官網)
整體設計來說,我很欣賞這一代的 GS 外觀設計,尤其是車頭的部分。
=====================================
內裝配備
GS200t 頂級款搭配 Semi-aniline 頂級真皮座椅,雙前座具備了 14 向電動調整功能以及 4 向電動腰靠。
Semi-aniline 在汽車皮椅材料中已經是屬於頂級的皮革了,一旦實際摸過後很難不愛上它,坐上去真的有一種...「不愧是頂級房車」的感覺。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到展示間坐坐看、摸摸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座椅頭枕的設計有被副駕稱讚,而且包覆性也不錯,坐起來很舒服,可調的地方多,適合各種身材的人。
相較於座椅,更值得一提的是原廠 HUD 以及 12.3" 中控大螢幕。
原廠 HUB 高度是可以調整的,亮度就算是白天也看得清楚,另外 HUD 也整合了導航資訊以及 LDA 車道偏移警示。原廠 HUD 投射出去的位置是遠方,不是螢幕上,所以駕駛眼睛的實際感受是「馬路上漂浮著時速」,一般自己加裝的 HUD ,因為投射在前檔玻璃上,所以要看時速還得讓眼睛重新對焦到前檔...
以上幾點綜合起來,原廠的 HUD 算是毫無懸念地完勝外面自己加裝的 HUD 。
至於 12.3" 的中控大螢幕,我個人覺得用過就回不去了,撇開畫面的細緻不說,這個螢幕可以切換為兩種模式,一個是「資訊 + 導航」的左右分割畫面,另一個是「導航」佔據了整個畫面。其實原廠 8" 螢幕也是有分割畫面,但小螢幕分割畫面看起來相當無感。只能說換到 12.3" 的螢幕,實在是太震撼了。由於我已經習慣使用 Lexus 的 remote touch 系統,所以在操作上可以說是毫無阻礙。

另外 GS 也搭配了 EPB 電子駐車煞車系統 ( Electric Parking Brake ) 和 HOLD 定車煞車輔助系統。這兩個東西對於沒用過的朋友可能比較陌生,以下我做一些簡單的解釋。
搭配 EPB 車輛的汽車,沒有實體的手煞車拉桿也沒有駐煞車踏板。當然也不會有「忘記放掉手煞車」的困擾。
使用 EPB 時,如果開啟 AUTO 模式的話,打到 P 檔,車輛就會自動幫你啟動駐煞車,白話地說,直接打到 P 檔就可以熄火停車了。
而 HOLD 定車煞車輔助系統也是很實用的功能,只要長按方向盤後方的 HOLD 按鈕就可以啟動這個功能。當這個功能啟動後,煞停再鬆開煞車,車子並不會往前跑,而是自動定住。等要再度出發時,只要輕踩一下油門,車子就會繼續往前。
以往有些車主喜歡在等紅綠燈時打 P 檔或是 N 檔並且拉起手煞車讓腳休息。當有了這個功能,車主不用再打 P 檔,只要車子停下來,它就會自動定住。(再次長按 HOLD 按鈕就可以取消這個功能)
我個人認為對常常在市區走走停停的朋友,這是非常實用的功能。
=====================================
引擎出力,變速箱邏輯
這具 2,000cc 渦輪增壓引擎,和 IS 是一模一樣的。變速箱的部分也搭配了最新的 8 速變速箱,並且具備 G 值感應功能 (根據 G 值來自動判斷是否降檔)。雖然這具渦輪引擎在油耗表現上不算特別突出,但也算是中規中矩,和競爭對手是伯仲之間。
比較吃虧的是車重的部分,這一代的 GS200t 頂級版的車輛空重是 1,745 公斤,不算輕。所以 2,000cc 渦輪引擎大概已經是最入門的配備。
這具引擎在一般道路行使絕對夠用,不論是上山下海,只要油門踩下去,表現一定會有。但您如果偶爾會開快,或是對速度比較敏感,我個人建議直上自然進氣的 GS350 ,如果預算夠的話,就上 GS450h ,這是最頂級油電車,不論是行駛的舒適性,或是轉到 Sport S+ 加速的猛暴性...絕對不會讓您失望。
GS450h 官方數據 0-100km/h 是 5.9 秒,安全極速是 250km/h 。
我前陣子坐過車友小翼的 GS450h F Sport,大腳下去中段的加速只能用「哇」來形容。要知道以 GS450h 的車重來說,能有這樣的加速,是非常不得了的,兼顧了性能和舒適性。市面上除了跑車以外,在加速上 GS450h 可能少有對手。(所以我的意思是,如果您正在看車,而且預算有到 352 萬的話,您應該知道怎麼辦了...)
不論是 6 速或是 8 速變速箱,我個人還是最喜歡無段變速的行駛路感。我認為舒適性還是大大贏過傳統變速箱。但也有不少駕駛喜歡感受變速箱換檔的感覺就是了 XD
=====================================
底盤動態表現
我覺得 GS 的方向盤相對來說比較輕手,而且有點稍微的彈跳,剛拿到車時,總覺得開起來好像沒有比我的 IS 好開,所以我從選單檢查了胎壓,發現試乘車胎壓四輪都打到 350 kPa ,呃,這個相當於 50 PSI 了哩.. Orz
原本我打算在路邊手動放到正常胎壓,但因為正在下雨,所以我只放了左前輪一點點就打消念頭了。考慮到不想淋雨,又不想把手弄髒,所以我把車開到南港場調整胎壓,順便上個廁所 XD
但這也歸功於 GS 的懸吊實在太出色了,所以打到這麼誇張的胎壓其實我也沒發現 (如果我不看胎壓顯示的話) ,開起來也只是覺得有點小彈跳而已。
補充:新車胎壓都很高是正常的,像我以前剛買 CT200h F Sport 時,新車原廠胎壓也是接近 40 PSI ,也是交車後調整回正常值。
調整完胎壓之後,果然 GS 變得舒服很多,我想這完全歸功於可變式的阻尼系統 (AVS) 兼顧了舒適和性能。
不過,降完胎壓以後,方向盤都還是一樣輕手,有點出乎我意料。所以唯一讓方向盤變重一點的方式就是調整到 Sport S+ 模式了...我個人還是習換比較重手的方向盤,太輕我會沒有安全感。
另外在整體動態表現上,因為車體剛性夠高、懸吊也好,所以在變換車道或是進出彎道時,幾乎沒會有不規則的扭動。尤其是側傾的幅度很小,加上幾乎沒有多餘的搖晃,不會讓你有搭船的感覺。以這個車重和級距來說,我覺得底盤的表現是恰到好處。
舒適又帶有韌性的懸吊對 GS 的客戶群接受度是比較高的,太過於賽道設定或是硬派設定的懸吊,反而不是那麼適合這台車的車格。
另外 GS 全車系搭配前後通風碟,前輪搭配對向四活塞卡鉗,原廠在制動力的部分給得算是很有誠意。
=====================================
車室隔音/空間
由於是新車,幾乎沒有胎噪,車室隔音方面一向是 Lexus 的強項,尤其是在車內聽音樂,車內和外面可以說是兩個世界。 GS 本來就屬於車格比較大的房車,回程的時候,我刻意請副駕坐後座,感受一下整體的空間。根據副駕的描述,如果拿 IS 對比的話, IS 的後座就是一般汽車的後座中規中舉,但 GS 的後座會讓您有獨立一個小空間的氛圍,而且會有離駕駛很遠的感覺。
副駕會有這樣的感受我推測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她太矮,其二是 GS 後座空間真的頗大。
另外在頂級版還配有三區恆溫空調,後座是獨立的一區,這也值得一提!
=====================================
安全系統的輔助
GS 搭配 Lexus Safety System+ 主動式安全防護系統,所以主被動安全配備非常完整,想得到的都有了。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沒有每個系統都去試一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 BSM 和 LDA 。
BSM 的部分,我覺得非常實用,尤其在台灣,隨時會有摩托車從右邊近距離超車,所以這個功能格外重要。至於 LDA ,其實我的自己 IS 也有 LDA (我平常都關掉) ,IS 的 LDA 表現方式是當車子判斷你偏移車道時,會發出警示音,並且在儀表板上顯示壓線。但 GS 則不會發出警示音,而是會震動方向盤,並且在 HUD 顯示壓線。
我比較偏好 GS 的表現方式,至少不會嗶嗶嗶地一直吵...
因為沒上高速公路,所以就沒有測試 DRCC 雷達感應式車距維持定速系統
因為車不是自己的,所以就沒有測試 PCS 預警式防護系統 XD
=====================================
音響效果
在一般汽車媒體試駕上,比較少提到音響這一塊,不過我個人其實頗重視汽車音響的效果。所以也辦過幾次 Lexus 車聚,大家一起聽聽看不同級別的車,音響有什麼差別。畢竟音響好壞都是比較出來的,如果只過聽一個音響,那是分辨不出高下的。此次 GS200t 頂級版搭配了 17 支喇叭的 Mark Levinson 環繞音響,受限於時間關係,我用藍芽播了幾首歌來作測試:
人聲
Ellie Goulding - Love Me Like You Do
Adele - Hello
K-POP
Jun Hyo Seong - Good night Kiss
低音
宋東野 - 安和橋
整個過程中,一邊開車一邊聽音樂,並沒有刻意停下來,在還車時,副駕說 GS 車上 17 隻喇叭的 Mark Levinson 音響解析度完爆我 IS 的 15 隻喇叭 Mark Levinson 音響,相形之下我的 IS 音響就是夜店的音響而已。
雖然聽了有點不服氣,不過事實真的就是這樣,被吐槽只好認了。
對於喜歡節奏的朋友來說, GS 的 ML 音響一樣有低音,設定加重 Bass 之後一樣會蹦蹦蹦,但是 GS 在中高頻的詮釋上,的確又高出了 IS 的 ML 音響一個等級,我問副駕 GS 的音響大概高出 IS 多少,她說高出了 50% ,我嚴重懷疑她是因為今天一大早被我拖起來去試車,所以在報復我。
=====================================
結論:
在預算許可的情況下,我覺得至少要買到 GS200t 頂級版,才能體會到 GS 真正的好處,因為在豪華版是沒有 HUD 和 12.3" 大螢幕的。
我對豪華/豪華 Plus 版的看法是,只是具備 GS 外殼的入門車。既然已經買到 GS 這個級距,如果沒有享受它的內裝和配備,那實在有點可惜,所以雖然 GS200t 頂級版售價達到 255 萬,比最入門的豪華版高出了 36 萬,但考慮到多出來的一拖拉庫配備,我認為這才是 GS 真正該有的身價。
如果是比較熱血的車主,我建議至少要買到 GS350 F Sport 或是 GS450h F Sport ,雖然售價分別是高達 312 萬及 352 萬,但我相信它的性能可以對得起這個價格。
至於我個人嘛,我是 GS450h F Sport 的死忠車迷。如果我將來有機會買到 350 萬等級房車的話,我只會考慮 GS450h F Sport 。
不論是它的 VGRS 可變齒比轉向系統 或是 DRS 後輪主動轉向系統都是很棒的技術,尤其是 GS450h 的油電系統, 0-100 km/h 加速只要 5.9 秒,搭配了 two-stage motor speed reduction gear ,安全極速可達 250km/h 。雖然空車重 1,910 公斤,但平常順順開油耗平均還有 16 km/l ,這根本是外星科技...
(油耗測試根據:歐盟 1999/100/EC 指令及其後續修正指令)
=====================================

補充:我在 01 無法直接貼 IMGUR 的圖 (HTML 直接不顯示,我只好挑幾張圖上傳到 01 )
本文為摘要,詳細文章以及完整圖片請點: 2016 Lexus GS200t 改款試駕


























































































